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 太聰明太算計的人,大都是不幸的人。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簡寧朗讀音頻 有學生曾向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請教,什么樣的人容易成功? 南懷瑾回答說,一個笨人,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都非常誠懇的人。 世人都愛玩智巧,耍聰明,以“老實笨拙”為恥,以“精明伶俐”為榮。 為了金錢使盡計謀,為了地位耍盡手段,為了名利機關算盡,到最后,卻往往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他說,有最高的誠懇,就是最成功的人。 不玩手段,才是精明。 01
莊子曰:“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一個人,一旦產生了機巧之心,就會破壞其純白如紙的品質,不具備純潔的品質,就會心神不定,最終被道所拋棄。 這也意味著,功利,投機取巧的算計之心,終是壞事又害人的東西。 《紅樓夢》里的王熙鳳,一生精于算計,一旦遇到利益沖突的時候,她便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那“一萬個心眼子”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整個大觀園,她的心機之深,算計之精是出了名的,所以李紈說她“天下人都被你算計去了”。 可惜的是,一生都在不斷為自己打如意算盤的她,最后卻什么都沒得到,落下病根最終撒手人寰,悲慘收場。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寫給她這樣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算計之人,終是不幸之人。 這世上誰都不傻,算計別人終究會害慘了自己。 與人相處,奸詐勝不過忠厚,陰險敵不過良善。 曾國潘說:“打算精明,自謂得計,然敗祖父之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總是斤斤計較算計別人,自以為占了便宜,其實是在敗壞祖宗門風。 反倒是那些樸實厚道,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的人,更能培養子孫淳厚的品質,使家門興旺不衰。 輕財以聚人,律己以服人,量寬以得人,身先以率人。 曾國潘身上這種沒有心機的純良美德,從不算計他人的渾厚品質,傾盡真心以最高誠懇待人的大格局,正是他被那么多人所推崇的原因。 南懷瑾說:“有器度的人,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 不算計,不玩手段,是一種美好的善良,是一種大氣的格局,也是對身心最好的滋養。 做人,贏在人品,輸在算計。 02
南懷瑾曾告誡,以虛偽的手段處世,結果一定不會好,縱然好也是“幸而免”,可是“幸而免”是萬分之一的事,這種賭博性的行為,危險太大,是不劃算的。 臺灣建筑商林正家,年輕時曾因精明在業內赫赫有名,但才智與計謀都遠遠超出別人的他,在商場辛苦打拼多年,不僅事業沒有起色,還以破產告終。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有次路過一家報亭,在一張報紙上偶然看見記者對李澤楷的一段采訪: 記者問李澤楷,你父親李嘉誠教給你的賺錢秘訣是什么? 李澤楷答:父親沒有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是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記者不解,李澤楷解釋到:父親說,和別人合作,如果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只拿六分就行了。 看完這段采訪,林正家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自己以前失敗的原因,正是由于過于精明,太會算計,結果只撈到了眼前的小利益,卻輸掉了長遠的未來。 幡然醒悟的林正家,自此心中牢記李嘉誠的讓利之道,用一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再戰商場。 這一次,再跟別人合作時,他始終老老實實地堅持少拿兩分,從不玩手段去撈別人的好處。 結果找他合作的人越來越多,短短幾年,他的資產就突破了百億,由一萬元變成了一個擁有百億身家的大富翁,創造了一個商業傳奇。 《孟子與離婁》有言:真正唯一的手段只有老實,規矩,誠懇。 一個人,倘若算盤打得太響,雖然能撿到一時的小便宜,卻容易輸掉長遠的未來,實屬愚蠢。 真正聰明的人,不玩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不使那些見不得人的陰招。 正如《曾國藩家書》中所寫: “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則報復無已時耳。” 以誠樸渾厚之心對待別人的巧詐功夫,久而久之別人自然也就沒了使詐之心。 但若雙方都勾心斗角,互使手段算計對方,最后必將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03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狗和狐貍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遇到了死神,死神說:“你們兩個只能活一個,你們猜拳,輸的那個就得死。” 最后,狐貍輸了。狗抱著死去的狐貍說:“說好一起出石頭的,為什么我出了剪刀,你卻出了布。” 所謂大智若愚。真正聰明的人,其實是最老實的人。 蘇東坡有一首小詩就曾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愿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在人人都希望孩子聰明的時候,蘇東坡卻希望兒子是一個一生平安有福氣的“笨孩子”。 這其中的原因,想必可以用“天公疼憨人”幾個字來解釋了。 人們總以為,老實人吃虧,覺得老實人總受聰明人的氣,老上聰明人的當。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老子告訴我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柔弱老實,謙虛本分,才是做人的法寶。 喬布斯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聰明是真正明智的,要始終保持傻瓜的狀態。”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溫如玉。 做人,不必太過聰明,做一個本分的老實人,才是真正聰明之人。 04
有一句古話: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意思是說,如果一輩子都特別精明,那么下一輩就有可能出現傻子或敗家的子孫。 這句話是用來警醒后人,做人做事都不要太過精明。 厚道之人,才有厚福。 《列子·力命》里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家境貧寒,為了維持生計,和同鄉的鮑叔牙合伙經商做買賣。 本錢由鮑叔牙一人出,到了每次分利的時候,鮑叔牙也會以管仲家貧,并有老母需要侍奉為由,多分管仲一些。 管仲敬鮑叔牙寬厚,遂與其結為至交。 《道德經》里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 精明得意短,樸實福澤長,為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一味渾厚,絕不發露”,乃載福之道。 不玩心眼,不耍手段,不占別人的便宜,以誠懇善良,溫潤寬厚之心待人,才是人這一生,最大的精明。 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