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西 北 望 長 安

     無極典文 2019-07-28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我童年時代就讀過辛稼軒的詞,對他那種“欄桿拍遍”,扼腕長嘆的悲憤,怎么也激發不出歷史的感悟,還責怪一個南宋的臣子管人家大唐的國都長安做什么?后來才漸漸理解了這位“揮手起風雷,落筆著華章”的一代將軍詞人站在贛州郁孤臺上,望著早已淪陷的故都汴京,山河破碎,壯志難酬,怎能不感嘆唏噓啊!而今在金錢喧嘩、商海亂舟的年代,想靜下心來,發點歷史之幽情也是困難的。我幾次去古都西安,古城墻的垛堞,大雁塔的古磚,碑林里的拓片,還有大唐的朱雀門街,街面上的蓮花磚,金元殿依級而上的巍巍殿基,大漢的灞河橋頭,鸛雀臺門的金鋪玉戶,華榱璧珰的未央宮殿,及至秦咸陽的冀闕,阿房宮的廊柱,以及周京豐鎬的頹垣……雖然在我心靈里蕩起幾縷歷史的波紋,但很快又消逝了!

    然而,在這個春雨霏霏的日子,我站在陽臺上,望著窗外高樓聳峙、煙波蕩漾的故城,讀上幾句唐詩宋詞漢大賦,忽然感到長安是一座多么偉大的古城啊!中國歷史若抹去了長安,那簡直把一部二十六史刪削得瘦骨嶙峋,輕薄得不屑一顧了!

    長安,十三個王朝在這里坐胎、分娩,怎能不令人感嘆這片土地的天高之恩,海闊之德啊!

    不過,我對《西京賦》和《三都賦》中對長安極盡鋪排夸飾的贊譽,心存異意,是否有些浮夸?是否存在五光十色的泡沫?我覺得那重重疊疊的宮闕里既有皇權的九五之尊,也有奸佞的險惡;錦帷翠幄里既有貴婦人的妖艷,也有腥風血雨的陰冷;碧磚青瓦朱戶簪纓之內彌漫著皇戚貴胄的奢靡,也漫溢著恐怖肅殺的氣氛。盡管那里有秦皇漢武唐宗,也曾住過司馬相如、太史公、李白、杜甫、白居易、李長吉——代代光照千秋的政治巨人和文化巨匠,然而人事代謝,古今往來,江山勝跡,都成了歷史的憑吊,都有一種巨大的悲劇感悟。

    長安舊跡很多,細論,宮殿名氣似乎最大,它不僅僅建筑恢弘壯美,而且會引出許多與人相關的故事,鉤史海之沉像是不難。

    阿房宮“覆壓三百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的《阿房宮賦》怕是中國文人都讀過的,現在仍可以在西安城西郊三橋鎮之南看到阿房宮的舊址,兩千多年前的宏偉富麗輝煌壯觀不僅是中國之最,怕是世界與之相媲美的也不多,希臘神廟、泰姬陵、吳哥窟……氣勢遠不如阿房宮磅礴。秦始皇每年征發七十萬人修建阿房宮和他的陵墓,以至“男子力耕不足餉,女子紡績不足衣”,竭盡天下之財富,壘砌起覆壓三百余里的宮殿。這豪華的宮殿演繹了一幕幕悲劇和正劇。某年某月某日秦始皇突然心血來潮,一簡御旨傳昭天下,于是出現了二千多年之后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兵馬俑,出現了至今在地球人造衛星上能看到的人類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唯一建筑物——萬里長城,當然也出現了流傳千古的孟姜女的悲劇,出現了車同軌、衡同制的肅穆,也出現了焚書坑儒的暴虐。古老的象形文字經李斯那雙白皙而綿軟的手變成優美的小篆,揭天蓋地、浩浩蕩蕩貫滿華夏大地。

    歷代皇帝一登基首先想到的就是宮殿和墳墓,前者為生,后者為死,實際上最關心的是“住”的問題。

    說也怪,浩浩蕩蕩的二十六史,興亡榮枯演繹排練的只有兩個舞臺:一是戰場,二是宮殿。戰場不必細說,闊野萬里,金戈鐵馬,馳騁殺伐,血肉迸濺,天崩地坼,那雄雄烈烈的場面無論勝與負,生與死都是在陽光下生命與生命的撞擊,那是生命力的張揚和升華。而后者宮殿,卻是陰謀、陷阱、搖唇鼓舌、播弄是非、奸佞小人施展伎倆的舞臺,實在看不出崇高和偉大。但是,這宮殿有時占據導演歷史的中心位置,朝代的更替往往是從這里引發的。

    就是那個太監趙高在阿房宮里頤指氣使,指鹿為馬,信口雌黃,殺死扶蘇扶胡亥登上龍座;還是那個白白胖胖手無縛雞之力的最卑鄙無恥的奴才,竟然,手指輕輕一點,隆隆奔駛的秦王朝的列車就脫了軌,一下子改變了一個王朝的命運;也是這位說話公鴨嗓門的太監,惹得陳勝、吳廣爺們號令天下,揭竿而起,義旗連天,干戈如林,接著是楚漢相爭,血染華夏,尸伏千里,最后這個宮殿連同秦王朝被楚霸王一把火燒成灰燼!

