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佩戴玉石的你,有沒有想過其實簡簡單單收藏和田玉也是和祖國千年文明站在一起? 翻開《今本竹書紀年》、《列子·周穆王》及《史記·趙世家》,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周穆王十七年癸亥,前往西王母國,呆了一個月,甲子吉日,天子執白圭玄璧賓于西王母。 專程跨越萬水千山,來到西域旅游這么久,最終還以白玉結緣,雖然這些傳說非正史的內容不算可靠,但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根據后來穆王西征故事推斷:中國與西方早有通商之路,有玉石自西方而來,便是一個例證。 目前新疆山料的最主要產區且末,歷史也十分的悠久,五六千年前且末的先民就已經開采玉石并且向東運抵中原,向西甚至遠達巴比倫帝國以輸送玉石,《漢書·西域傳》中記載該國位于鄙善以西720里,精絕以東的區域。在距今6000多年的關中地區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新疆產的和田玉。可見比中國正史記錄的歷史還悠久的遠古時期,和田玉就已運輸到了陜西、甘肅等地。 著名的玉石專家楊伯達先生在大量研究后指出:“商、西周時期,我國的玉器由原始社會的石器時代進入了以和田玉為主體的時期。”比如安陽的殷墟婦好墓出土了755件玉器,要知道婦好可是中國的第一位女軍事家,多次出征西域,這樣的陪葬品足見和田玉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自西周起,和田玉就已經作為中國的通商鑒證之一,為一國的對外貿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以至于漢武帝在修筑長城的時期,專門修筑了一座“海關”,為了紀念這難得的貿易關口,特意以西域輸入玉石取道而命名為“玉門關”,雖然幾經易址,這名字倒是沒有改過,后來的中國最出名外交官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及東漢的班超出使,都是從這里出入的。 可惜玉石貿易千年,也許是運費太貴的緣故,一直都屬于皇家獨享的珍藏,民間難以流通,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才真正算是“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就必須要感謝北京奧運會的大力推廣。 奧運會第一次在咱們家門口舉辦,對外展示的最好禮物莫過于運動員的獎牌了,北京奧運會獎牌的主設計師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肖勇,當年在設計定稿的時候,他認為中國的文化中只有和田玉在傳統文化中同時擁有禮贊和榮耀的意義,不但是東方文明的符號,同時也可以把奧林匹克精神(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現出來,設計一出爐就被奧林匹克官網評價為:“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你看,這就是和田玉的魅力。 北京奧運會的獎牌用玉,是青海省政府捐贈的,可以說為和田玉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不過和玉大叔認為,縱覽幾千年的昂貴玉石之路,恰恰展現了和田玉對中國商業從萌芽到發展的重要性,玉不僅僅是一種名貴的商品,也代表了東方大國的形象,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中國文化也一定會成為世界主流的引領者,到了那個時候,和田玉文化也一定會更加燦爛,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