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塾 塾長 稻盛 和夫 這次第27屆盛和塾世界大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4800名塾生參加。應京都的年輕經(jīng)營者的要求,從1983年開始的這個盛和塾,不僅傳播到了日本各地,而且擴展到了世界各國?,F(xiàn)在分塾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100個,有將近15000名塾生在學習我的經(jīng)營哲學,為提升企業(yè)效益,為實現(xiàn)員工幸福而不懈努力。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感慨萬千。 在這樣的世界大會上,面對匯聚一堂的各位塾生,我作為塾長,直接給大家講話的機會,這是最后一次了。在這次大會結(jié)束前,我想以“如何講述哲學”為題,發(fā)表講話。 哲學不僅經(jīng)營者自己要實踐,而且要與全體員工共有,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我在盛和塾里已經(jīng)講過多次,我想很多塾生也是努力這么去做的。但在同時,“哲學在員工中滲透不了”,“有的員工對哲學很抵觸”,這類聲音依然不絕于耳。 當然,其中的原因每個企業(yè)各有不同,但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經(jīng)營者還沒有很好地理解,為什么要對員工講哲學?應該怎樣對員工講哲學? 因此,今天我就想講一講作為經(jīng)營者的各位在你們與員工哲學共有時,我認為很重要的幾個問題。 首先,所謂哲學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再次回顧一下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我的人生哲學,也就是經(jīng)營哲學“philosophy”的產(chǎn)生,要追溯到創(chuàng)建京瓷之前,我任職的松風工業(yè)時代。 處在惡劣的研究環(huán)境中,為了獲得出色的研究成果,究竟應該以什么心態(tài)對待人生、對待工作?當時,我每天每日都認真思索,自問自答,煩惱不已。同時,我把自己思考和領(lǐng)悟的東西記在了研究用的筆記本上。 另外,在我創(chuàng)立京瓷公司以后,我又把記錄了我人生和工作要訣的筆記本拿出來,再添加上在經(jīng)營中新的體悟,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和經(jīng)營哲學的原型,將這些內(nèi)容重新歸納整理,就是現(xiàn)在的所謂“philosophy”(哲學)。 這些筆記本保存下來了,其中記有這樣的詞句:“做事徹底,保持謙虛精神,坦誠處事,全身心投入”;“我們不怕困難,堂堂正正地干吧”;“我們相信,努力加倍于人,就不會落后于常人”;“相信人的能力是無限的,不厭不煩,持續(xù)努力”。就是說,構(gòu)成今天哲學核心的概念,當時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表述。 我將自己的這些信念,就是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實踐,同時努力與員工們共有。但是,我這么做,絕不是出于利己的動機,不是說“如果大家都以這種思維方式做事,公司的業(yè)績就能提升,我自己就可以輕松了”。 我說服京瓷的員工們接受哲學,出于一種純粹的動機。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員工們獲得幸福?!爸灰赃@種思維方式待人處事,就一定能夠度過一個充實而幸福的人生”。正因為我有這種強烈的信念,我才會想要讓更多的人理解這種哲學。 我想,在盛和塾中沒有下面這種現(xiàn)象。但有些經(jīng)營者卻有一種誤解,他們把哲學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目的是讓員工服從公司的方針。或者說,把哲學當作驅(qū)使員工賣力工作的工具。這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僅僅把哲學看作是為了經(jīng)營者個人,或者是為了提高公司業(yè)績的手段,那么,在公司內(nèi)講哲學,就不可能獲得員工的共鳴,哲學就無法滲透。 