    漢劉邦奪得天下,初始,在咸陽殘城無所可居,暫棲櫟陽。一天劉邦作戰歸來,見城內大興土木,宮闕壯甚,大怒,責問蕭何:“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說:“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劉邦高興了,當然也就默許了。其實劉邦也不過裝裝樣子,展示一下創業者的艱苦奮斗的風采,這未央宮并不亞于阿房宮,未央宮周長九千多米,臺殿四十三座,占長安總面積七分之一。有史料記載:“前殿東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以木蘭為棼橑,文杏為梁柱。金鋪玉戶,華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軒鏤檻,青瑣丹墀,左磩右平。黃金為璧帶,間以和氏珍玉,風至,其聲玲瓏然也。”

    當時,長安城內宮殿棋布,樓臺亭榭林立,除未央宮,還有長樂宮,長樂宮又有十四殿,奢侈豪華,令人咋舌。在長樂宮內就發生過一件震撼千古的悲劇。那是高祖十年,大將軍韓信叱咤風云、橫掃楚霸王四十萬大軍,凱旋歸來,這時劉家江山已經定鼎,但是劉邦的夫人呂雉以韓信謀反為借口,與蕭何設計,將韓信招至長樂宮,在屏風后面設下埋伏,不用吹灰之力,殺掉了這位軍功赫赫的大將軍。山埋伏、水埋伏,十面埋伏,卻躲不過屏風后面的埋伏,韓信終于用生命祭了劉氏江山的祭壇,為古老的漢語留下了“兔死狗烹”的典故。

    悲歡離合,生死歌哭,大起大伏的悲劇在宮帷中層出不迭地演出一幕又一幕。大概也是在末央宮吧,這位呂后極其刻毒,劉邦在世時,她就是忌恨高祖寵愛的戚姬,劉邦駕崩,尸骨未寒,當即吩咐宮役,先把戚姬剃光頭發,勒令她舂米。然后又卸下她的宮妝,穿一身赭服,接著又挖去戚夫人的兩眼,用鐵鏈鎖住雙腳,把她關進永巷掖庭,砍斷四肢,熏聾耳朵,藥啞喉嚨,變成“人彘”。呂后除掉戚姬,毒死其子趙王如意,嚇得惠帝不敢上朝。待惠帝駕崩,呂后便“臨朝稱制”,史稱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呂后一上臺就對初建的漢王朝大動手術,翦除劉氏根基,重用呂氏家族,有朝一日變劉氏江山為呂氏天下。先是罷了劉邦的忠臣王陵,任陳平為右丞相,審食其為左丞相,一口氣又分封好些呂氏王侯,并追認她的亡父為宣王,亡兄為悼武王,又封侄兒呂臺為呂王,封呂種為沛侯,呂平為扶柳侯,呂祿為胡陵侯,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甚至連呂后的妹妹,也受封為臨光侯。一場沒有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宮廷政變在未央宮里實現了。但是仇恨和怨憤也種下了,當呂后一死,一場討伐呂氏政權的斗爭在宮廷內外展開了。陳平、周勃都是劉邦時代功蓋天下的老臣,他們有位無權,對呂后專擅早已懷恨在心。他們內外聯合,來了個血洗未央宮。劉章殺死了相國呂產、長樂宮衛尉呂更始,控制了首都軍權,周勃又分頭捕殺了呂后的黨徒,接著又鏟除非劉氏血統的小皇帝,推薦了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恒繼承大統。劉氏王朝又走向正道。呂后與后來的武則天有天壤之別,雖然都有陰險毒辣的手腕,但一個是陰謀家,一個是政治家。武則天的胸懷比呂后寬宏得多,這是后話。

    至漢武帝時,國力雄厚,漢武帝本有好大喜功之嗜好,他下詔建造建章宮,殿宇臺閣林立,宏偉、侈靡程度遠遠超過未央宮。其宮殿錯落參差,氣度恢弘,屋瓦鱗鱗,煙波蕩漾,一派富麗繁華的氣魄。

