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真的很小很小啊!3個晚上讀完,按照我的閱讀習慣已經(jīng)算快的了。對愛好讀書的人來說兩個小時就該讀完了,但我不拼這個速度,只好好的整理下這本書的精華。 這本書的作者是加拿大的學者布蘭登·羅伊爾,其中他所著的還有另外一本書叫做《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寫作書是一本很基礎的教授寫作的書,雖然以英文的詞匯與語法為著眼點,但與中文差別不大,理解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本書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列舉了20條寫作基本準則,我覺得還是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首先我把這本書的目錄做了一個思維導圖,因為每一條二級目錄就是相對應的原則,很方便,因而我沒有花什么力氣,只是照搬了下來。 一、結構我很喜歡作者在每一部分前用的名人語錄,比如結構,作者用的是懷特所言:當你說一件事情的時候,確保你說清楚了,你言說的機會才合理。以此說明文章結構的重要性。 原則1:運用“自上而下”的寫作法(先寫總結,開門見山) 這條原則主要說的是,當我們在寫說明文時,應把總結放在開頭,首先告知讀者文章大意,再提供支撐觀點的事例或細節(jié)。 說明文的寫作重點是自上而下的倒三角結構,也就是 最重要 次重要 次重要 最不重要 我們在寫作時,應該要考慮先給讀者一個目標,然后再告訴他們抵達目標的方向,否則就無法以最高效的方式傳遞信息。 原則2:分解事物(把主題分為二到四個部分,然后運用引導句) 引導句與主題句 引導句總結的是一整篇文章或報告的內(nèi)容,主題句歸納的是文章或報告中一個單獨段落的內(nèi)容。 引導句應放在文章開頭以提示接下來的內(nèi)容,突出將要討論的事項以及這些事項的討論順序。引導句中的每一事項,在文章或報告的正文中應延展為至少一個獨立自然段。 在寫作中,“三”是個神奇的數(shù)字。思考圍繞三個關鍵觀點或概念構建你的文章。
商業(yè)報告的作用有四種:1.可行性研究。2.比較研究。3.評估研究。4.成本研究。 原則3:使用轉(zhuǎn)折詞(使用轉(zhuǎn)折詞提示寫作的方向) 轉(zhuǎn)折詞被稱為語言的“交通燈”,有四大作用,對比,舉例,接續(xù)和總結。 1)對比詞(黃閃燈,準備轉(zhuǎn)彎) 示例:然而、但是、不過,反之等。 2)舉例詞(綠閃燈,準備減速)示例:首先,其次,再次;例如,比如等。 3)接續(xù)詞(綠燈,沿著相同方向繼續(xù)前進)示例:此外,而且,換句話說等。 4)總結詞(紅燈,即將到達) 最簡單的寫作方法: 1.選擇立場 2.寫下結論 3.陳述“有如下幾個原因” 4.使用轉(zhuǎn)折詞 原則4:回顧六大基本寫作結構 寫作很大程度上是排列觀點陳述的順序并對其進行強調(diào)。在順序方面,我們希望觀點能邏輯性地展開,這通常指最重要的觀點要最先被人看到。在強調(diào)方面,我們希望最重要的觀點得到最詳盡的闡述。 寫作中最常用的六種結構包括:1.范疇結構。2.評價結構。3.時間結構。4.比較結構。5.線性結構。6.因果結構 所有結構對觀點的強調(diào)或側重都很重要,某個觀點或主題你寫得越多,就會被認為越重要。 順序重要的幾種結構包括: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和因果結構。 時間結構:先討論最早發(fā)生的事件,然后按照時間推進; 比較結構:先談最重要的觀點; 線性結構:按照順序從第一項開始,以最后一項結束。 因果結構:通常先確定并討論原因,然后才是結果。 范疇結構:選擇使用范疇來建構作品,比如先說美國、然后中國,最后英國,還是先說英國,然后中國,最后美國都無關緊要。 評價結構:以評價為基礎的結構,無論是先說反面再說正面,還是先說正面再說反面并沒有多大區(qū)別。 這六種結構只涉及正文,不包括引言與結語。 你可以從動物的骨架判斷出它為何種動物。 結構預示內(nèi)容,文章的重要觀點要給予最多關注,且應最先討論。 原則5:整合相似事物(先結束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 二、風格原則6:支撐所說內(nèi)容(使用準確、具體的詞匯支撐所說內(nèi)容)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你是否使用了準確、具體的例證。 