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問題,而你必須在具體情境中,練習識別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話不多說,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個案例是一個超市通過免費模式賺錢的案例。通過這個案 例,我們就可以知道,任何行業其實都可以做得很好,不管你生意是大還是小,不管你是做什 么生意,生意不好并不全是大環境所導致的,雖然說這個環境確實做生意很難,但是也并不是 說不能成功,如果你一直抱怨環境,那么你只是在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自己不努力,覺得 自己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做生意還是沒有成功,我只能告訴你,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你如果不 能不斷的學習,那么你就是在退步,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就一定要不斷的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 才能夠不斷的進步,希望我今天寫的這個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案例 的分析。 [1]案例背景 今天分析的這個案例的老板姓楊,楊老板在當地有三個超市,這個超市生意他已經做了 10多年了,超市的生意都還挺不錯的,其中一塊業務就是給一些飯店提供蔬菜和糧油食品,在 當地有一定的人脈,也有一些各行業的老板朋友,當他接觸了免費模式后,就在當地建立了 一套老板系統,下面這個活動就是建立在這套系統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這套系統,活動也不 會這么容易成功。 他做了一個活動直接鎖定了50家餐飲企業,送出50臺價值10萬的汽車,餐飲企業高興, 對于楊老板來說也在持續盈利,送價值10萬的汽車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汽車可是硬通貨,這個成本要從哪里出呢? [2]方案:買3萬元的蔬菜,就送價值10萬元的汽車 汽車是屬于一種硬通貨,每個人都可以明白他的價值,而且都是有用的,所以對客戶來說 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么這個方案出來的,楊老板是怎么實施的呢?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楊老板做了哪些準備和最后怎么實現盈利的。 [3]分析客戶群體,精準把握 首先任何行業想要客戶,那么就一定要先分析客戶群體,獲得精準客戶,楊老板發現在其它超市里面所有的這些客戶中,飯店需要的蔬菜量是最大的,雖然楊老板當時只是為幾個小型 的餐館在供貨,但是稍微差一點的餐館,一個月也得進兩三萬塊錢的蔬菜,稍微好一點的能夠 進五六萬的菜。 所以楊老板經過分析,他所面對的客戶群體,并不是普通的家庭用戶,因為一個家庭一年 吃不了多少菜,因為這些餐館需要的量是非常大的,他一次能夠掙到的錢可以很多,所以楊老 板的客戶群體精準到這些大型的食堂、飯店、餐館、大酒店等餐飲企業。 [4]分析客戶的痛點,精準解決 現在所有的餐飲行業基本上都是采用后結賬的方式,他們總是延遲2~3個月時間還會把款結清,所以所有的菜商對這些餐飲企業都不是特別友好,所以菜的質量也就不能保證了。楊老 板想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延后付款的方式?,F在其實所有的餐飲行業生意都不太好做,對他們 來說,除了需要大量的客戶之外,還需要節流。節流的意思就是要節約成本,因為節約出來的 成本都是商家的純利潤,像很多的餐飲店里面都有專門管理這一塊的管理者。 [5]解決客戶矛盾 通過上面這些,對客戶群體的痛點以及這個行業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餐飲行業和 菜商之間,是有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他們之間又是一種必須合作的關系,那么這個矛盾 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 其實任何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只是你沒有找對方法。解決的矛盾越大,那么這個企業就 會越值錢。