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侯勇主演了一部電視劇《陜北漢子》,說的是陜北三邊地區(qū)哥老會龍頭大爺白文煥走向革命道路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陜北有個“三邊”的地區(qū)。陜北“有文出兩川,武出三邊”之說,兩川指:延川縣和宜川縣了,三邊指:靖邊縣、定邊縣、安邊縣。 【陜北漢子】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陜西地面上陜南、關中、陜北都有土匪。其中陜南鎮(zhèn)巴的王三春是蔣-介-石明令要保的大土匪,關中乾縣的王結巴是蔣-介-石明令要殺的大土匪。今天來說說陜北的“三邊大王”張廷芝。 民國陜北三邊地區(qū)龍虎風云際會,除了官面上的榆林王井岳秀,民間就屬張廷芝勢力最大,名頭最響,人稱“三邊大王”。張家是吳起縣金佛坪世居大戶,有地1500畝,祖上八人中舉,有功名在身。其祖父早年在陜北鎮(zhèn)守使井岳秀部下任團長,其父與井岳秀是換帖弟兄。 張家為本地大戶,民國初年張廷芝祖父就開始購買槍支,組織民團,自任團總,后發(fā)展到2 000多人,老百姓稱其為張團,官匪一體,攤捐派稅,獨霸三邊。民國18年也就是1929年張廷芝先后投靠甘肅和寧夏軍閥,一直干到團長。但是當正規(guī)軍畢竟不自在,1930年張廷芝帶本部人馬回到金佛坪老家,準備打自己的天下。 1931年,楊虎城收編張廷芝父親為警備騎兵旅旅長,張廷芝任一團團長,有了正式的招牌,張廷芝在三邊地面上成了真正的土霸王。就連傅作義的四名部下運貨路過金佛坪,也被張廷芝殺人劫貨,弄了個干干凈凈。張廷芝膽越來越大,最后竟然聯(lián)合民團頭子趙琨、王子元等千余人進攻陜北紅軍根據(jù)地,揚言'血洗楊青川,消滅張明科,活捉劉景范,收復二道川',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給當?shù)厝嗣駧砩钪氐臑碾y。1935年左權率紅軍猛攻張廷芝老巢三道川,被其逃脫。 【土匪】 張廷芝被紅軍擊潰后,投靠駐扎此地的高桂滋八十四師,當了個1個騎兵營長。1937年,高桂滋率軍東渡抗日,張廷芝不聽調遣,又帶殘部盤踞安邊城和堆子梁一帶,圖謀獨霸三邊。因其所部,即無番號,有無軍餉,長期靠劫掠為生,成了禍害一方的土匪,民間老百姓稱之為'黑軍'。 劉寶堂率11旅駐防安邊城周邊后,這就引起土皇帝張廷芝的警覺。劉寶堂是土生土上的陜北保安人(今志丹縣)),性格剛直,講義氣,重交情。和劉志丹、謝子長是“金蘭弟兄”,劉志丹游擊隊困難時期,劉寶堂將其所部編在自己11旅換裝吃餉,休養(yǎng)生息。對于劉寶堂所部的行為,胡宗南認為劉寶堂“靠不住”。 這時候張廷芝走上了臺面,此時的張廷芝、張廷祥已經(jīng)投靠了胡宗南,兄弟倆成了胡宗南駐安邊縣的保安司令和保安團長。1941年張廷芝假意將自己的女兒張小芹許配給11旅旅長劉寶堂之子劉漢。后張廷芝、張廷祥、張?zhí)m亭、張雨亭以訂婚為由,在安邊設'鴻門宴',請地方紳士和劉寶堂部連以上軍官赴宴。 在宴會上,張廷芝堂弟張廷祥借給劉寶堂敬酒,乘兩人碰杯之機,開槍打死劉寶堂,張部兵丁即沖入宴會廳,將劉寶堂部軍官全部繳械拘押。劉寶堂之弟劉明堂殺出安邊城,回到11旅防區(qū)以為旅長報仇為名,攻破安邊城,導致兩軍發(fā)生交火,張雨亭、張廷祥被擊斃,張?zhí)m亭、張廷芝賄賂看守人員逃跑。張家勢力遭到毀滅性打擊,劉寶堂的11旅也慘遭分化瓦解。 【剿匪】 1943年張廷芝又投靠高桂滋,任別動隊大隊長。1945年10月25日,11旅2000余名官兵發(fā)動起義。1947年春,寧夏馬鴻逵開始進犯三邊,張廷芝又投靠馬鴻逵當上了清鄉(xiāng)團司令,成為三邊“土皇帝”到了1949年,張廷芝所部在檸條梁遭毀滅性打擊,張廷芝帶一千余匪部潛藏綏遠武川縣,后匪部被擊潰,張廷芝落入法網(wǎng)被就地槍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