這是不說也明白的道理,我想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不明白這一點,沒有完全克服自我中心思想意識的人,恐怕還是有吧。 即使在表面上再強調(diào)“為了員工”,“希望大家人生幸?!保?,只要稍稍流露出“為了公司的業(yè)績”“為了自己輕松”這類情緒,那么,這種意圖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傳遞到員工中去。 “社長口頭上說哲學是為了大家,實際上還是為他自己”。員工很快就會看透這一點。作為公司領(lǐng)導人,各位心中的所思所想,哪怕不說出口,也必定會傳遞給周圍的人,產(chǎn)生強大的影響。 總之,首先,必須從內(nèi)心具備強烈的愿望和無盡的愛,這就是 “祈愿員工度過美好的人生”。在此基礎(chǔ)之上,必須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念,用真摯的口吻,告訴員工:“只要抱有這種思維方式,就一定能夠度過美好的人生。”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你們自己要通過親身的人生經(jīng)驗,切實感受到哲學所具備的偉大力量。這是很重要的。 拿我自己來說,年輕時我品嘗過許多挫折,經(jīng)歷過許多痛苦。報考舊制初中,連續(xù)兩次失敗;后來又患上了肺結(jié)核;沒有考上想考的大學;大學畢業(yè)時參加就職考試,也沒進入想進的公司;好不容易進入的公司又是一個瀕臨破產(chǎn)的企業(yè)。 我的少年時代、青年時代,經(jīng)歷了上述種種考驗。但是,就像我前面講到的,依據(jù)作為我哲學原型的思維方式,我一心不亂地投入了眼前的工作,潛心埋頭于研究。我的人生從此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 1959年我赤手空拳創(chuàng)建的京瓷,第一個年度就盈利,此后不斷發(fā)展,現(xiàn)在,不僅是利用精密陶瓷特性的各種零件、部件,而且像通信機器、信息機器等整機,京瓷都能提供。京瓷已經(jīng)成長為銷售額達1萬6000億日元規(guī)模的綜合性廠商。 還有,在1984年趁著通信事業(yè)自由化之際創(chuàng)立的第二電電,在當時新電電三家企業(yè)中處于最為不利的地位,但業(yè)績卻持續(xù)領(lǐng)先?,F(xiàn)在作為KDDI,銷售額已超過5萬億日元,成長為日本最有代表性的通信運行商之一。 再有,從2010年開始的3年間,我參與了日本航空的重建。人們擔心我可能“玷污晚節(jié)”。但是,日航在2012年重新上市,我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重生以后的日航至今依然維持著高收益。 不僅如此,在我超過80年的人生中,我曾經(jīng)獲得過好幾次超越自己想象之上的、卓越的成功。我認為,這樣的成功,決不是因為我的運氣好,不是所謂“趕上了時代的潮流”,更不是我的能力帶來的結(jié)果。 我之所以能夠獲得一個超越自己想象的圓滿的人生,是因為哲學具備的力量,我深信這一點。就是說,為了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所需要的純粹的思維方式具備強大的力量,它招來了美好的命運。 在20世紀初,英國的啟蒙思想家詹姆斯·埃倫這樣說: “無論是眼前的目標,還是人生的目的,比起心地骯臟的人來說,心靈純潔的人更容易達成。心地骯臟的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涉足的領(lǐng)域,心靈純潔的人隨意踏入就輕易獲勝,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p> 詹姆斯·埃倫就是這么說的。那么,為什么發(fā)自于純潔美好心靈的哲學能夠發(fā)揮出如此偉大的力量呢?這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流淌著宇宙的意志,它引導著一切事物向著美好的方向前行。只要與這個宇宙的潮流相一致,事物一定會朝著成長發(fā)展的方向前進。 或者,也可以作這樣的比喻:如果把人生比做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那么,為了獲得一個理想的美好人生,首先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拼命劃船。