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晚情 昨天晚上,正想睡下,一位讀者給我發消息說: 晚情姐,你知不知道上個月杭州第一批老人,拿到了遺囑證啊? 我說看到新聞了,但不是很了解。 然后,她就詳細給我掃了掃盲,主要就是一些老人去公證了遺囑,自己死后,財產都給自己的親生兒子或女兒,沒有兒媳婦或者女婿的份。 老人的遺產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萬一以后離婚,不在財產分割之列。 當時,這個新聞出來后,還引起了一波討論,各有各的看法,原本也想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后面太忙就沒寫了。 當然,讀者并不是來和我探討這個遺囑證的性質的,她想和我探討自己的問題。 就在這個月初,她婆婆也立下了遺囑,遺囑里明確規定,公婆所有的財產給自己的兒子,沒有自己的份。 她努力了好幾天,試圖說服自己這是他們自己的財產,他們愛給誰就給誰,可是心里還是過不去,所以想找我聊聊。 我安慰她說只要你們不離婚,其實他們給誰都沒關系,最后都會變成你們孩子的; 如果離婚了,那本來也不屬于夫妻財產,我們自己有手有腳的,想要什么都可以自己創造。 再說了,老人愿意給咱,咱就拿著,不愿意給咱,再郁悶她也還是不給你啊,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她說晚情姐,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婆把自己的財產都給兒子,可是他們老了,卻還要兒媳婦伺候的,你覺得這公平嗎?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推送的一篇爭議很大的文章,就是因為我在文章里說婆婆給女兒帶孩子,不給媳婦帶孩子,更向著自己的孩子很正常的。 然后,很多讀者悲憤的留言或者謾罵。 有的說: 我運氣就沒這么好了,我媽從來沒給我這個親生女兒帶過一個孩子,連月子都沒有照顧,但是她給我嫂子帶孩子可積極了,兩個孩子都是她帶大的。 我嫂子還沒工作的,我又工作又帶孩子,我媽從來沒有心疼過我一點,但是我知道,如果以后她生老病死,肯定不會找兒子,而是找我這個女兒。 有的說: 晚情你知不知道,很多婆婆不給兒媳婦帶孩子,但是等她們老了卻要兒媳婦養老送終,你覺得這樣公平嗎?她不給我帶孩子,我憑什么要給她養老送終? 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理由,那時候我便知道,很多媳婦為什么這么執著地想要婆婆帶孩子,是因為她們覺得婆婆老了得給她養老送終。 可是她卻不幫自己帶孩子,那自己不是很吃虧嗎? 當時微信里有位妹子還跑來和我說: 你說婆婆沒有義務給媳婦帶孩子,但她老了病了還不是要我照顧,要我伺候的?那她現在不幫我,等她老了病了憑什么要我伺候她呢? 我說沒有人規定你一定要在床前伺候啊,你可以不伺候的。 她激動地說: 你說得輕巧,我怎么不伺候啊?如果我不伺候,很多人都會罵我不孝,我就沒法做人了。 我說: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不管是你婆婆有沒有給你帶孩子,還是你沒有在你婆婆跟前伺候,其實都沒什么人來管你們。 大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了,連隔壁住著誰都不知道,沒有人來操心你們家是怎么生活的。 如果你生活在十八線小縣城或者說在農村,那么道德綁架是相互的。 如果一個地方,媳婦不照顧婆婆就會被人唾沫星子淹死,那么同樣的,婆婆沒幫忙帶孫子,也是會被唾沫星子淹死。 那婆婆無懼別人說,照樣不幫你帶孩子,你為什么要這么在意別人怎么說你呢? 說到底,還是內心不夠強大,要知道,在同樣一件事里,內心不強大的那個人必然吃虧。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怕老公不高興,其實也是相互的。 他親媽沒幫他來帶孩子,也沒有在意兒子會不會不高興,可是你不去照顧他媽,很擔心他會不高興,一段感情中,在乎多的人,必然付出會更多,這是必然的。 最關鍵的是在這件事上,很多女人的定位有問題。 其實婆婆來給你帶孩子,并不是來幫你帶孩子的,而是來幫她兒子分擔的。 因為這也是他的孩子,否則大街上那么多兒媳婦呢,她怎么不幫別人去帶啊,你要是嫁給別人,她會管你嗎?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去照顧公婆,也不是公婆欠了你,孝順父母本來是你老公應做的,你去照顧他的父母,是為了幫你老公分擔,真正欠你情誼的,是你老公。 如果把這兩點拎清楚了,很多問題就不存在了。 婆婆不會覺得幫兒媳婦帶孩子勞苦功高,事事指手畫腳,因為幫的是自己的兒子; 媳婦也不會覺得我伺候了公婆,公婆的一切財產都該歸我所有,因為你照顧他們是心疼老公,愛老公才去的。 有句話說得好: 所有的禮物都是暗中標好了價格,有些東西看著你好像占了便宜,其實你付出了很多無形的代價。 比如婆婆幫你來帶孩子了,但影響了你們夫妻感情,影響了你教育孩子,影響了你的自由,這些都是你付出的代價。 婆婆沒有來幫你帶孩子,但鍛煉了你的能力,給了你自由呼吸的空氣。 雖然在某一階段你可能很累,但無形中卻收獲了更多東西,這就是你得到的禮物。 聰明的姑娘已經發現,不管是婚姻財產繼承法還是現在出來的遺產證,它們保護的不是感情,也不是性別,而是財產。 如果你自己手里有很多婚前財產,你的父母有很多遺產給你,它也一樣保護你。 與其憤憤不平,不如清醒一點,你再生氣,人家不想給你還是不會給你,你再發狠話,人家也不會當一回事,反而覺得你可笑。 就像一個缺錢的人找有錢的人借錢,有錢的人拒絕了她,她惡狠狠地說: 今天你不借給我,等有一天你別借到我頭上來。 你認為人家真的會因為害怕而馬上借給你嗎?他只會在心里暗笑: 瞧這出息,吃相真難看。 再告訴你一句,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公婆能立遺囑,我認為是一個進步,起碼人家做得光明磊落。 最怕的就是給你很多希望,告訴你這個以后是給你的,那個以后是給你的,哄得你像個傻瓜似的任勞任怨; 到頭來什么都不給你,反正他們死都死了,難道你還能去挖墳不成? 所以大多數立遺囑財產歸兒子的公婆,其實也沒想著要兒媳婦端屎端尿(別抬杠說有奇葩的公婆,個例永遠存在,我們討論的是大概率現象,真有那種公婆,他們肯定不會立什么遺囑,要不然怎么騙你?),兒媳婦完全不必義憤填膺的。 很多關系為什么理不清? 因為相互捆綁,相互干涉,大家都無法擁有自己的人生,最后每個人都不開心。 還不如把一切關系理理清楚,做兒媳婦的不要想著公婆要給我帶孩子,財產要加上我的名字; 做公婆的也不要想著兒媳婦必須伺候我,否則就是大逆不道,每個人都活出自我。 說不定反而能夠無事時大家各忙各的,有事時相親相愛,才不會困在各種亂七八糟的矛盾里,白白浪費美好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