    長安是皇都,一代漢大賦,一部千古絕唱的《史記》,都源于斯,成就于斯。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千古流傳。我青年時代讀司馬相如的賦,感到這位才華蓋世風流倜儻的才子和卓文君相戀私奔的故事,就是一部愛情的經典。他們吹竹彈絲,鼓琴弄瑟,吟詩作賦,紅袖添香,秋波云鬢,烹茶兼調素琴,尋求夢境之美,那種古典的浪漫,即使現代派青年也會傾慕。我走進古城那幽幽青磚灰瓦的小巷,仿佛還能聽到掃眉才子的溫雅談吐,甜柔歌哭。

    那是一個細雨霏霏的日子,我頂一把雨傘,也頂著一天細雨,徜徉在古都的街巷里,雨珠在傘上跳蕩,在秦磚漢瓦上跳蕩,像卓文君彈奏著一曲凄清的古樂。

    司馬相如被傳入宮,甚感驚訝,見到養狗太監楊得意問:“我在千里之外的蜀郡,皇帝陛下如何得知?”這位太監說:“那是你的《子虛賦》被皇上看到,皇上以為你是前朝人,嘆道:‘朕獨不能與司馬相如生于同時,見他一面,實是件憾事!’當時我在皇帝身旁,說你是我老鄉,現在蜀郡閑度,這樣就傳詔你進京。”

    漢武帝是重文治而不輕武功的,愛才惜才,一見司馬相如,便對這位相貌堂堂、風度翩翩的文壇巨子產生好感。二人便談辭論賦,從《子虛賦》談到枚乘的《七發》。這次漢武帝召他來寫篇《上林賦》,同時被召的還有枚乘的兒子枚皋,文星薈萃,俊采星馳,各展才華。枚皋才華橫溢,筆有神助,很快寫出了《上林賦》,但漢武帝看了并不滿意,由于推敲不嚴,文中常有累句。而司馬相如決心超過枚皋,自然不敢怠慢,日思夜想,廣采博引,字斟句酌,慘淡經營,一寫就是幾個月,連漢武帝也不耐煩了,催之,司馬相如才獻上《上林賦》。漢武帝看罷甚喜,賦中歌頌了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的氣魄和聲威,渲染了宮廷生活的豪華,迎合了年輕天子的好大喜功、志壯凌云的口味。這篇賦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包蘊宇宙,總攬人物,辭章華美,文字典雅,成為千古之名篇。

    這可謂漢代的“主旋律”。看來主旋律也不能一概排斥,關鍵不是寫什么,而是怎么寫。

    漢大賦這種鴻篇巨制的創立,也只有在漢代這樣的開放朝代,縱橫恣肆地描寫山河的壯麗、都邑的繁華、宮室的靡麗、祭祀的莊嚴、射獵的熱烈、飲宴的暢快。漢武帝是個文學愛好者,而且自己也親自作詩寫賦。然而文學史并不買他的賬,中國歷代皇帝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文學家的也只有曹操父子以及那個李后主。漢武帝想成作家,并未實現理想。江山不幸文人幸。倘若漢武帝真正成為一位作家怕倒是歷史的不幸了。

    對文人的重視,像漢武帝這樣的一代君主是不多的。他設金馬門——大概是一座很豪華的賓館,讓文士待詔于此。文士們冥思苦想,日月獻納。據班固記載,到漢成帝時,奏給皇上的賦就有一千多篇,可謂云蒸霞蔚,郁郁蔥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道壯觀的風景。當時在長安城里就住著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王褒、劉向、倪寬、孔臧、董仲舒、劉德、蕭望之等這一作家群體的佼佼者。試想除唐朝,哪個朝代還有如此文壇之輝煌?

    司馬相如一篇《長門賦》竟撼動圣心,使漢武帝被廢的陳皇后重新受寵。陳皇后住在長門宮,愁悶悲思,孤獨凄清,為了重新得到皇上的寵幸,不惜重金贈給當時的文豪司馬相如,請他代作騷體賦向皇上表表忠心,司馬相如于是才思如涌,寫下凄切而悲慟的《長門賦》。漢武帝看罷,大為感動,陳皇后重新回到正宮。其實陳皇后被廢的原因,是因為她本人太嬌驕,又沒有生下兒子,失寵后被廢到長門宮,立衛子夫為皇后。

    這位陳皇后被打進冷宮,終日郁郁,以淚洗面,天天盼君王到來,卻是一場空幻,哀婉跌宕,悲切凄苦,望眼欲穿,多少次獨上蘭臺遙望燈火輝煌的未央宮,更是悲痛欲絕,“雷殷殷而響起,聲象君之車音”,凝神遠望已經產生了錯覺,錯把雷聲當成皇帝的御駕來臨。走下蘭臺,回到冷宮,更覺得形單影只,孤獨寂苦,看窗外明月高懸,空照孤影,彈琴變調,愁思如云,往事涌來,不禁“涕流離而縱橫”。其絕望萎靡可謂令人肝膽碎裂,漢武帝也非鐵石心腸,讀到此,我想也會目光濕潤,心潮難抑吧!《西廂記》里說“文章無用”,誰說文章無用?一篇文章挽救了一個女子的命運,這不能不說是一段佳話。

