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強市]山東榮成挺進中韓自貿“深水區”5月31日,榮成好運角旅游度假區好運漁鄉國際商業中心,一批重達2噸的活章魚完成裝車并經石島港發往韓國,榮成口岸對韓出口鮮活水產品第一單正式啟程。 “以前榮成沒有鮮活水產品出口資質,我們一度要把貨物用集裝箱轉運至大連再發至韓國。現在在當地可直接辦理通關等手續,節省了大量時間與成本。”做對韓活章魚出口業務已17年的連承廣說。 連承廣口中的“出口資質”,指的是好運漁鄉國際商貿中心提供的“出口中轉場”服務資質。為進一步拓展韓國水產品市場,山東海之都商貿有限公司投資4.5億元打造好運漁鄉項目,物流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水生生物成活率提高20%以上,較好地降低了物流風險。目前該項目已與8家企業達成入駐協議,預計年內完成鮮活水產品交易額3000萬美元以上。 恭喜,獲得抽紅包機會! 廣告 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以來,榮成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榮成迅速出臺《加快對接中韓自貿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從文化旅游、制造業、商貿物流等方面列出25項具體措施,持續加大對韓招商力度,加快建設對韓貿易載體,全面推進對韓文旅產業合作。 中韓自貿,產業先行先試。如果說過去榮成的發展得益于海洋,那么隨著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榮成傳統產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而韓國在海洋功能性保健品、生物制品等方面具有技術優勢,中韓自貿區的加快建設,有利于榮成促進海洋產業向多元化和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升級。 “摸清產業轉型薄弱環節,找準雙方利益契合點,以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強與韓國的深度合作,有的放矢開展定向攻關,積極先行先試,爭取發展優勢。”榮成市委書記江山說。立足自身產業優勢和特點,榮成加快對韓招商步伐,政企紛紛赴韓尋求合作機遇,積極對接韓國思潮集團、斗山集團、日東制藥等企業和旅游美容醫療行業協會,洽談合作項目,對韓招商如火如荼。今年以來,全市實際利用韓資達2230萬美元,占全部到賬外資的近四成。 不光千方百計把韓資“引進來”,榮成還暢通貿易渠道,加快推進越來越多像好運漁鄉商貿中心這樣專業化強、功能齊全的對韓貿易載體項目加緊建設和投入使用:中韓邊貿城入駐商家300多戶,經營韓國商品店鋪近40家,平均日成交額50余萬元;中韓盛泉銀發商貿中心規劃商用面積近6000平米,已與50多家韓國客商簽訂場地租賃協議;韓國商品城2棟主體已完工,招商工作有序開展…… 與此同時,榮成充分發揮港口通關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積極構建“互聯網+”新型貿易業態,成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聯盟”,逐步完善跨境達等電商平臺,助推跨境電商成為榮成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 “通過我們的平臺統一認證、集中采購、統一檢測、統一監管、統一分銷、統一推廣、統一售后,最終達到‘同線同標,優質優價’的目標。”泰祥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搭建皇朝馬漢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作為供日韓食品“同線同標同質”信息服務平臺和線下體驗中心項目的實施主體,計劃發展1000多家日韓標準企業入駐。 生態是榮成最大的城市特色和競爭力,塑造了“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城市形象。著眼于此,榮成不斷挖掘新的文化內涵,增強中韓文化對接,大力培植中韓文化旅游產業,抓住中韓互辦旅游年契機,在首爾、仁川等地進行推介宣傳,促進榮成旅游企業與韓國近百家旅行社洽談對接,推出“魯韓連線、起點在赤山”等多項特色旅游產品,著力打造韓國游客進入中國“第一站”和國內游客赴韓旅游“中轉站”。以好運角旅游度假區列入省藍區規劃為契機,榮成將其作為對韓文化旅游“主戰場”,依托西霞口景區、金石灣、天鵝湖等優質旅游資源,不斷強化對韓文化旅游項目引進和產業轉型培植力度,著力推進園區內中韓文化商品展示、影視創作制作、藝術原創與衍生品交易、西霞口旅游文化等八大板塊建設,努力打造環海文化旅游產業鏈。榮成還探索與韓國在影視產業方面的合作,繼去年成功舉辦中韓影視(榮成)峰會后,規劃了中韓影視文化創意園總部基地和創作基地,聘請專業設計和建設團隊進行高標準規劃和建設,引進中韓影視服務機構進駐,加強中韓影視文化交流。 搶抓中韓自貿機遇,在全省進出口總值下滑情況下,今年1至5月,榮成實現對韓貿易額30.4億元,同比增長15%,成為外貿進出口一大亮點。(記者 連濤 通訊員 張起帥 高玉龍 叢志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