當人們讀完一篇文章后,能長時間記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細節(jié)。 充分的細節(jié)使文章更長,但這并不意味著冗長。簡潔要求句子層面詞語數(shù)量盡可能少,而充分的論證則可能需要更多句子。 模糊的語言會弱化文章主題,因為它迫使讀者猜測你要表達的含義,而無法完全專注于你的觀點。選擇準確、描述性詞匯會使文章更有力。有時,為了準確和具體,你必須使用比平常更多的詞語,這無傷大雅。砍掉多余詞語固然重要,但是充分論證所說的內(nèi)容更重要。 引用精準事例 大部分寫作中,都存在內(nèi)容過于淺薄的問題——太泛。例子例子很重要!!!能精準最好了! 原則7:讓你的例證個性化 增加個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難忘。 原則6——使用準確、具體的詞匯支撐所說內(nèi)容——可以說是所有寫作技巧中最為重要的。原則6和原則7相輔相成,都是寫作和演講中十分重要的工具。 個性化的例子通常與代詞“我”的使用緊密相連。不要害怕使用這個代詞,它會迫使作者以個性化和準確化的方式與所述話題相關聯(lián)。讀者樂意通過個人經(jīng)歷來了解某一情境如何、并與作者(或演講者)發(fā)生聯(lián)系。(學術和商業(yè)報告除外) 呈現(xiàn),而不述說。 軼事 軼事是修飾觀點的小故事。 引用 引用能夠成為十分有說服力的工具,尤其是引用偉人或名人所說的話。(不容易,需要搜索,書籍或者檔案。) 類比 類比是尋找兩種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從而幫助讀者更清楚地理解給定關系。 明喻和暗喻 明喻是比喻兩種不相似的事物,且常常用“像”、“如”等引入。 暗喻直接指示某物是另一物(而不是說某物像另一物) 明喻和暗喻是修辭性比較,不是真正的比較。 寫作應該精雕細琢,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寫作第二重要的任務。最重要的寫作原則是讓觀點得到充分的論證,細節(jié)則使文章更可信、更難忘。 原則8:保持簡潔(用簡單的詞語表達你的觀點) 作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思考,針對特定讀者什么樣的詞匯才恰當,而不是一味的使用生僻詞匯。 原則9:砍斷長句 通過拆分長句,使文章更清晰。 保持文章內(nèi)容清晰的方法之一,就是限制長句的使用,最簡單的方法是把長句拆分成兩到三個短句。 使用短句的關鍵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短,長短句相結合從而創(chuàng)造起伏變化的風格,也是寫作藝術需要發(fā)揮作用的地方。作者在寫作中必須判斷如何交叉使用長短句,同時還要判斷如何變換句型。 短句蘊藏著強大的力量,千萬別低估它的作用。好的短句(三到五個詞)能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偶爾使用短句還能給你的文章增添一份靈動, “主題句一行原則”在寫作中十分有價值。在理想情況下,主題句的長度不應超過一行,以確保讀者能迅速理解你的觀點。 原則10:刪除不必要的詞(砍掉冗余語句、過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文章有力貴在簡潔。句子不應包含不必要的詞語,段落不應包含不必要的句子,同理,一篇文章不應有不必要的段落,機器不應有不必要的零件。這不僅要求作者應保持所有句子簡短,避免細枝末節(jié),僅扼要闡明主題,更要斟酌所說的每一個詞。” 偶爾使用限定詞會使讀者覺得你理性,但過于頻繁地使用限定詞會弱化文章含義,顯得你在寫作時很猶豫,徒增加文章篇幅卻沒有增加內(nèi)容。 不必要的自指 避免這些不必要的短語,如“我相信”“我感覺”和“在我看來”。說明文寫作通常沒有必要提醒讀者你所寫的內(nèi)容是你的觀點。 原則11:使用主動語態(tài) ,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 在一般情況下,寫作應該多用主動語態(tài),少用被動語態(tài),因為主動語態(tài)更以行為為導向,更直接、簡練,減少了必需詞匯量。 