    漢武帝時代長安的繁榮也達到鼎盛時期。古都長安對西方諸國帶來巨大的誘惑,豪商富賈不避風寒,跋山涉水來到長安,帶來西域各地的葡萄、胡桃、紅花、胡麻、蠶豆、大蒜、芫荽、胡羅卜、石榴、黃瓜、苜蓿,還有駿馬、香料、寶石、象牙、犀角、玳瑁、火浣布(石棉布)以及珍禽異獸,以至“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馬)之馬充于黃門;巨象、獅子、猛犬、大雀(駝鳥)之群食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上林苑還有觀象觀、虎圈觀、犬臺宮、葡萄宮、走馬觀,應該說繁華至極,昌盛至隆。這樣的時代,的確是產生漢大賦的時代。

    腥風血雨送走了南北朝,送走了隋王朝的侈靡,長安在大唐三百年的歷史中可謂走進中國二千多年封建史輝煌的頂巔,成了國際級大都市。

    我漫步在西安街頭,尋覓舊朝遺跡。

    皇城又名子城,在城內東西五街和南北七街交錯的街道,整齊地排列著尚書省、門下外省、中書外省、秘書省、御史臺、太仆寺、鴻臚寺、鴻臚客館、太廟、左右領軍衛、左右千牛衛、左右武衛、左右衛率府等文武官署。柳宗元、劉禹錫、韓愈、白居易、元稹等人曾在這里辦公,相當于現在的中央各部委辦的衙署。

    盛唐時,長安已是“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商賈如云,店鋪相連,有上萬家胡人居于城內。長安城酒肆飯鋪的胡姬又帶來異國情調,使得長安城內充滿撲朔迷離的胡風。李白在《少年行》中描述道:“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長安東西市都有一些資本雄厚的“貨賂山積”的富商。據說,有一富豪名鄒鳳熾,由于背駝,人稱鄒駱駝。《太平廣記》中記載他“嘗謁見高宗,請市終南山中樹”,說一樹若值絹一匹,“山中樹雖盡,臣絹不竭”。這富商竟向高宗皇帝夸富,可見鄒鳳熾家壟斷了多少絲綢!

    商業的繁榮,使金錢大量集中,出現了專門經營串錢繩索的商店,就在宣平坊賀知章家的對門。賀知章自稱為“四明狂客”,曾任禮部侍郎、秘書監等官。這位大詩人很有眼力,且心胸豁達,他重才愛才,是他發現了李白。李白入長安前,知名度就很高,賀讀了李白的《烏夜啼》《烏棲曲》大為贊賞,稱之為“天上謫仙人也”。于是李謫仙便名貫京城。賀知章,又將李白推薦給唐明皇,于是便有了李白為楊貴妃寫贊美詩的故事。其實李白這兩首詩都是樂府詩中很舊的題材,寫男女離別相思之苦,可李白別出新意,言簡意賅,博得賀知章的賞識。李白來長安的目的是求官,本來機會很好,可是他狂傲不羈,放蕩縱橫,人家唐明皇讓你寫幾首詩,不過利用你的筆、你的才華,博得楊貴妃的歡愉,你可好,倒端起架子來了,又是讓唐明皇的寵臣、一介新貴楊國忠鋪紙磨墨,又是讓高力士脫靴,那做派比皇上還皇上,這樣的人還能做官?李白的文化人格決定了他不是當官的材料,所以在長安混了一些日子,除了喝酒就是吟詩,終日里酩酊放浪,酒助詩興,詩借酒膽,酒詩相生,詩酒相伴。喝醉了還躺在大街上耍酒瘋:“天子呼來不上船!”

    李白是盛唐時代的歌者,他對帝都長安的壯偉氣象曾有熱情的禮贊:“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渭水清銀河,橫天流不息。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對帝京莊嚴雄偉、富麗繁華景象的盡興描繪,實際上也是對蒸蒸日上、人物鼎盛大唐帝國的贊美。街衢巷閭,如畫如繪,宮闕樓閣,連片成群,恢弘壯麗,連山上散牧的戰馬,也是威武強大的象征。李白在《南都行》中還贊美了帝國的商業繁榮、物阜豐茂:“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阛。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一派興旺富足的景象。

    恩格斯在評論古希臘建筑時說:“古希臘建筑如燦爛的、陽光普照的白晝。”大唐帝國的宮殿樓堂,氣勢磅礴、高貴端莊,不是麗日中天,盛世豪華的表征嗎?那些宮殿都是木與石的飛歌狂舞,都散發著無言的、黃金般的神秘魅力。

