第 1158 期 作者 / 見內文 編輯 / 林鳳 ⊙ 校對 / 劉剛 治療痔瘡驗方 作者 / 彭愛玲 山東省榮成市人民醫院 組方:麝香0.15g,炙馬錢子(或馬錢子粉末)7.5g,冰片、銅綠、白礬(明礬)各1.5g。 用法:將麝香、炙馬錢子、銅綠、白礬分別在研缽內反復研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后將冰片輕研混合,制好后裝瓶備用,用藥時取少量的藥粉,撒于痔瘡上即可。使用本方時無需禁忌食物。 療效:用完后半天即可止癢消痛,一般用藥2~3次便可痊愈,不再復發。若以后發癢時,馬上撒藥,便不出痔瘡。(《中國民間療法》2016年第9期第20頁) 榆白皮湯配合外治法治療痔瘡 作者 / 劉汝安 山東省臨朐縣中醫院 痔瘡為臨床多發病,筆者多年來應用一簡便易行之經驗法治療,取得良好療效。 藥物:①榆白皮,為榆科植物榆的內皮。②兒茶、冰片、輕粉、紅粉各5g,凡士林100g。 用法:取榆白皮干品30~60g(鮮品適量),水煎代茶飲,不拘次數,每日數次,以量多而不出現腹瀉為宜。 在服用上藥的同時,將兒茶、冰片、輕粉、紅粉四味藥分別研極細粉(過100目以上篩),與凡士林充分混勻。將患處用溫水洗凈擦干,取調好之藥膏適量搽敷,每日1~2次。 注意事項:Ⅰ、Ⅱ期痔瘡可單用內服榆白皮湯,不必使用外用藥膏。Ⅱ、Ⅲ期內痔痔核脫出者及各期外痔、混合痔可內服外治同時應用。各期內痔、外痔、混合痔,凡痔核表面潰破者不宜應用外治藥膏,可單用榆白皮湯。本方外用藥膏具有消腫止痛、斂瘡止血、祛腐生肌之效,能迅速緩解疼痛,繼而使痔核萎縮變軟,疼痛消失。榆白皮性質甘平滑潤,含大量黏液質、鞣質等,既潤大便之燥,又斂痔核之脫,且能愈瘡止血,對各種痔瘡及其出血有良好療效。(《中國民間療法》2009年第8期第44頁) 外用膏劑治療痔瘡驗方 作者 / 呂高燕孫永紅 山東省文登市婦幼保健院 臨床應用硝冰膏外用輔助治療痔瘡,療效顯著,現介紹如下。方法:先將芒硝30g,冰片10g共研細末,再用豬膽汁調成糊狀,處敷于痔瘡處。如果痔瘡表面有潰瘍或者分泌物多者加白礬10g與上述諸藥共調勻敷之。外用紗布棉墊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敷1次。本方劑有消腫止痛、清熱收斂的功效,祛腐生肌,促進血液循環。(《中國民間療法》2014年第9期第88頁) 中藥坐浴治療痔瘡出血26例 作者 / 李仙 云南省景谷縣中醫醫院 筆者自2001年6月~2007年7月,采用自擬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方治療痔瘡出血26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26例患者均為肛腸科門診病例,男15例,女11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5歲;病程最長6年,最短7天。其中混合痔9例,1期內痔17例,臨床表現:反復大便后滴血,每次滴血量約5~10mL,血色暗紅,除便后滴血外,部分患者痔核脫出嵌頓,不能自行回納,有破潰出血點,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2治療方法:采用自擬方治療,處方:苦參30g,大黃20g,黃連20g,黃柏20g,蒲公英20g,三七粉20g,白及30g,槐花20g,血竭10g,明礬20g,五倍子20g,冰片5g,煎湯1000mL,先薰后洗,水溫適宜,坐浴10~15min,每日1~2次。 3治療結果:顯效16例(臨床癥狀明顯消失,1年未復發),有效9例(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復發病人少),無效1例(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年第7期第82頁) 冰片田螺治痔瘡 作者 / 董國 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洗凈的大田螺1只,將蓋去掉,放入冰片1錢(5克),5分鐘后取田螺水涂肛門。每天2次,7天為1個療程,可有效治療痔瘡。但在用藥期間應忌吃酒和辛辣食物。(《家庭醫藥雜志》2009年第6期第24頁) 艾冰熏洗治療痔瘡 作者 / 張金蘭 空軍長春醫院 近年來,采用艾冰熏洗治療痔瘡2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一般熏洗一次癥狀明顯減輕,三次癥狀基本消失,用藥三付后,病情可獲痊愈。處方:艾葉50g,皂刺20g,天花粉15g,冰片10g。用法:將上述藥物倒入浴盆內,加溫水1500ml(約一斤半水),用火煎煮,煮沸后,再小火煮5分鐘。先趁熱坐浴熏患處,待水溫和再用水洗浴。每次熏洗坐浴10分鐘左右。一劑藥可用四次,每一劑藥分四次煎煮,早、午、晚三次熏洗。功用:散風除濕,消腫止痛。用于內外痔、肛裂、肛瘺、肛周炎、肛門癬等。(《中成藥雜志》1984年第3期第45頁) 五倍子洗劑治療痔瘡 作者 / 謝錦生 洪澤縣中醫院 近3年來,我院根據臨床實踐,配制成復方五倍子洗劑,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痔瘡,現介紹如下。 1處方及用法:五倍子、地榆、生大黃、梔子、虎杖、魚腥草、徐長卿、荊芥、防風、蒼術、升麻、芒硝、冰片。將以上草藥等分(五倍子倍量),加水煎汁濃縮;30min后加入皮硝、冰片攪拌溶解后濾出,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液200ml加熱開水配成1500ml左右,患者趁著熱氣熏蒸肛門約5min,再坐浴患處7min(每次12min左右),每日2次。浴后擦干水分,用京萬紅膏涂敷患處,則效果更佳。 2療效:用此藥液熏洗比單純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坐浴,有明顯的消炎、止痛、消腫作用。患者熏洗后即感疼痛減輕,墜脹好轉。 3討論:熏洗法是中醫肛腸外科重要外治法之一。借其蒸騰之藥氣熏患處,再將藥湯乘熱淋洗患部,依靠其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肛腸病變部位,使該處腠理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清熱燥濕,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收斂止癢功效。五倍子澀腸收斂止血,其含有鞣酸,可使皮膚粘膜、潰瘍等部位的組織蛋白凝固收斂,使血液凝固而止血。配伍具有升提之功的升麻,使脫垂之腫物得以回納。(《河南中醫雜志》2003年第5期第10-69頁) I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內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