同時,也需要朋友伙伴們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僅僅依靠這些,還不能到達遙遠的彼岸。 只有接收到推動航船前進的、在世間勁吹的他力之風,才能把航船駛向前人未踏的遠方大地。 為了接收到他力之風,必須揚起風帆。但是,用違反宇宙意志的、邪惡之心揚起的風帆上滿是破洞,即使他力之風吹得很猛,也無法讓航船獲得前進的動力。與此相反,用純粹的、美麗的心靈揚起的風帆就能接收到強勁的他力之風,一帆風順,乘風破浪,在大海上快速前進。 我認為,理解和實踐哲學就是揚帆啟航這一行為本身,目的是為了接收在世上流淌的他力之風。理解和實踐哲學就是磨煉自己的心靈,讓它變得美麗而純粹。 如果能這樣來理解哲學所具備的偉大力量,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哲學,對待哲學的態(tài)度就會發(fā)生變化。 在哲學共有的過程中,如果遭到員工的抵制,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可以這么講:“我并不是毫無根據(jù)地強制大家接受哲學。我從年輕時就認為‘人生雖然變化不定,但是,人應該可以度過一個充實而美好的人生’。那么,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這個愿望呢?我一直不停地思考。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是:人生因思維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作為人,應該以這樣的思維方式對待人生中的問題,我把自己體悟到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歸納成哲學,不斷向員工們訴說?!?/p> “這樣做的結(jié)果,公司的發(fā)展超越了人們的想象,我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大大拓展。由此可見,哲學一定不錯,哲學已經(jīng)被結(jié)果所證明。哲學不僅能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哲學還是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帶來充實和幸福的真理?!?/p> 面對員工,我就是這樣直言相告的。只要真正理解哲學具備的力量,我們就能夠從正面告訴員工,哲學的價值就是讓員工的人生幸福。 所以我認為,作為講解哲學的前提,首先,諸位一定要理解并相信哲學所擁有的偉大力量。 人對于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不可能滿腔熱情地向人傳遞。即使傳遞,也決不可能說服別人,讓別人理解和接受。 所謂相信,不單純是作為知識理解了,這種程度的相信是不夠的。必須提升到自己的“信念”的高度,必須付諸于實踐。關(guān)于這一點,東方哲學的大家安岡正篤先生教給我們“知識”“見識”“膽識”這樣的詞匯。 人為了更好地生活,需要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僅僅擁有知識,幾乎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必須把“知識”提升到“無論如何非如此不可”的“信念”的高度,也就是“見識”的高度。 但是,即使如此仍然不夠,還要再進一步,還必須把這種“見識”提升到“膽識”的高度。所謂“膽識”,就是不管任何阻力,都絕對要把這種見識付諸行動,必須具備這種堅強的意志。 哲學也是一樣。有言道“讀論語而不知論語”。學習哲學,對員工講述哲學的經(jīng)營者也往往是“讀哲學而不知哲學”。 大家都從塾長那兒多次聽過哲學,也都讀過塾長的書。所以一談到哲學的話題,就會說“??!那個我知道”。自以為懂了,其實不過是自以為是。這樣去給員工講哲學,因為實際上并沒有把哲學提升到自己的“信念”的高度,所以無法傳遞。 哲學,光是知道沒有任何意義。要提升至信念,變成見識;進一步再變成促使實踐的膽識。只有這樣,諸位的說辭才能進入每位員工的心里,引起共鳴。 到這里為止,我講了所謂哲學是什么,講了相信哲學具備的力量是多么重要。下面我想講述,經(jīng)營者應該怎樣對員工講述哲學,講講具體的方法和態(tài)度。 第一、對于要講述哲學的經(jīng)營者的要求,在開始階段,可以模仿我,把我所講的哲學當作自己的思維方式,原原本本地向員工們轉(zhuǎn)述。 