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十點 ID:sdikid 這幾天,朋友圈被一個手插褲袋、豁牙、煙熏眼,看起來有點“丑”,還叛逆好斗、愛整人的小孩刷屏了。 他就是剛上映的國產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人公——哪吒。 作為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電影一經推出,就燃爆了整個網絡。 豆瓣評分8.7,是近30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動畫電影。 這部片子里,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 “問題孩子”小哪吒,不再是那個“割肉還母,拆骨還父”的悲戚形象。 而是顛覆傳統,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的熱血少年。 那個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對著浩瀚天地,大喊“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的哪吒,令多少人心中沸騰! 從一個注定要遭“天雷”毀滅的“魔童”,到逆天改命、拯救蒼生的“救世主”。 哪吒的成長,是父母努力的結果。 從這個意義上說,影片的真正主角,其實是父母。 它所蘊含的教育真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偏見,足以毀掉一個孩子 因為魔丸附體,哪吒剛一出生,身邊就充滿偏見。 除了父母,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異類,唯恐避之不及。 他天生自帶神力,怕他闖禍,父母便把他關在家里不準外出。 可聰明的小哪吒,總能想到辦法逃出去。 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他需要玩伴,需要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 可孩子的父母卻罵他是妖怪,不許孩子靠近他,還把臟東西砸到他身上。 為了證明自己,他去抓妖怪,好不容易救出小女孩,妖怪卻跑了。 所有人都誣陷是他干的,不分青紅皂白,侮辱他、打罵他。 他終于明白,不管他做什么,都不會有人認可他、喜歡他。 他只能日復一日,坐在自家的圍墻上,望著外面的世界發呆。 那小小的身影,孤單得讓人心疼。 一次次想要靠近,卻一次次被誤解、被傷害。 小哪吒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絕望,終于自暴自棄:“說我是妖怪?那就做妖怪給你們看!” 他開始故意搗亂、整人,變成了別人眼里妥妥的“熊孩子”。 還給自己編了一首打油詩:“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看似自嘲的語氣,卻透著深深的孤獨和失落。 “人們的成見就猶如一座巨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同樣深受歧視的申公豹,僅用一句話,就戳到了哪吒內心的痛處,點燃了他身上的邪火。 哪吒真的魔性大發,變成了人們眼中的“禍害”。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
每一個孩子,在出生時都是一個空白的畫板。 你給他貼上什么樣的標簽,他就會不斷朝著標簽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 唯一慶幸的是,哪吒雖然頑劣,卻遇到了最好的父母。 不管外人如何看待和詆毀哪吒,父母始終不離不棄,時時刻刻與他站在一起,替他抵擋那些異樣的眼光。 父親的那一句“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更是給他注入了無窮的力量。 這份愛意,從此流淌在哪吒的血液里,成為他向善的動力。
李靖夫婦愛哪吒嗎? 愛。 傳言魔丸會為禍人間,眾人欲殺哪吒以絕后患,母親舍身相護,父親含淚求情; 為了讓哪吒躲過天劫,李靖跪求天尊,甘愿以命換命; 為了讓哪吒開心,哪吒媽媽明知會受傷,也要陪他踢一次毽子; 為了給哪吒洗清冤屈,堂堂一方總兵,厚著臉皮,挨家挨戶,跪請百姓參加哪吒的慶生宴…… 拳拳愛子之心,令人動容。 可是這份無私的愛中,唯獨缺少了一樣:陪伴。 因為想給兒子積功德、躲天災,媽媽整天忙于除妖降魔,連陪兒子踢毽子,都無法讓他盡興。 在兒子最需要陪伴的時間里,父親把他鎖在家中,卻花一年時間,去往天庭求取解咒之法。 其實哪吒真正想要的,不過是一份用心的陪伴。 可是他的渴望,一直被冷落、被忽視。 他因此暴躁、叛逆,甚至去攻擊別人,以獲取關注。 每一個“問題孩子”,心里都藏著深深的委屈。 所以,他才會在交到第一個朋友時,躲在角落悄悄抹淚。 所以,他才會在慷慨赴死時,對父親含淚說出: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和您踢毽子。” 如果父母能夠早一點,洞察他的內心,多花時間陪伴,多找幾個有能力的人和他一起踢毽子。 或許,很多誤會從一開始就可以避免。 現實不也總是這樣? 我們做父母的,以為只要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最殷實的生活,就是最偉大的愛。 卻忘記問孩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采訪者分別問父母和孩子: “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共進晚餐,你選誰?” 爸爸媽媽的回答,都是各種歌手、演員、商業巨人、偉人。 而孩子們的回答,無一例外,都是“爸爸媽媽”。 縱使有太多的夢想和渴望,孩子最想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 總認為我們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其實在他們眼里,我們才是全部。 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與哪吒同為命運所困的,還有敖丙。 他是所有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長相俊美、性情溫良、學習能力超強。 可同時,他也背負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負重——振興龍族。 從小到大,他被當成全族的希望,卻沒有一個人教給他什么是“愛”。 龍王一心復仇,把最好的東西——靈珠,還有自己身上最堅硬的鱗片都給了他。 希望他成功獲取“救世主”的光環,帶領整個龍族脫離牢籠。 他愛兒子,但是這份愛,夾雜了太多的“欲”。 他把對權力的渴望,全部壓在了敖丙的身上。 為此不擇手段,逼迫敖丙在善與惡之間,做出選擇。 在這樣的重壓下,敖丙心魔難解,良善被泯,險些把整個陳塘關活埋。 而另一邊,明知兒子是“魔童”,李靖夫婦卻從不氣餒。 為了引導兒子步入正途,他們言傳身教、用心至深。 一步一步,在兒子心中,種下正直的種子,激勵兒子鋤強扶弱、為民除害。 所以即使哪吒后來受到申公豹的挑唆,魔性大發。 卻能在感受到父母溫暖的愛意之后,瞬間覺醒,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頂天立地的英雄。 當他喊出那句“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時候,簡直燃爆了。 不同的父母,不同的起點,造就了孩子人生不同的格局。 得到原生家庭支持的哪吒,可以逆天改命。 而敖丙,縱然天生好命,卻不能為自己而活。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就是原件與復印件的關系。 也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給自己的孩子什么樣的原生家庭。 真正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強行灌輸。 而是父母以身作則、以愛滋養,以平常心引領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 看過這樣一則暖心視頻: 一個腿有殘疾的小男孩,因為自暴自棄,整天在家打游戲消磨時光。 有一天,媽媽帶回來一條只有三條腿的小狗。 看到和自己一樣殘缺的小狗,男孩非常嫌棄,每當小狗靠近,他就厭惡地一腳踢開。 但是小狗的活潑、樂觀和堅強,卻在不知不覺中,融化了男孩的內心。 他開始主動靠近小狗,拄著拐杖陪小狗出門玩耍。 也開始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變得陽光、自信。 整個視頻中,媽媽沒有說過一句大道理。 卻用一個特別的“禮物”,于潤物無聲中,給了孩子向上的力量。 作家林清玄說: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也沒有所謂的命中注定。 “逆天改命”,有時就在一念之間。 哪吒如是,我們亦如是。 作者:水色,一個愛吃炸雞的偽文藝女青年,一手鍋碗瓢盆,一手詩意遠方的暖心辣媽。本文首發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干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集結專家及辣媽,讓帶娃變得輕松好玩。 |
|
來自: 昵稱17095426 > 《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