    走出東西市場,前路像是還未盡頭。我素來喜歡山水園林。盛唐時曲江池是最好的去處,瓦肆勾欄,朱閣綺戶,花卉環園,煙水明媚,彩幄翠幬,匝于堤岸,入夏則菰蒲蔥翠,柳蔭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唐代很多詩人在這里馳騁筆墨,拈花賦詩,對酒聯句,傾盡才華,有白居易的《早春獨游曲江》、盧綸的《曲江春望》、秦韜玉的《曲江》、王綮的《曲江池賦》等等。安史之亂后,曲江兩岸高臺樓閣被毀,曲江池污泥淤積,一片衰敗景象,杜甫觸景生情,寫道:“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杜甫離亂之后回到長安,來到曲江岸邊,觸景生情,感慨唏噓,滿腹悲愴。相傳后來唐文宗讀到這首詩,也頗感悲哀,立即傳旨,命人清理曲江污泥,重修紫云閣、落霞亭等建筑物。

    唐長安人有濃厚的春游習氣,每年三月三游人如織,花繁錦簇的曲江岸,“日照香塵逐馬蹄,風吹浪濺幾回堤”,“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王公貴胄嬪妃麗人當然是錦幡彩幢,翠華搖搖。踏青游春,是唐人的風習,即使平民百姓也來游春,農家姑娘也采一朵杏花插在鬢邊。“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唐人婦女喜歡采鮮花插在發鬢上,野外的春景闌珊了,而城內卻仍然滿眼春色。

    不過現在的曲江池已是人煙稠密,屋宇擁擠,是一片都市里的村莊。江水,池水早已干涸湮滅。沒有了柳絲冉冉青蓮碧荷,沒有了亭閣香榭風流豪華。那些落仕弟子感懷傷時的悲嘆已不再,那些懷才不遇的志士豪俊的詩賦歌吹的浪漫已不再,煙柳畫橋的良宵已不再,舞池燈畔的輕歌曼舞已不再……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雞鳴狗吠,人聲嘈雜的聲浪已將歷史淹沒。

    現在,我們再回到唐朝的宮殿里來。唐太宗在《帝京篇》中贊美“皇宮和離宮”、“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余。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唐太宗除在城內修建了太極宮、大明宮、永慶宮,以及禁苑、東苑、西苑、芙蓉宮等,還在四處郊區修建了翠微宮、玉華宮、望賢宮、華清宮、萬金宮、九城宮、永善宮等消夏避暑的離宮。可謂九重宮闕,屋瓦鱗鱗,櫛比鱗次,畫閣凌虛構,遙瞻在九天。“露露浮元氣,亭亭出瑞煙”,龐大的建筑群,峨峨岌岌,若云興霧涌,豪華之極,宏偉之勢,空前絕后。那是一部英雄的樂章,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輝煌。它以史詩般的語言,展示了盛唐時代恢弘的氣魄、旺盛的精力、蓬勃的元氣、洶涌澎湃的青春激情。正如現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稱贊古希臘建筑多立克柱時的感慨一樣:“在人類的作品當中,有哪些東西曾經攀登到如此高度啊!”

    太極宮,是唐朝最早建筑的宮城。李淵在太極宮登基。太極宮附近有兩儀殿,平時皇上在這里處理朝政。兩儀殿之北又有甘露殿。甘露殿東北有凌云閣。貞觀年間,唐太宗命繪畫大師閻立本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勣、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二十四位功臣像畫在閣上,太宗一一撰詩贊揚,并由著名書法家褚遂良題于閣上。

    還有一個女人不能忘記,那就是唐太宗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在政治上給唐太宗極大的幫助,她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逢,以存內助,一句話是有政治頭腦的賢內助。玄武門政變時,她是發動政變的決策人之一,政變成功,她親自慰問將士。更為可貴的是,唐太宗走上政壇后,她極力限制長孫家族人仕進,支持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齡等直臣,并督促唐太宗保持納諫的作風。用今天的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后面,必定有一個堅強偉大的女性。長孫皇后臨終前還囑咐太宗:“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唐太宗遵囑沒有大事鋪張,采取了“因山起陵”的辦法,將長孫皇后葬于昭陵。

    尋訪大明宮的遺址,它原是永安宮擴建而成。大明宮是極其豪華莊嚴的宮殿,層層疊疊的宮殿大門如九重天門,迤邐打開,深邃偉麗,玉階丹墀,氣勢非凡,是唐太宗后歷代皇帝早朝和接見外賓的場所。賈至曾寫過一首《早朝大明宮》詩:“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杜甫、岑參、王維也都曾寫詩贊美過大明宮。王維詩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一代女皇武則天就是從后宮走進大明宮而登基的。

