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sslyn Shields
現代色彩理論中使用的12色輪法與1666年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首次創造的色輪基本相同。 當你第一次上化學課的時候,老師第一步要教給你的東西就是化學周期表。同樣的,如果不清楚音階的概念,你的鋼琴水準不會很高。以此類推,學習藝術和設計類的課程,色輪的概念必不可少。 色輪是色彩理論中的概念,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各種不同顏色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使用不同的顏色。 “有時當你走進一間房間,會莫名討厭這個房間”,在普拉特研究院和帕森斯設計學校研究色彩理論的庫普曼(Marcie Cooperman)說,“這可能是房間的顏色的原因?!?/p> 當你知道不同顏色之間的關聯之后,你就可以據此設計你的商店商標、客廳墻壁、毛衣編織等等使之看起來非常好看,反之,這些可能會成為比較糟糕的“藝術品”。 艾薩克·牛頓,對,就是你知道的那個牛頓 大家基本都見過色輪:它看起來像是一個人拿著彩虹并將紅色末端連接上紫色末端的圓圈,這是艾薩克·牛頓在1666年創造第一個色輪時做的事情。 牛頓想要找出顏色是從哪里來的——他知道用白光照射到棱鏡上會產生彩虹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藍、紫色,(簡稱:ROYGBIV)。但他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在一個黑色的房間中,牛頓讓透過窗簾的縫隙的一束光通過棱鏡衍射,同時將不同的顏色再次通過不同的棱鏡,從而得出結論:白光不是白光,而是其他顏色的組合。他還注意到紅色和紫色的類似性(都包含紅色),所以他將顏色扭曲為一個圈的形狀,這一做法使顏色之間的數學關系變得明顯了起來。 相互補充的顏色 在牛頓完成色輪工作后,還有其他人在進一步發展描述顏色的本質(包括不限于19世紀的德國詩人歌德)。現代色彩中的12色輪理論與牛頓提出的色輪基本相同,它包括原色:紅色、黃色、藍色,二次色:綠色、橙色和紫色(每種顏色由兩種顏色混合而成)和三次色:紅橙色、藍綠色、黃綠色等等(通常由色輪上彼此相鄰的主要和次要顏色混合而成)。 “色輪上相對的顏色(也被稱為互補)彼此之間有著特別強烈的關系,”庫普曼說,“紅色和綠色,藍色和橙色,黃色和紫色之間的對比度最高。當將相對的顏色放在一起時,能夠更加凸顯它們自身。比如當你將藍色放在一個顏色旁邊時,以黃色為例,黃色看起來更像橙色,因為橙色在色輪上對著藍色?!?/p> 三元組是色輪中相隔60°的顏色,像原色和二次色。在色輪上的彼此相鄰的的顏色類似,它們形成顏色色系:紅色、橙色和紫色色系,其都包含紅色,在藝術和設計中,三元組中具有不同色調的顏色與色系的使用是不同的。 色彩語言 顏色之間有相互的關系,但是很難向別人解釋清楚。當然,你可以告訴你朋友你買了一條紅色的褲子,但是他可能會想到的顏色是紅色系譜的任意一個。所以,我們如何向別人解釋才能更好地描述我們的新褲子? 有一些術語可以幫助藝術家和設計師們互相交流顏色: 色調 色調只是顏色的名字: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等。 “當我們想要準確地描述顏色,我們一般不會使用‘卡其色’或者‘桃紅色’這樣子的說法,因為這樣子的名字很難準確描述”,庫普曼說,“我說的卡其色可能是更加偏綠色。你的可能更加偏灰色,其他人可能會更加偏棕色,桃紅色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粉紅色或者橙色?!?/p> 專門研究顏色的人也會避開專業的顏色目錄用一些易于描述的詞來形容顏色,像是藍綠色,橘黃色。 明度 明度(brightness)代表顏色的亮度或暗度。深藍色是一種非常深的顏色,所以它被認為是一種色值低的藍色。淺藍色是一種非常淺的顏色,所以它被認為是色值高的顏色。 “如果你對一個設計師說,‘我很想要一個深一點,紅藍糅雜的顏色’”,庫普曼說,“你很有可能在描述海軍的顏色”。 雙色輪有助于展示顏色彼此相互作用時的關系。 飽和度 飽和度跟顏色的表面特征有關,與臟和灰度的概念有關。 最高飽和度的顏色來自牛頓用棱鏡做的實驗 - 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靛藍色,紫色都非常高強度。你從二手商店買到的迷彩夾克里面有一堆低飽和度的棕色,綠色和灰色。 同時對比 在談論顏色時我們必須根據顏色旁邊的對比色來感知顏色本身。 在19世紀中期,一位名叫米歇爾·契夫勒爾(Michel Chevreul)的化學家開始為巴黎的戈布蘭地毯工廠生產染料。他發現客戶抱怨地毯上的顏色——白色變成了淺黃色的。契夫勒爾嘗試將白色放在其他顏色旁邊,發現當它接近紫色時,白色看起來盡可能不同于紫色 - 更像是黃色的,這與紫色相補。這是一種由于顏色之間相互影響引起的視覺效果。他稱之為同時對比(Simultaneous Contrast),因為當你同時看它時,它們會讓對方看起來盡可能地與其互補色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