所以楊總也致力于解決這個餐飲行業和菜商之間的矛盾,那么他是怎樣解決的呢? (1) 因為原來為餐廳供貨的基本上都是經過你的轉手,最后才到餐廳的,所以其實這些菜的利 潤空間還是非常大,所以楊總就找到這些菜商說我手里面有50個餐飲企業,所以價格可以談到 很低,那么楊總在跟他們談蔬菜的價格之外,還順便談了各種肉的優惠價格,因為餐飲行業不 僅僅是蔬菜的用量很大,肉的用量也是很大的,當這些蔬菜和肉的價格降下來之后,這其中的 利潤是非??捎^的。 (2) 在和這些菜商談好菜和肉類的進貨價格之后,接下來楊老板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交易的方 式,原來菜商和餐飲的交易方式是一個月之后結清,有的甚至是三個月結清,那么現在楊老板 要做的就是將這樣的結賬方式改成現結的方式,想要改變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難的,但這也不 是沒有辦法。楊老板都已經了解到這些客戶的痛點在什么地方,前面我們也已經說過餐飲行業 他們需要的是節約成本,節約成本是他們的剛性需求,楊老板在你這些一級批發商,談好價格 之后,就做了一個計算,最后算出來的結果是,如果我批發這些菜賣給餐飲行業,能夠為這些 所有的餐飲行業節約15%左右的成本,并且自己還有10%左右的利潤可以賺,15%的利潤對于 餐飲行業來說,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這15%的成本節約,已經足夠改 變這種交易的方式,但是楊老板為了更加保險,所以楊老板就再把這15%的優惠,改變了一種 方式給到這些餐飲企業。 是什么樣的方式能讓這些餐飲企業更加愿意接受呢? 當然就是前面所說到的,買3萬塊錢的菜送10萬塊錢的汽車。因為這個汽車的用量也是比 較大的,給楊老板找到汽車的生產廠家,談汽車的價格,最后將價值10萬塊錢的汽車談到了 60000塊錢,這里也并不是說楊老板要付全款,而是說這些車只需要付一成的首付,也就是說 一輛車子需要付6000塊錢。這樣一來,這些餐飲企業就沒有辦法拒絕老板的條件,畢竟對于這 些餐飲企業來說,他們只需要改變一下結賬的方式而已,沒有對他們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損失, 這個方案就是買3萬元的菜送10萬元的汽車,那么楊老板是怎樣賺錢的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6]盈利點 車的首付幫客戶付了,然后還要分3年幫客戶還清余款,按照車的價格6萬來計算,每個月 就要幫客戶還1500多。 那么,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這個客戶每個月在這個超市消費,產生不了 1500多利潤的話,這樣老板才是就賠了。 所以,在操作這個方案之前,首先要先考慮,誰有這個能力,每個月能給超市產生1500 以上的利潤,并且未來還能持續在這里消費的客戶。 這3萬塊錢的菜也并不是說直接全部送到餐館,3萬塊錢的菜按照10個月,每個月送3000 塊錢的菜進行分期送達,這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想要拿走這10萬塊錢的汽車,就是要滿足 每個月的進貨量達到2萬塊錢以上,只有滿足這個條件,這些餐館才可以拿走這個車,這才 能保證楊老板能夠持續盈利,那么對于這些餐飲館來說,每個月的進貨量2萬元是一定可以 達到的,因為他們原來的進貨量都在4萬左右。 那么這些車是送出去了,那么這些車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廣告呢?當然是可以的,因為 這個車是我們送的,我們做一些廣告也是理所當然的,為了這些餐廳老板更愿意接受,我們可 以返一些給這些餐廳的老板,那么車是不是都需要買保險? 那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要求他們在我這里買保險,因為保險是國家要求買的是吧,這 里楊老板和保險公司談好之后,因為量比較大,一下就可以購買50份汽車保險,所以價格可以 優惠的,楊老板在這里也是可以得到一些收益的。楊老板的這個方案,最終鎖定了50家餐廳, 送出50臺汽車,而且這些餐飲行業,每個月的進貨量不會低于2萬元,平均每個月下來這些餐 廳在楊老板這里進貨的量都在3萬元左右,也鎖定這些餐廳至少三年的時間,我們就按10% 的利潤來算的話,最終也能夠盈利500多萬元,其實遠遠不止賺這些。 不知道你在這個案例中學到了多少? 思想要活,生意才能活。今天的案例分享就到這里,之后我會繼續給大家介紹一些非常 有啟發的商業案例,商業路上充滿智慧,還有許多等待著我們去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