聽了哲學以后,馬上就把它作為不可動搖的信念,立刻血肉化,迅即付諸實踐,這樣的人并不存在。許多塾生加入盛和塾以后,學習我的哲學,聽到“稻盛塾長是這么講的”,就原封不動地拿回公司,像鸚鵡學舌一樣,講給員工們聽。我想這種情況占了一大半。 回想一下,過去,自己也想給員工們講述有關(guān)人生觀和勞動觀的話題,但應該講些什么話,應該怎么講,方法不清楚。“我是這么想的”,只能說些半生不熟、不痛不癢的話。如果講的是陳詞濫調(diào),那么員工們根本不會相信,可能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與其如此,還不如借用我的語言,原汁原味傳遞給員工。不可思議的是,這么一來就有了權(quán)威性,員工們聽了以后會點頭稱是。這樣的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 在開始階段,就這樣“現(xiàn)炒現(xiàn)賣”就可以了。姑且不抱任何疑義,把在盛和塾里學到的東西來個“囫圇吞棗”,鸚鵡學舌。我認為開始時可以這樣做。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要拼命學習。例如,反復閱讀以往的【盛和塾】雜志,以及我的書籍。利用稻盛數(shù)碼圖書館的資料,隨時隨地觀看我講話的視頻,聽取我講話的錄音。用這樣的方法學習,潛移默化,我的思維方式就漸漸地變成了你們自己的東西。這樣經(jīng)過若干年之后,那就不再是稻盛塾長的想法,而是諸位社長們自己的想法了。 做到這一步,再講“我是這么想的”,這時候,你的思維方式就不會犯錯,還能夠講出震撼人心的、讓人感動的話語。 自己缺乏教養(yǎng),更沒有讀過哲學或者宗教方面的書籍。學生時代也沒有好好學習,詞匯也不豐富。所以從塾長講話中抽取語錄,直接拿來用。這么做就行。 其實,不僅僅是你們,我自己過去就是這么做的。我使用從松下幸之助先生、安岡正篤先生、中村天風先生那里借來的語言。開始可以作為借來之物,在反復講述的過程中,終于變成了自己的東西,自己也能夠闡述哲學了。 第二、對于要講述哲學的經(jīng)營者的要求,就是要率先垂范,親自帶頭實踐哲學。 不管揭示了多么崇高的理念和哲學,不管社長如何天天強調(diào)哲學,但是,社長自己如果不付諸于實踐,員工很快就會看透,社長不過是拾人牙慧,裝模作樣,說說而已。 本來想拼命傳遞哲學,但自己的想法卻無法在員工中滲透,反而增加了員工的不信任感。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說明經(jīng)營者的人生態(tài)度還沒有達到讓員工尊敬的程度。 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一些企業(yè)的社長室里,掛著寫有公司宗旨、信條的匾額。但是,社長往往若無其事地干著與公司宗旨、信條完全相反的勾當。這樣的話,無論平時社長講的哲學多么高尚,也完全無法獲得員工的共鳴。 “社長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晨會時說:‘希望大家拼命努力,我也會站在前頭,為了大家的幸福,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嘴上這么講,但一到下午,他就不干活了,熱衷于休閑游玩。社長是那個樣,我們公司恐怕要不行了。” 讓員工這么貶損的社長,我認為還為數(shù)不少。講哲學不是為了一味地驅(qū)使員工,經(jīng)營者自己要率先垂范,比任何人都更認真地實踐哲學,這是最重要的。 經(jīng)營者本人嚴格自律,不間斷地提升自己的人格。員工們看著這樣的榜樣,就會自然而然地努力實踐哲學。 “社長有那么好的想法,又那么認真地實踐,我們員工也要共鳴,我們尊敬社長,為此我們要與社長一起實踐哲學,為公司的發(fā)展盡心盡力。”必須讓員工自然地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 經(jīng)營者心中毫無愧疚,真摯地實踐哲學。正因為如此,必要時可以毫無顧忌,使用嚴厲的語言批評員工。 實際上,對于工作馬虎的員工,我曾這么講:“為了包括你在內(nèi)的全體員工的幸福,每天早晨我總是第一個上班,從產(chǎn)品開發(fā)到生產(chǎn)、銷售我都全力以赴,忙得不可開交,連夜里幾點睡覺都會忘記。我如此拼命干活,而你做事卻如此馬虎,不負責任,你好意思嗎?為了同志伙伴,為了你的家庭,也為了你自己,你得好好干,你別讓我為難?!蔽页3绤柕爻庳煵徽J真工作的員工。 