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以弱敵強的襲擊戰,是一次用最原始的武器戰勝武裝到牙齒的敵人的模范戰例。 戰斗背景:1941年開始,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連續進行了四次“強化治安運動”,地處大清河畔的文安縣不斷被敵蠶食,我敵后游擊武裝受到嚴重打擊,地方政權大部轉入地下,敵偽據點林立,群眾生活水深火熱。 戰斗意義:姜莊子在文安縣城東南,是當年的水陸交通要道:往北,是經文安洼通向大清河及葦塘的水上要道;往南,是文安縣基礎鞏固的游擊根據地中心。敵占姜莊子,不僅割斷了我水陸交通,還直接威脅到附近幾十個工作基礎較好的村莊,甚至影響到全縣的開辟與恢復工作能否繼續下去。同時,敵人對附近村民的屠殺、奸淫、擄掠,無日不有,給群眾造成極大危害。把姜莊子的敵人消滅或趕走就成為必須。 敵兵實力:姜莊子村東駐鬼子一個加強分隊。至于人數,各回憶所說不太一致,有說24人的,有說25人的。根據這次戰斗的指揮員儲國恩最早的回憶,我認為接近二十人比較合理。有歪把子輕機槍兩挺,擲彈筒一具。所有回憶都說有炮一門,或真的有九二步兵炮一門,或只是對擲彈筒的誤識,待考。村西駐偽軍一個中隊,但該中隊經我工作,腳踩兩只船,在鬼子受襲時不會給予認真支援。 戰前偵察:為消滅該敵,縣大隊通過派員偵察和從每天前往據點做苦役的群眾口中,獲取了相關情報。后又借敵人要村里派兩名“小仆役”的機會,由二區區委從抗屬中選派兩名機智的兒童團員前往。該兩名兒童團員靳崇德、黃憲洲按我指示假裝殷勤,端茶遞水掃地抹桌,每天鬼子起床前到據點,待鬼子全部睡下后才離開。一段時間后,敵人的作息規律和裝備狀況被我完全掌握。 經偵察得知,鬼子據點是在一四合院的基礎上改造而成。院四角修有四個炮樓,但因敵“強化治安”后我受損嚴重,敵猖狂大意,白天每個炮樓各有一兵,夜間只有一個崗哨在房頂四周游動,每天天亮全部鬼子起床后,房頂哨兵下房換崗。 北房五間,居中一間是外屋,不住人。東屋西屋,都是一明一暗,分別住鬼子七~九個。鬼子睡覺都是頭朝外,脫光了鉆進睡袋睡在靠南側的炕上,三八槍掛在靠北側的墻上。東廂房和南倒座不住人,用于存放裝備與雜物。西廂房住鬼子頭目與一名隨從。 四合院只有一個南門,夜晚上鎖。院外南側有幾間小平房是鬼子的廚房。每天清晨,敵伙夫開門去做飯,從此大門便不再上鎖,甚至不再關閉。伙夫開始做飯后半小時,所有敵兵開始統一起床。 戰法選擇:縣委、縣大隊領導綜合各種情報,擬定了利用敵伙夫起床開門而其他鬼子尚未起床的這半小時的時間檔發動襲擊。 兵力編組與任務區分:在縣大隊、區小隊中挑選20名勇敢機智的戰士組成突擊隊,由縣大隊長儲國恩帶領,發動襲擊。 突擊隊分三個小組,一小組七人,姜寶忠、賈俊廷分任正副組長,負責解決東屋的鬼子;二小組七人,張廣壽、呂海松分任正副組長,負責解決西屋的鬼子;三小組七人,儲國恩兼任組長,其中儲國恩和通信員宋志明、戰士王洪祥負責解決西廂房的鬼子頭目及其隨從,其他四名戰士專門負責收繳敵機槍、步槍。敵伙夫因為已經出四合院去伙房做飯,交由院外部隊解決。房頂敵崗哨,由劉金池、李宗周、許延池、賈瑞亭四名神槍手埋伏在院外負責監視,一旦我突擊隊被敵哨發現,要保證先敵開火將其擊斃。院外村南一百米處唐王墳交通壕內,埋伏一個班,做預備隊。縣大隊主力,由副大隊長劉仲三率領,隱蔽在距姜莊子約900米的一個村莊天德店負責接應和打援。考慮到敵人可能的報復,縣大隊一個分隊,由政委郭云昆率領,保護縣委機關向我基礎較好的三區轉移。(關于突擊隊人數,有15人、17人、18人、21人幾種說法,此處采儲國恩回憶) 對于住村西的偽軍,派少數敵工人員在攻擊發起時對其喊話,并派區小隊等佯裝大部隊實施包圍監視。 因為突擊隊進入攻擊出發位置是在夜間,勢必引起犬吠從而造成敵人警覺,對此,由區委和村秘密支部分頭到養狗的村民家中,動員其事先將狗灌醉關入菜窖。 兵器選配:考慮作戰環境的限制,用長槍不便隱蔽,只能用短槍,盒子炮最好,但當時縣大隊裝備陳舊窳劣,沒有那么多短槍,縣委動員全縣武裝和領導干部,也才湊了五支手槍,分別由儲國恩和一、二小組的組長、副組長攜帶。 長槍不便,短槍不夠,如何殺敵成了問題。