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中焦有火下焦寒,怎么調?來自馮名雨艾灸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因為有多重慢性病,經常去看中醫。聽到中醫經常說一句話:“中焦有火,下焦寒”。這到底是是什么意思呢?這種情況能不能通過艾灸來調理呢? 解答分析: 來聊這個問題,之前呢,我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何為中焦和下焦。 首先,上焦,中焦和下焦并稱為三焦。是中醫學中“五臟六腑”的六腑之一。與其他五臟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沒有一個確切的具體器官與之相對應。位于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是一個大腑,具有“孤府”之稱。 上焦: 指橫膈以上內臟器官,包括心、肺。 上焦如天,上焦如霧,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彌漫之狀,灌溉并溫養全身臟腑組織。 中焦: 指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包括脾、胃、肝、膽。 中焦如地,中焦如漚,漚是浸泡的意思,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 下焦: 指臍以下至二陰部位,包括腎、大小腸、膀胱、子宮、卵巢等。 下焦如海、下焦如瀆,是說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泄二便。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都明白了:中焦火,其實指的就是脾胃肝膽火旺。而下焦寒,指的就是腎的命門之火虧虛或者常見的女性宮寒,四肢的冰涼,都屬于此類情況。 穴位推薦: 為了有效的解決這兩個問題,我推薦兩個穴位給大家。第一個是:中脘穴。第二個:陽池穴。 中脘穴,胃之募穴,還是八會穴之一的腑會。艾灸后能有效的調動脾胃的運化能力,增強脾胃原動力。 陽池穴,陽,指的是陽氣,池,簡單的說就是池水。陽氣在這里匯聚成池水,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地方的陽氣是不是特別充足呢?同時,這個穴位還是三焦經上的穴位,也是我們調理下焦問題的重要穴位。并且這兩個穴位都位于人體的前部,也是十分方便大家艾灸的。 中脘穴: 陽池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