到了企業(yè)的第二代、第三代,在與部下進行意見溝通時,往往會有顧慮,如果自己言詞尖銳,員工會不會逃離,會不會抵制。因為擔心,說話往往就很客氣。這樣的話,即使談論哲學,也會講一些四平八穩(wěn)的話,有效的意見溝通就更困難了。而我不介意得罪人,該說清楚的話就能說清楚。 這是因為在日常工作中,我實踐哲學比誰都認真,我有這份自信。為了員工,社長比誰都辛苦,沒有什么比社長的這種姿態(tài)更能贏得員工的共鳴。所以在公司里,經(jīng)營者必須是最辛苦的。只要做到這一點,員工就一定會追隨你。 只有從平時做起,率先垂范,比誰都認真地實踐哲學,行動值得尊敬,而且持之以恒,員工才會認同,才會聽得進社長的說辭。 員工只要在平日里看到經(jīng)營者率先垂范的榜樣,就會相信經(jīng)營者真實不虛的話語,就會激勵自己努力去實踐哲學。 第三、經(jīng)營者講述哲學,必須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話與員工互相交流。 經(jīng)營者相信哲學的力量,并且率先垂范學習并實踐,但是,還會有員工冷眼旁觀,認為這不過是“說漂亮話,做表面文章”。經(jīng)營者必須與這種不燃型的人真情對話。如果對他們的思想問題放置不管,他們的不滿情緒就會不斷滋長,其惡劣影響就會波及到周圍其他人,對公司內(nèi)部的哲學共有起到負面作用。 那么,具體怎樣來與他們真情對話呢?當然通過一起工作,互相講真話實話是最好的辦法。而就我的情況而言,我會利用懇親會(空巴)這種機會。 想要傳遞思想,但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講些一本正經(jīng)的話,就沒人要聽,即使聽了,也是右耳朵進左耳朵出,但是,如果互相斟上一杯酒,說出觸及對方心弦的話,他就會聽。所以,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就把“空巴”當作最重要的溝通手段,經(jīng)常使用。 在京瓷公司規(guī)模還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出席空巴,與員工面對面交流。其中最大的活動就是忘年會。大概是員工人數(shù)接近1000人的時候吧,每個部門都要舉辦忘年會,所有部門的忘年會我都參加,有幾年的12月份,一天不落,每天參加不同部門的忘年會,一次50人左右的規(guī)模,我全部出席。講一聲“拜托了!”到各桌斟酒,熱情洋溢地訴說我的夢想。 這時候,抱有不信任態(tài)度的員工會說“啊,是嗎?”他們那種冷淡的態(tài)度,我馬上就能覺察到。于是我就會問“你有什么不滿吧?”起初,他會說“不,我沒什么意見”。但再稍稍刺激一下,只要是心懷怨氣的員工,一定會開始發(fā)泄牢騷。 仔細傾聽,有的是因為公司對他們關(guān)心照顧不夠,他們才心生怨氣。但八成是他們本人的問題,這種人往往性格乖僻,總把他人的好心當驢肝肺。所以,對這種人,我當即一針見血指出“等一等,看來,是你自己的人格扭曲了吧?!眲倓偽也耪f過“好,加油!”現(xiàn)在我就突然逮住他,“喂!就說你了”,于是開始說教。一通教育以后, “不打不相識”,一下子就大大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 對方之所以坦露真情,是因為一杯下肚、酒后吐真言。什么人在想些什么?他們抱有哪些不滿情緒?或者他們心中有何煩惱?只有他們吐露真心,才能對癥下藥,進行真正有效的溝通。 對于拼命工作的人,我會說“謝謝您,繼續(xù)加油!”對于觀點錯誤的人我會明確指出“是你錯了。”同時,當有人指出作為經(jīng)營者的我的錯處時,我會說“果然您說的對,我馬上糾正”,我自己也誠懇反省。這真是一個修煉場,這個“空巴”無論對于員工來說,還是對于經(jīng)營者來說,都是一個自我鍛煉的場所。 我一貫采取這種方式與員工們交流溝通。即使在海外也是這樣。這里還有真話實話互相碰撞的小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京瓷在美國的關(guān)聯(lián)公司的社長、副社長一級的干部聚集在圣地亞哥,進行為期兩天的學習會,目的是要讓大家理解我的經(jīng)營哲學。這個學習會事前向大家發(fā)放了我的著作《提高心性,拓展經(jīng)營》的英文譯本,并請各位寫下閱讀后的感想。但讀他們的感言,內(nèi)容都是“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很討厭”。 “這本書中寫道‘我們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但我們美國人就是為賺錢才來工作的,你說為金錢而工作不對,這是什么意思?你這種說法與我們美國式的思維方式根本不同?!痹趯W習會開始之前,我的哲學就成了美國干部們的眾矢之的。 為此,我把哲學細細咀嚼,條分縷析,認真解讀。我說“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你們大家都獲得真正的幸福,為此我誠心誠意,全力以赴。而哲學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的所需要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指針。做人就要做品格優(yōu)秀的人。”我諄諄相告,耐心細致地說明解釋。 我花費整整一天時間,面對大家,掏心掏肺,傾訴衷腸。結(jié)果原本把我當作靶子的干部們不僅理解和接受了我的哲學,而且一致認為,這個哲學“非常了不起”。讀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課程,出身于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精英們都接受了這個哲學,在學習會的第二天,他們?nèi)紵崃屹澩骸熬┐烧軐W真的好,我們今后也要遵循這種思維方式努力工作。” 問題發(fā)生在這之后。生活習慣不同,哲學、宗教、歷史、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讓這樣的人由衷佩服,表示“懂了懂了,干吧干吧!”但是就在這時候,在兩天的學習會快結(jié)束時,我宣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用哲學來推進工作吧!”正當我要結(jié)束會議時,一位已經(jīng)在京瓷的美國公司工作了10年的干部突然舉手提問。 他說:“從昨天開始,一直聆聽您的講話。您講的都是愛啊、關(guān)懷啊等等話語。但是,早在3、4年前,在京都舉辦的經(jīng)營會議上,有一位京瓷分公司的社長發(fā)表報告,他把過去一直赤字的公司一舉扭虧為盈,他發(fā)表時不免得意洋洋。當時的情況您還記得吧?!?/p> “當時,您的態(tài)度非常冷淡,還訓斥了他。以前公司虧損時您叱責他,現(xiàn)在盈利了,您依然冷眼相待,把他弄得灰頭土臉,非常沮喪。他好不容易扭虧為盈了,您卻一句表揚的話也不講。說內(nèi)心話,我當時覺得您真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冷酷的人?!?/p> “您過去的這些言行,同您昨天講的愛呀、關(guān)懷呀、為了員工的幸福呀,等等說辭,是不是矛盾太大了些?” 這位干部果然跟我“真心相碰”來了。正當大家被我說服,認可“果然不錯!”開始理解并接受我的哲學的時候,經(jīng)他這么一講,弄不好,兩天會議的成果全部都將化為烏有。原來稻盛先生千言萬語,費盡口舌,不過是為了把他自己的意見正當化。大家的想法一下子又轉(zhuǎn)了過去。所以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我必須堂堂正正予以反駁。我是這么說的:“是的,情況確實如您所說。當時我或許態(tài)度冷淡。但是問題是為什么要冷淡?之前一直持續(xù)虧本的公司的社長做出了利潤。但是,當時的利潤只是像豆粒般微不足道的利潤。而歷年積累的虧損額卻相當大。這種情況值得表彰嗎?” “如果當時我表揚他,他也許會很高興。但是,如果他因此而自滿,那該怎么辦呢?‘不讓員工失業(yè),要讓員工幸?!?,我雖然這么講了。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年一年都要確保足夠的利潤,還要不斷擴大這個利潤。但是,就那一丁點兒的利潤沒法給員工加工資,甚至連員工的雇用都難以保證。正因為如此,我當時嚴肅地批評他‘就這一點兒利潤能算利潤嗎?’” “聽我這么說他,他也許情緒低落,也許還會恨我。但我考慮到,為了他今后人格的成長,哪怕他一時恨我也沒有關(guān)系,所以我才講了那一番話?!?/p> “第二年,他更加努力,做出了更大的利潤?,F(xiàn)在,這個公司的利潤已經(jīng)相當可觀了。所以,現(xiàn)在我就表揚他了:‘你不簡單,很優(yōu)秀’。但是,當時因為那么微小的利潤我就表揚他,那么作為經(jīng)營者,作為一個人,也許他就不會有更大的成長,他經(jīng)營的公司也不會像今天這么優(yōu)秀吧?!?/p> 就像這樣,我用真心話碰擊干部的真心話。