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往往都會有咳嗽、咳痰的癥狀!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很難自己順利的將痰液排除,痰液過于黏稠附著于支氣管壁,嚴重的病人會有胸悶氣急、呼吸困難。所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患者正確有效的咳痰是治療的一項重要工作。那么到底如何咳嗽、咳痰才是正確的呢? 當我們的呼吸道粘膜上的感受器受到微生物物理性或化學性刺激時,可引起咳嗽反射。咳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但是如果咳嗽的方法不正確,病人不旦消耗體力,還會引起支氣管痙攣和氣短加重。因此,需要掌握正確的咳嗽方法,促進支氣管分泌物的排出。 慢性支氣管炎(慢支)肺氣腫、哮喘它們最大的臨床特點就是痰多,而老慢支、肺氣腫患者因為呼吸肌無力、肺泡及小氣道壁本身彈性減退、氣管及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使積聚在氣管、支氣管內的痰液不易排出。痰積聚在呼吸道內排不出,會使病人氣喘、胸悶的癥狀加重,導致繼發感染,嚴重時還會因痰阻塞氣管導致病人窒息引起死亡。所以患者必須強調排痰的重要性,將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后,可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以便改善和緩解病情。 如何正確的咳嗽排痰? 首先咳嗽之前要進行緩慢的深吸氣,然后稍屏氣片刻,身體略向前傾,兩側手臂屈曲,平放在兩側胸壁下部,內收并稍加壓。患者咳嗽時,會用力收縮腹肌,腹壁內陷,一次吸氣,可連續咳嗽三聲;停止咳嗽并縮唇,將剩余氣體盡量唿出,再緩慢吸氣或平靜呼吸片刻,準備再次咳嗽。如果深吸氣誘發咳嗽,可試著斷續分次吸氣,爭取肺泡內充分充氣,以增加咳嗽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還應注意動作的連貫性,一氣呵成。同時在咳嗽時,也可叩擊前胸壁,或由家屬協助叩擊后胸壁,振動支氣管內的分泌物,以增加排痰效率。 1、蒸汽吸入法:慢支發作期間,老年患者往往痰多并且痰液過于黏稠,不易排出、胸悶氣阻,即使咳嗽也難以使之自行排出。此時可用直徑為10~15厘米的杯子,內盛半杯開水,將口鼻置于杯口上,用力大口吸蒸汽15~20分鐘。水稍冷后可再換開水,反復2~3次,便可順利咳出氣管內的痰液。有需要的話建議購置一臺霧化吸入器,可用超聲霧化吸入。 2、潤喉法:咳嗽前先讓患者喝幾口溫開水,或者用溫開水含漱一會兒,以使咽喉部濕潤方便痰液排除。 3、體位排痰法:支氣管擴張或肺膿瘍病人可用體位排痰法。如病變在下肺葉可采取臥位,頭低足高;如病變在上肺葉,則采取坐位,然后咯痰。此法建議在早晚空腹時進行,注意高齡或極度衰弱的老人,呼吸困難或伴有高血壓、心力衰竭、大咯血病人禁止用此法。 4、走動轉體法:病人長期臥床不起,不利于痰液咳出,咳喘癥狀也較為嚴重。對此建議病人應設法讓其定期在室內適當走動;如確實不能起床,家屬需經常為其翻身、叩背,由此通過這些活動使得肺部得到震動,改變體位,促進血液循環,有促進排痰。 5、拍背法:老年病人長期臥床,可用拍背法。讓病人側臥位,將臀部墊高15度左右,頭部略低或去枕。操作者用手掌由上而下輕輕拍打其背部,然后囑病人深呼吸。每天進行2~3次。這樣做,可使潴留在氣管、支氣管或肺部的痰受到震動而移動,然后囑病人做深呼吸運動,再將痰咳出。 6、緊急摳痰法:這種方式用于嚴重的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老人,老人可因感染嚴重,氣管粘液、炎癥滲出細胞、脫落的上皮細胞太多,從而形成大量的塊狀痰,阻塞氣道引起窒息。這種情況下,家屬需立即用餐匙柄、牙刷、筷子等物壓住病人的舌頭,將裹有小毛巾或紗布的手指伸向其喉,摳出將阻塞的痰塊,達到急救的目的。 使用以上幾招,多數慢支痰稠者能使痰液逐漸排出,從而使呼吸道暢通,呼吸功能改善。如痰稠還是難以排出,應立即去醫院診療,以免痰液滯留氣道妨礙呼吸,有潛在窒息的危險。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患者正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有很多慢性呼吸性系統疾病的患者出現反復咳嗽、排痰困難。呼吸不暢的情況。這些情況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也會引發嚴重的危害,所以平時能夠熟悉有關正確咳嗽、排痰的小知識對我們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了解這些更能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減輕病人的痛苦。以上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