    與長孫皇后恰恰相反,武則天不是賢妻良母,而是很有手腕的政治家。武則天參與執政,掌握朝政長達四十六年。武則天雖女流之輩,且出身低微,卻有唐太宗之風度,多權謀,能納諫,敢說敢干,敢做敢為,心胸宏闊,坦坦蕩蕩,搞陰謀就是搞陰謀,不是把陰謀當作“陽謀”來宣揚的政治騙子。她有那個時代的大度和自信。即使對撰寫《討武曌檄》的駱賓王,也未懷恨在心,當她見檄文寫得慷慨激昂,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等句子時,甚為動容,她對臣下說:“宰相之過也。人有如此之才,而使流落不偶乎!”可見武則天非凡之胸襟。她執政時,既重用酷吏,又重用人才;既從諫如流,又敢翦除逆黨;既重視發展經濟,又重視科舉和官吏的選拔;既重視文治,更注重武威。她訓練了強大的軍隊,連隋文帝、隋煬帝甚至唐太宗都沒征服的高麗,她派軍隊一舉征服了。她既把國家管理得興旺發達、綱紀肅嚴、井井有條,又掙破封建宗法的韁索,納男寵,滿足放蕩不羈的性生活,一個不夠,有多個面首待寢。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薛懷義、侯祥云便是寵臣。這是個性格極為復雜的女人,譽滿天下,謗滿天下。制定“建言十二事”,也就是發展生產,廣開言路,重用人才,減輕徭賦等大政方針。她的政績上承貞觀,下啟開元,鞏固和發展了唐代中國的國際地位,“萬國衣冠拜冕旒”。在男尊女卑封建宗法極其嚴酷的社會,一個女人登上政治舞臺,且駕馭著這只龐大的艦船在詭波譎濤里破浪航行,談何容易!千秋功罪,任與評說!所以她死后,在乾陵上豎起無字碑。

    寫到武則天,不能不讓人想起詩人宋之問,這是個無恥之徒,詩雖然寫得不錯,但人格卑劣,他為了攀爬,對二張極盡諂媚,寫了許多吹捧二張的詩。宋之問有個外甥,名叫劉希夷,也是個進士,寫了一首詩,宋之問非常欣賞其中一個聯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詩剛寫好,尚未傳出,宋之問便提出這兩句給他,用在他的詩中,劉希夷不同意,宋之問便命仆人用布袋裝上土,壓在外甥的身上,生生將劉希夷窒息而死。但宋之問的下場也很慘,唐玄宗李隆基一上臺,便將他流放嶺南,并賜死桂州(今桂林)。

    勤政殿,故址尚存。走進這片宮闕遺址,整個盛唐在我眼前一幕幕出現,魏徵的錚言,唐太宗的雄心壯志,武則天的宮廷政變……然而,我腦海中卻驀然跳出個很不起眼的小人物,這就是張祜的詩告訴我的:“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趙解愁是唐代很著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善“馬舞”。相傳當時曾“以百匹馬,盛飾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傾杯數十曲”,這些馬“衣以文繡,以金鈴,飾其鬣間,雜以珠玉”。奏樂開始后,舞馬“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抃轉如飛。或命壯士舉一榻,馬舞于榻上,樂工數十人立于左右前后,皆衣淡黃衫,文玉帶。”這位趙解愁絕技在身,轟動傾城傾國,其馬術可謂空前絕后。可惜趙解愁的絕技失傳,不然中國會在奧運會馬術比賽中一舉奪冠,震驚天下。

    還有位“女歌星”姓許名永新。也叫許和子,此人音質優美,音域宏朗,聲情絕佳,是那個時代最走紅的大腕。每當勤政樓前舉行大的慶典活動,人山人海,喧囂不已,其他節目演出時聽不清聲音,就請來許永新出臺壓場。她一上臺,貌壓群芳,聲奪群星。萬人引頸,屏息專注,凝神傾聽,“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其歌聲使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看來,大唐時期,中國就出現了“追星族”。

    還有一個舞劍的公孫娘,當時號稱“雄妙”,連被譽為草圣的張旭看罷公孫娘的劍舞,而靈感驟至,筆下走龍奔虹,時人形容其書如公孫娘舞劍。

    文學與藝術發展到如此境地,怕是五千華夏歷史唯大唐一朝。

    有個詩人名叫鄭嵎,名氣不大,卻寫過一首詩真實記述了勤政殿前千秋節的盛況:“千秋御節在八月,會同萬國朝華夷。花萼樓南大合樂,八音九奏鸞來儀。都盧尋橦誠齷齪,公孫劍伎方神奇。馬知舞徹下床榻,人惜曲終更羽衣”。花萼樓高高聳立在興慶宮附近,三層,是一座大型宮殿,堪稱古代建筑之最,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唐太宗、唐玄宗,大宴、國宴常在此舉行。皇親國戚,高官權臣,外國來使,一朝朱紫,滿座華服,佳肴名膳,千舞百戲,爭新斗奇,文采風流,無以倫比。張說也寫詩:“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那時候,皇上令宮女頭梳騎仙髻,身著孔雀翠衣,佩七寶瓔珞,為“霓裳羽衣”。曲終人散,遺落地上的珠翠可用笤帚來掃,可見場面之宏大,奢華之極致。

