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0年,拉黑只用了5分鐘” 當老吳一次次撥打發小的電話,傳來的仍舊是“您撥打的用戶正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拉黑了。 他和發小的關系一直特別好。 小的時候,他家條件不好,吃不上肉,發小總會從家里偷偷給他帶點肉干,這樣兩人的情誼就結了下來。 后來,畢業后,老吳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每次發小提出借錢還是需要什么幫助,他都盡心盡力。 前段時間,老吳孩子上了高三,一家人打算去學校附近租個房子陪讀,錢還差不少,于是想著聯系發小把先前借的錢拿回來點。 沒想到,幾次電話過后,直接就被拉黑了。妻子還冷嘲熱諷的說了一句:“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友誼?”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年人的友誼,都成了易碎品。 朋友之間的友誼,都是這樣變淡的 從陌生人到朋友的過程很漫長,可是朋友到陌生人之間只要一瞬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經歷的不同,成年人間的友誼,也成了一種利益的交換,摻雜了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不再隨心所欲。 我和一個大學時的同學關系很不錯,一直保持著聯系。 年前聚會,我們坐在一起閑聊,先前不怎么愛說話的他一開口就滔滔不絕,自己收入怎么怎么高,對其他人言辭中也盡是不屑。 談到大學往事,他更是一臉嘲弄,對當年和他關系不好的人開口就是臟話。 先前還抱著很大期許的我,回到家后默默刪除了彼此唯一的聯系方式。 不得不說,這就是現實,時間在走,人在前行,心也在變。 林夕曾在《不吐不快》中寫道: 任何密友、任何伴侶、和諧互斗、投緣互信、尊敬退縮、生疏掛心、忽近又遠、跟世態搖擺,見慣不會怪。 一句“見慣”,就道出了無數故事的結局。 每個人的成長都伴隨著一段段關系的破裂,在友誼的這趟列車上,有人上車,有人離去,有的再也不見。 成年人的世界里,友誼已經更像是一種奢侈品。 成年人的友誼,不勉強也不必挽留 有人說:“成年人的友盡,一句話就夠了!” |
|
來自: 淡如茶香bxspv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