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3月2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企業已經簽訂的合同價格又該如何變呢? 商務行為以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為準,當國家對增值稅稅率做出修改,首先應該從合同條款角度去查看。甲乙雙方約定的條款不同,后果將不同。 ![]() 情況1:條款“當國家法定增值稅稅率發生變更,甲乙雙方約定以不含稅(含稅)價格不變作為基準,調整增值稅稅額。” 如果有類似的條款說明,增值稅稅率發生變化后,如何處理變得非常簡單。 情況2:條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為價稅合計,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如果有類似條款說明,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含稅價不變為基準。 情況3:條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均為不含稅價格,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國家法規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應的增值稅稅額由甲方承擔”。 如果有類似條款說明,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 情況4:條款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物品的價格總計如下,甲方向乙方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如果有類似詳細的描述,如增值稅稅率發生變化,按照表格上的公式重新計算,應當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 情況5:條款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服務)價格為116萬元,作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項金額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如果有類似條款的描述,稅率發生變化,應當以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 情況6: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價格為116萬元(含16%增值稅),作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項金額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如果有類似條款的描述,稅率發生變化后,大家的爭議比較多,有觀點認為稅率變化后應以含稅價不變為基準,有觀點認為應該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為基準。 從合同法的理解來看:合同條件發生了變化,最初雙方的邀約條件發生了變化,雙方應當坐下來重新洽談合同,簽訂補充協議。 從稅法的角度來看:增值稅的定義——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價外稅,由消費者承擔,因此增值稅率發生變化后,應該以不含稅價格不變。 結合合同法和稅法的觀點,針對情況6雙方應以不含稅價格不變的原則簽訂補充協議。 有人會疑問 1.為什么國稅總局不嘗試出一個政策,在增值稅稅率發生變更后,正在執行的合同,要求應該以含稅價不變,或者不含稅價格不變,以方便企業操作。 答復觀點:稅務局屬于行政機關,只能對相關稅率變化做出要求。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屬于合同法范疇,只要雙方你情我愿,在合法前提下,具體如何執行,稅務局無權干涉。 2.在實際的業務過程中,為什么聽說有的企業雙方以含稅價不變原則執行付款,有的企業雙方以不含稅價格不變原則執行付款? 分析1:根據雙方簽訂合同條款的描述不同,根據以上分析,結果不同。 分析2:甲乙雙方比較強勢的一方,借增值稅稅率發生調整的契機,找一個理由,其實質屬于價格調整。 3.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價怎么看? 中石化中石油的調價主要受原油波動,影響較大,增值稅稅率的變化,價格不明顯。但上一輪2017年增值稅稅率從17%調整為16%時,受增值稅稅率的影響,在非調價窗口期,油價確實降低了幾分錢,以不含稅價格不變原則做了降價。 4.李總理說降低企業稅負,增值稅稅率降低,怎么好處都讓甲方占去了? 簡單舉例僅僅考慮增值稅情況下,我們看看增值稅變化的影響: 某貿易公司2019年1月購入某產品成本為116萬元含16%增值稅,并支付了款項給供應商。在2019年4月售賣給某客戶145萬元含16%增值稅。4月國家將增值稅稅率從16%將為13%,客戶要求以不含稅價格不變原則調整合同,貿易公司是否還能享受到政策優惠? 如果2019年4月增值稅稅率沒有發生變化: 購入產品成本116萬元含16%增值稅,其中16萬元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支付金額為100萬元。售賣價格為145萬元含稅16%,稅額145/1.16*0.16=20萬元。貿易公司的利潤為145-100-20=25萬元。 如果2019年4月增值稅稅率從16%降為13%: 貿易公司和客戶以不含稅價不變的原則,將145萬元含16%增值稅,調整為145/1.16*1.13=141.25萬元 含13% 增值稅。由于1月份購入產品時,貨款已經支付,故購入價格依然為116萬元含16% 增值稅,其中16萬元可以抵扣,實際支付金額為100萬元。 售賣價格141.25萬元 含13%增值稅,稅額141.25/1.13*0.13=16.25萬元。貿易公司的利潤為141.25-16.25-100=25萬元。 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增值稅的變化對與企業的利潤沒有任何影響! 我們進一步剖析: (1)從增值稅的原理出發,增值稅屬于流轉稅,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故在整個供應鏈流通加工的過程中,增值稅稅率的降低,全行業按照不含稅價格不變的原則調整價格,整個行業的企業直接利潤沒有增加或減少,最終消費者得實惠!作為個人我們購買貨品的增值稅無法抵扣,直接承擔。 (2)那增值稅稅率的降低,企業究竟會得到哪些實惠呢? A 企業除了交增值稅外,還需要繳納增值稅附加,增值稅附加按照增值稅附加的比例計算。增值稅稅率的降低會直接降低增值稅附加的繳納。如果按照增值稅附加為增值稅12%的比例計算,稅率從16%降低13%后,企業的利潤粗略估計會提高0.12*(0.16-0.13)/0.16=2.25%。 以一個營業收入5千萬,利潤5百萬的企業計算,綜會提高11.25萬元的利潤。 B 增值稅稅率降低,企業“買發票”的成本降低了,占用資金降低。以一個營業收入約5千萬的企業舉例,如果該企業只做貨物產品出售。增值稅稅額從5000/1.16*0.16=690萬元降低至5000/1.16*0.13=560萬元,差價130萬元。按照綜合年利率10%,貨款90天計算,節省資金成本130*0.1*0.25=3.25萬元。 綜合A和B,以一個營業收入5千萬,利潤5百萬,只做貨物產品出售的公司,增值稅稅率變化的因素該企業只比以前多賺了14.5萬,綜合利潤同比增加2.9%。(沒有去除企業所得稅等其他稅費情況)。 當然請大家仔細查看《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這次不僅調整了稅率,李總理還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優惠。 摘選自公眾號:供應鏈 我和你,作者:Kev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