縣委和縣大隊經過研究,考慮是利用敵人熟睡時進屋內偷襲,故決定用斧頭。一來斧頭容易置備,二來斧頭對于熟睡躺臥之敵殺傷力大。同時也有壞的打算,即因為此時敵人正在征集村民給據點做木工,萬一出現意外攻擊不成,斧頭也可以當做給敵出工的借口。 行動計劃:要求先完成各自任務,再視情支援別的組作戰。負責攻擊北屋住敵的一組、二組,每個隊員均編了號,組長為一號,副組長為七號,相應的對炕上的敵兵也編了號。要求該兩小組攻擊隊形魚貫而入,組長進屋后直奔套間最里面睡著的敵兵,其他隊員各自對號后用斧頭實施砍殺。 計劃制定后,突擊隊選取相似的房屋院落組織了反復的演練。 戰斗經過:1942年3月2日夜晚,突擊隊連夜行軍抵達作戰地姜莊子,在距敵據點一百余米的一戶村民家中隱蔽起來。同時狙擊手、預備隊、接應隊亦全部到位。 天微微亮時,敵伙夫果然照例先起床,開了大門去廚房做飯。就在其剛出大門正在向廚房走去時,突擊隊迅猛出擊,借著伙夫打開的大門,沖入四合院。敵伙夫沒帶武器,見勢不妙撒丫子就跑,后被我群眾用磚頭砸死。 突擊隊進入大院后,靜悄悄無聲地按照事先的布置分別奔向各自戰斗位置,發起攻擊。 在這一過程中,未見房頂上有敵哨兵。 一小組攻擊十分順利,住東屋的鬼子全部在幾分鐘內被剁死在被窩里。 三小組抱槍的隊員抱走了放在北屋中間的兩挺歪把子機槍和東屋的三八式步槍,儲國恩等三人打死了住西廂房的兩名鬼子,進展也十分順利。 不順利的是二小組。該小組在組長張廣壽帶領下闖入西屋時,意外地發現一名鬼子全副武裝懷抱三八槍靠坐在門口炕沿上,這是預案中沒有演練過的情況。原來,是房頂上的哨兵耐不住嚴寒,且天將亮,時間差不多了,便私自提前下崗到屋內取暖,正巧遇到突擊隊襲擊。 因為出現意外情況,小組長張廣壽有些慌亂,遂用手槍對敵兵射擊,可偏偏遇到了臭子,槍卡了殼。按說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近在咫尺的遭遇,敵兵的三八槍既不便發揚火力也不便發揮刺刀的威力,如果兩三名隊員撲上去用斧頭砍殺,應該不難勝敵,但小組長卻選擇退出屋外排除啞彈。因他的阻擋,后面的隊員亦不能進入。敵兵當然不可能老老實實等著你排除啞彈再進去殺他,就在張將手槍啞彈排除重新上膛再次沖入時,還沒跨進屋門,便被敵兵一槍擊中而犧牲。西屋內原本還在熟睡的鬼子此時也已全部驚醒,紛紛取槍開始反擊,第二小組火力弱,被壓制在門外不能進入。 好在東屋的三八槍和堂屋的歪把子已經到手,儲國恩組織火力與敵對射,又打死了幾個鬼子,但有四名鬼子跳后窗逃跑了。 這四名鬼子不傻,他們估計八路的外圍肯定還有埋伏,再加上那天還沒出正月,天寒地凍,幾人都沒穿衣服,因而沒敢跑遠,而是就近藏身在村民的柴堆里躲過了搜剿。 參戰部隊不敢久留,緊急搜索后便帶領民兵滿載戰利品撤離遠遁。四個鬼子確認八路已撤完,才從柴堆里爬出來光著屁股跑到村西的偽軍駐地。 鬼子也有傻的時候,按說你平時欺負警備隊也就算了,到了這個地步,好漢不吃眼前虧,就該低調一點才是,可這幾個鬼子不懂這些,仍然一如既往地對著偽軍中隊長大罵,指責其不予支援不算,還揚言要到太君那里告他。這話讓偽軍中隊長陳啟榮(乳名陳大毛)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心想反正那么多鬼子都讓八路宰了,倒不如把這幾個鬼子也殺了滅口,到時就說是八路干的,鬼子也不會生疑。于是他假意安排護送他們去別的鬼子據點,暗中交待幾個偽兵在路上下手干掉他們。 幾個負責“護送”的偽兵按隊長的吩咐,果然在離開駐地不遠的地方就下了手,但活干得不干凈,四個鬼子殺死了三個,還有一個給跑掉了。 這個九死一生僥幸逃脫的鬼子,一路狂奔幾十里跑到桃子據點,又凍又嚇又累,進據點后只說了一句話,便口吐鮮血死了。 就因為這一句話,出賣了偽軍中隊。后來漢奸頭子柴恩波為討好主子,用繩子勒死了中隊長陳大毛,又將與其一同當兵的兩個弟弟陳二毛、陳三毛裝入麻袋投進河里淹死,算是給太君出了一口氣。 姜莊子據點的鬼子,就這樣以我犧牲一人的代價被全殲。 此戰曾被《冀中導報》《解放日報》頭條報道。據說還曾受到朱總司令嘉獎,但我迄今未找到嘉獎原文,還望知清者補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