我認為,為了拉動團隊進行的對話,就必須這樣,直截了當,毫不含糊。 不用害怕,要到員工中去,用真話實話與大家交談。這樣的交流形式要自然,否則員工會有戒備心理。要動腦筋思考采取什么形式,才有利于溝通交流,這點很重要。 我自己是采用“空巴”的形式,你們則要根據(jù)各自公司的環(huán)境,還要認真考慮各位員工的具體情況,采取最合適的溝通方式,努力做到彼此都用真心對話。 第四、經(jīng)營者講述哲學,必須保持一種姿態(tài),就是自己要與員工一道,持續(xù)學習下去的姿態(tài)。 不管經(jīng)營者自己如何堅信哲學的力量,也不管平時如何努力做到率先垂范,也不可能把哲學實踐得完美無缺,因為經(jīng)營者也是人。 盡管如此,但是“作為人,就應該這樣去生活”,“作為經(jīng)營者,就應該成為這種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理解這一條,并努力去接近這種理想狀態(tài),哪怕是接近一小步,做這種思考的人和不做這種思考、稀里糊涂生活的人,他們的人生和經(jīng)營的結(jié)果將會迥然不同。 這不是一個能夠領(lǐng)悟還是不能夠領(lǐng)悟的問題。我認為,隨時反省,不斷努力去領(lǐng)悟,這種態(tài)度才是重要的。各位塾生在公司內(nèi)滲透哲學,致力于哲學共有的時候,也要好好理解這一點,在這個基礎(chǔ)上與員工交談。 能夠完全實踐哲學的人并不存在。所以我過去就講過,作為經(jīng)營者,你們應該坦率地對員工這么講: “我要大家學哲學,好像我自己很了不起似的。其實,我自己也沒有很好地實踐哲學,直到現(xiàn)在,我也從來沒有過完全實踐哲學的前例,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不過是一介書生,不過是一個還沒有入門的小和尚,所以我準備盡我的一生,努力去實踐哲學。” “但是,并不是說,我自己沒有實踐好哲學,我就沒有資格講哲學了。‘做人做事本來就應該這樣’,至少我必須這么說。因為我希望員工們成長,希望公司順利發(fā)展。而且哲學不僅能指導公司發(fā)展,還能讓大家的人生幸福。” 在講述哲學的時候,采用這種態(tài)度說話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完美無缺地實踐哲學的人并不存在。雖然自己還沒做好,但是持續(xù)努力,想方設(shè)法要把哲學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個持續(xù)努力的行為本身就非常尊貴。所以我希望塾生們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以為自己已經(jīng)把哲學徹底搞明白了,而是與員工一起反復學習,努力把哲學化為自己的血肉,在經(jīng)營的現(xiàn)場認真實踐。 與員工一起反反復復學習哲學,經(jīng)營者的這種姿態(tài)一定會在每個員工的心里引起反響,一定會促使大家努力去實踐哲學。 而且,通過實踐哲學,有更多的員工,哪怕只是一名員工,在事實上實現(xiàn)了幸福的人生,經(jīng)營者就能感覺到,員工的這種幸福就如同自己的幸福一樣。而且可以說,正是這種感覺才是經(jīng)營者最大的喜悅。 說得極端一點,即使這位員工離開了公司,只要他實踐哲學,走在幸福美好的人生道路上,那也是好事。 實際上,我曾經(jīng)在與年輕員工一起的懇親會上,講過下面幾句話:“你不留在京瓷公司也行,即使離開京瓷去別的地方,只要你按照哲學中所說的人生觀去工作和生活,你就能夠拓展你幸福的人生?!?/p> 這是我的肺腑之言。每一位員工都以真摯的態(tài)度實踐哲學,其結(jié)果,就能度過幸福的人生。如果是這樣,讓自己的人生結(jié)出豐碩果實的公司,自然就值得員工信任和愛護。作為結(jié)果,在員工離職率降低的同時,員工的積極性就會提升,組織就會充滿生氣,公司就能順利發(fā)展。 我衷心希望,用各位自己的雙手,構(gòu)建這種值得員工信賴的企業(yè),值得員工自愿為它的發(fā)展竭盡全力的企業(yè)。 塾長寄語 有如此眾多的經(jīng)營者為了員工的幸福,真摯的學習人生哲學、經(jīng)營哲學,我認為這樣的團體,找遍全世界也沒有類似的組織,這是舉世無雙的。 起始于京都、已經(jīng)擴展到全世界的盛和塾這個組織,到今年12月底就要落下帷幕了。但是,諸位今后在繼續(xù)學習哲學的同時,通過與員工共有這個哲學,指引公司健康發(fā)展,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諸位經(jīng)營者承擔的這一使命是不會改變的。 