    興慶宮中有一汪碧水,名九龍池,是地下水溢出匯集而成。岸上嫩竹茂密,新荷搖翠,殿臺樓閣,倒映水中,如詩如畫。池邊細草柳枝和水中浮萍,釀就一汪濃釅的春色。風吹冉冉,覆岸離離,金堤帶色,玉樹影移。唐明皇常攜楊貴妃到此處賞花,并親自吹笛,讓一代名演奏家李龜年演唱李白為楊貴妃寫的《清平調》。

    玄宗是唐朝皇帝中最富有音樂修養的人,他善于吹笛,能打羯鼓,會制譜作樂,既是一個作曲家,又是一個演奏家,而且他還是樂曲指揮家。他在皇家梨園里教授數百名樂工習藝,以致后世稱戲班為“梨園”,將玄宗奉為梨園之祖。唐玄宗的音樂代表作便是《霓裳羽衣曲》,據說此曲是改編西涼節度使楊敬述所獻西域《婆羅門曲》而成。唐玄宗對他改定的這支舞曲很滿意。相傳他剛得到楊貴妃時,進見之日便奏此曲以導之。楊貴妃也熟悉這一舞蹈。玄宗想起漢武帝為瘦而輕的趙飛燕修造了七寶避風臺,見楊貴妃體態豐腴,便笑問:“爾則任吹多少?”貴妃答道:“《霓裳羽衣》一曲,可掩前古”。她又“醉中舞霓裳羽衣曲”,使玄宗大為高興。這故事就發生在華清宮。

    長安千里之外是血迸肉濺、劍戈相擊的古戰場,“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而長安城內則是雅琴頌瑟的吹音,月色輕籠,瑤席金樽,風月清景,吹竹彈絲,悠緩的舞曲里,閃過楊柳般裊娜的倩影。偎紅依翠的唐明皇,和楊太真欣賞《霓裳羽衣曲》,這位“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貴婦人,云鬢高髻,雪膚花貌。誰知漁陽鼙鼓動起來,到頭來紅淚飛雨,化血為碧,馬嵬驛外,一丘荒冢葬芳魂。

    《霓裳羽衣曲》正如《玉樹后庭花》,是一曲亡國之音。幾聲漁陽鼙鼓,狼煙四起,烽火燭天,安祿山率大軍直逼京畿。蟬鳴西風,烏啼涼月,一代盛唐,幾度云煙,卻入一紙編年。當年的勤政殿、興慶宮、驪山華清宮,已被胡兒折騰得面目全非,紫苔滋蔓,綠銹凝門,冷落凄涼,衰敗凋零。

    唐明皇逃往西南路上,四處黃塵,棧道天險,日色黯淡,秋景凄涼,回首遙望故都長安,有家不可居,有妾不可依,玉顏不見,宮闕遙隔,怎能不老淚縱橫,愁顏如云?

    安史之亂之后,唐明皇回到長安,物是人非,“文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暮鼓,耿耿星河,長夜如年,更兼梧桐夜雨,怎能不黯然神傷,淚水潸然?山長水闊,天上人間,知音難覓,芳蹤不見,人間面目,浮世悲歡。

    西安也叫長安。長安,長安,長治久安。安全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生命財產的安全,二是精神靈魂的安全。為前者,歷代統治者不惜代價修城墻、外墻、內城、皇城,一道道高墻大壘,巍峨厚重,磚石相加,垛堞連連,固若金湯;為后者則大建寺院、道觀,祭祀的祠堂。在歐洲不管城市大小都有教堂,中國歷史也是這樣,西安也有很多寺院,大興善寺、開元寺、青龍寺、法門寺,大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那是精神的庇護所,靈魂的安放之地。社會性就是人的本性,城市的出現,也是滿足人性的需要。然而這一切都未阻擋住安祿山的金戈鐵馬,楊貴妃那樣美輪美奐的絕代佳人,最后一條白綾結束了如花的生命。

    大唐二百八十年間,除末世,在整整一個盛唐時期,音樂歌舞,書法繪畫,雕刻建筑,詩歌文學,宗教傳播,文化教育,對外交流等等,都創中國歷史之最,當時與大唐交往的,包括來長安的外國使節,留學士子,僧侶商賈,計有一百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泱泱大國,皇皇國都,盛極、大極,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輝煌的豐碑。