可以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場景: 1.在作者必須決定暴露或隱藏施動者身份的情況下。 2.當行為人不明或不重要時 3.受動者比施動者重要時 4.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 原則12:多用動詞,少用名詞(不要把動詞和形容詞名詞化。) 原則13:使用平行句式 ,用一致、平行的形式表達連串事物。 寫作中的平行,是指一句話中相似的部分應當使用相同的方式表達,從而使句子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在羅列一連串事物時,使用平行結構要嚴格遵照原則,即要么每項前面的詞都重復,要么只重復第一項前面的詞。因此,對第二項串聯(lián)事物的處理,決定了其后所有串聯(lián)項的形式。 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guī)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jù)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 原則14:利用句式變化 變換句子長度和開頭。 原則15:選擇恰當?shù)恼Z氣 用積極、個人化的語氣寫作。 語氣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積極的或消極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在大多數(shù)寫作中運用積極和個人化的語氣比較適合。控制寫作語氣的一個方法是選擇積極詞語,避開消極詞語。盡可能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積極詞語,因為讀者本能性地更愿意接受,而且消極形式也能轉(zhuǎn)化為積極表達。 積極語氣:商店一直到晚上7點都開著。 消極語氣:商店晚上7點關門。 影響文章正式性的兩個方面是縮略形式和人稱代詞的使用。 正式語氣:任何后續(xù)問題請發(fā)送到客戶服務部。 非正式語氣: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客戶服務部。 語氣是態(tài)度。正式語氣就像正裝,使作者和讀者保持距離。大多數(shù)寫作更傾向非正式語氣。 原則16 :保持文章性別中立 避免使用陽性泛指指示兩種性別。 三、可讀性第一稿的愉悅源于欺騙自己它離真正的作品已經(jīng)相當接近了;其后稿的愉悅部分源于意識到自己沒有被第一稿蒙騙。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原則17:利用排版和設計(增加文檔的頁面空白) 原則18:運用可讀性工具(突出關鍵詞和短語) 破折號可以用于改變句子節(jié)奏,以更靈動的方式對詞語和短語進行強調(diào)。 原則19:使用標題或提要(用標題或提要拆分或歸納文章) 原則20:回顧和修改文章(直到你的文章改到無可修改,否則不能說已經(jīng)完成了) 說到寫作,“完成”這個詞真的應該加引號,因為這個過程永遠不會真正完成。完成日常寫作只是工作本身,但對于像小說之類更長久的寫作作品而言,寫作過程可能會無限期延續(xù),因為它可以不斷完善。即使已出版的書也可以修訂和再編。一本書出版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以后,作者也一定會思考修改之事。 寫作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人滿意的,就是把“垃圾”變成某種有價值的東西。當你強迫自己拼湊出一篇長文,如個人論文或商務報告,你會自然而然地先寫擅長的部分,隨后再寫你不擅長的部分,而這些部分必須修改。 其實讓人想喝酒的不是寫作本身,而是改寫和完善的過程,因為你在動筆之前就知道,不論你寫得多好,你的文章都需要修改。 技巧、運氣、膽量和天賦都是寫作過程的關鍵要素。 說話周到比雄辯好,措詞適當比恭維好。——弗蘭西斯.培根 |
|
來自: 雪域冰凌clhg3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