這不是終結(jié),對各位而言,這是新的開始。迄今為止,一直是我作為塾長對大家講話,從今以后,大家必須自己進行自問自答,把在這個盛和塾學到的東西進一步深化,更好地實踐。 我衷心希望,大家像我過去做過的一樣,把實踐哲學的圈子擴展到員工及其家族,擴展到周圍的人們中去。我相信,在這個盛和塾里點燃的哲學之火決不會熄滅,今后一定會在諸位的手中得到繼承。我相信哲學之火具備照亮世界各個角落的巨大力量。 在講話中我也提到了,值得幸運的是,我在盛和塾講過的內(nèi)容,幾乎都收錄在了《盛和塾》雜志。同時,公開出版發(fā)行的書籍也不少。還有,稻盛數(shù)碼圖書館為主,我講話的視頻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到。另外,稻盛資料館設(shè)施齊備,收集、保管了我的有關(guān)資料,并發(fā)布相關(guān)信息。 過去我給大家講了有關(guān)企業(yè)經(jīng)營的要諦,我覺得,該說的話我已經(jīng)說完了。我講話的紀錄都保存下來了,大家隨時都可以學習。希望大家用好這些教材,采用新的形式,繼續(xù)努力學習,努力實踐。 創(chuàng)辦盛和塾,讓我感到最高興的是,我聽到了來自眾多塾生的心聲。他們說:“如果我沒有參加盛和塾,我的公司也許早已破產(chǎn)了。因為實踐我學到的經(jīng)營哲學,經(jīng)營順暢了,公司得救了,員工沒有流落街頭”。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深深地感覺到“盛和塾能夠堅持到今天,真的太好了!” 而這也是我的“為社會、為世人盡力”的人生觀的實踐。有更多的經(jīng)營者能夠把好經(jīng)營之舵,就能給他們企業(yè)的所有員工帶來幸福。我創(chuàng)辦盛和塾,就是出于這種純粹的動機。 再進一步思考,我之所以能夠把盛和塾的活動持續(xù)到今天,完全在于能夠真摯地傾聽我講話的塾生們的存在?!霸鯓硬拍馨呀?jīng)營搞好?”塾生們渴望得到問題的答案,他們純粹的愿望支撐我把盛和塾的活動維持到了今天。事情就是這樣。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想我是靠著大家的幫助才度過了美好的人生。我親手創(chuàng)建了京瓷和KDDI,同時,通過參與日本航空的重建,我努力追求與我直接相關(guān)的企業(yè)員工們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但是,不限于此。借助這個盛和塾,無緣與我直接見面的、在塾生企業(yè)里工作的員工,包括他們的家屬在內(nèi),我能夠間接地為他們的幸福提供幫助。就是說,這么大的利他的機會,是盛和塾塾生們賜予我的。對此,在這里,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我與大家一起度過了非常幸福美好的時光。自從盛和塾的前身盛友塾自1983年啟動以來,到今天已經(jīng)整整36年了,我與大家一起走遍日本,出訪世界,我們大家團團圍坐,促膝談心,親密無間。 盛和塾即將結(jié)束了,但是,作為靈魂之友的塾生們,你們在我心中永生。同樣,我祈愿,在大家往后的企業(yè)經(jīng)營中,我的哲學也能永生。最后一次盛和塾世界大會到此結(jié)束。 真的謝謝大家了。 曹岫云 譯 肖屹 校正 曹岫云老師后記: 在盛和塾第27屆也是最后一屆世界大會上,稻盛塾長在講演詞中滿懷深情地說: 盛和塾即將結(jié)束了,但是,作為靈魂之友的塾生們,你們在我心中永生。同樣,我祈愿,在大家往后的企業(yè)經(jīng)營中,我的哲學也能永生。 當我翻譯到這里時,我禁不住淚流滿面。 稻盛塾長為我們塾生、為世人、為社會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盛和塾在今年年底解散后,中國的盛和塾不但不解散,還將扎實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稻盛塾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期待。我們將秉持提高心性、拓展經(jīng)營的宗旨,更好地學習、實踐、傳播、交流稻盛經(jīng)營學,在追求企業(yè)全體員工物心兩面幸福的同時,為社會的進步發(fā)展做出貢獻。 曹岫云 2019年7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