    今年四月,我又一次來到西安。幾年未見,西安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滿城高樓大廈,馬路縱橫,寬街闊衢,兩旁綠樹如幄,車水馬龍,人頭攢集,商場臚列,琳瑯滿目。古都再現了它氣勢磅礴的風度,成了大西北繁華昌隆的重都大邑,現代化的名城了。

    我走在古都的街道上,目光觸及之處,總幻化出千年的風景,內心碰撞著千年的遺跡,我匆匆的腳步驚醒了一個個王朝的歷史。千年的遺韻激起我邈邈情思,校點歷史,批注風月,縱覽十三個王朝在這里粉墨登場,興衰榮枯,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的瀟灑浪漫,卻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念疇昔。

    在這巨大的時空里,王朝的更迭,政潮的升沉,喧囂沸騰的歷史都云飛煙滅了。風華千古的詩人,風流絕世的美女,威加四海、聲震九垓的帝王將相都已銷匿在歲月的蒼茫中了。但那眾多的宮殿遺址,瓊樓玉宇、朱樓翠館的遺跡,秦磚漢瓦,漢柏唐槐,名寺古塔,還有郊外多如繁星的陵墓,依然無聲地向我敘述著它昔日的繁華和昌隆,昔日的恢弘和莊嚴,昔日的壯烈和悲哀。

    歷史總是呈線性發展,由無數個點連接起來。每個點橫向延伸開去,才能看到相關聯的廣闊的生活畫面。畢竟是西安啊,這里的繁華鼎盛,歌舞升平;這里的金戈鐵馬,吶喊嘶鳴;這里的驕奢淫逸,酒池肉林;這里的血濺簪纓,尸橫朱門;這里的慷慨激昂,長吟當嘯……觸景生情,猶如放在檔案櫉落滿時光塵埃的膠片,用顯影液稍加沖洗,歷史便鮮亮亮地展現在眼前。漢代歌舞場面的宏大,動作雄健,音容曠朗,充分展示了一種豪邁氣概,雕塑的古拙粗放,渾厚凝重,簡潔雄強,則體現了那個時代大氣磅礴的精神;而唐王朝那種細膩、豐腴,多元文化的融合,任情適性的自由,闊大的胸襟,富麗的繪畫,華美的雕塑,宏偉的建筑,曠朗的書法,歡騰酣暢的樂舞,撲朔迷離的胡風,還有那百室連歌、千筵接舞、高樓大觀、金堂玉戶、絲哇管語的盛世豪華,則體現了尊卑有序的儒家思想,又融合了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成為我國建筑史上的奇跡,也為當時周邊國家都城建筑提供了范本。

    長安讓我肅目凝神。登上古城墻,放牧視線,這繁華的古都,巍巍大雁塔作為古長安的標志依然在,塔檐疊澀渾然一體的小雁塔依然在,興慶宮雖無殿廡,已成為興慶公園,華清宮亭臺樓閣碧波清泉依然在,以及遠郊存在的和湮滅的漢唐陵闕,讓今人依然能讀到歷史的蒼茫,歲月的悠遠,文化的厚重。有道是文章照千古,漢賦唐詩已成為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永恒的風景。不滅的是漢唐雄氣,不老的是漢唐精神,不偃的是漢唐風骨,不死是華夏民族開拓創造、踔厲風發的靈魂。你看到那碑林了嗎?那林林總總三千多塊碑碣雕刻,依然閃耀震撼千古的藝術魅力,或風骨俊逸,或雄健凝重肅穆典雅,或仗劍縱舞呼風喚雨,瀟灑的筆跡,絕代的精湛,依然體現著漢唐魏晉時代犖犖大端的氣度。一代代大師用心血和靈肉冶煉的藝術菁華怎能不讓后人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呢?怎能不產生高山仰止的情感呢?我對西安的興趣更多的是歷史文化的輝煌。古城墻雖非大唐盛世的建筑,但那厚重的磚石,雄偉的墻體,長滿時間的蒼苔,又怎么不讓人肅穆起敬呢?它僅僅是圈住了一段歷史嗎?站在古城墻上縱目馳騁,現代高層建筑、高科技開發區、綠樹裹挾的大學城,夾雜在古老的建筑叢里,使你感到歷史并未斷章,華夏子孫正在譜寫著新的續篇。水有源,樹有根。蒼天在上,古墻在旁,泱泱華夏,皇皇古都,啊,西安!(郭 保 林)

    原載《四川文學》2018年第1期,此文受到眾多讀者和評論家的稱贊,被譽為“與余秋雨《一個王朝的背影》相媲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无码日韩做暖暖大全免费不卡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国产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AV喷水高潮喷水在线观看COM| 无码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免费观看| 成人小说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免费无码观看的AV在线播放|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日韩入口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AV|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亚洲AV旡码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