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龍建剛 來源:中國社會學 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中國很多父母都是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 這是中國父母的偉大,也是他們的悲哀,因為他們的犧牲和成全,往往換來的不是感恩和回報,而是嫌棄和不滿。 01 我們這代人正在經受獨生子時代帶來的傷害。 10月4日晚九點,國慶長假第四天。 廣州一所著名大學任教的老友在電話中泣不成聲,斷斷續續講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我今天從太原趕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來的老同學見面,盡地主之宜。 沒想到情況也幾乎一樣:他們女兒今年九月剛剛考到廣州一所大學就讀,國慶專程來廣州陪她。可女兒并不領情,只顧玩手機,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進去。 問其為何如此冷漠,女兒說一是有代溝,二是爸爸總是批評她。 見話不投機,老友裝作想回去,沒想到女兒卻變得興奮,馬上進攜程網幫他訂了回家的火車票…… 老友說: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這代人不同了,當年我們讀書,有家人來探望是多么的高興啊。 他流淚,我也流淚…… 02 幾年前我去哈佛大學做學術交流,發現費正清研究中心有學者在研究一個課題:如何與未來中國打交道? 我問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美國學者回答說:30年后,人類歷史將迎來一個由獨生子女組成的國家。 這個國家不是小國而是大國,他們將如何與世界相處?這是福音還是災難?美國學者必須為世界研究預案。 我現在明白了美國人的遠見……獨生子女是特殊的一代人。 一句話,對于如今的中年人來講,真實得有點殘忍: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 03 一位佛山母親從美國發來的短信特別讓我動容,她這樣寫到:
讀完這位母親的信,我更加堅信一點: “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子女,他們愛我們嗎?” 這不僅僅一位母親的追問,而是一代中國人的糾結。 而這樣追問和糾結,都需要兩代中國人來回答。 龍應臺曾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或許父母與子女的緣分,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子女都應該做到最基本的孝順、尊重父母。 別再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 在他們一心付出時,子女們別忘了給父母一個擁抱和更多關于愛的實際行動,讓他們心生溫暖,雖苦猶甜。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