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8月份了,2019年的本科階段招生工作接近尾聲,部分高校的新生錄取工作已經(jīng)結束,有些考生已經(jīng)通過網(wǎng)上查詢到自己被錄取,成為了一名準大一新生。讀大學除了學費以外,每月的生活費也是比較大的一筆開支。有個朋友的女兒被某二線城市的一所大學錄取,在跟孩子談論每月給多少生活費時,她的媽媽計劃每月給她1300元生活費,她直接跟父母說:“我是您親生的嗎?”作為大一新生的父母,每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呢? 有些人說每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要看學校所處位置、消費水平、家庭條件等綜合情況,那就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我認為每月給1500元生活費足夠了。一般來說大學生主要就餐場所就是學校餐廳,絕大多數(shù)學校餐廳的伙食都不是特別貴,一天生活費26元就能吃的不錯(早餐6元,午餐和晚餐各10元),每月伙食費780元。兩周AA制出去聚餐一次,每次40元,每月花費80元。 大學用到學習用品很少,買個幾個本子、幾支筆都得用一學期。手機話費每月40元,每月水果零食花費200元,買衣服、洗漱用品基本都是網(wǎng)購,每月300元,每月總計花費1360元,剩余的140元可以自由支配。因此,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有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每月1500元的生活費基本可以達到小康生活。 其實大學生生活費的問題不能全部用上面的形式來計算,學生的生活費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學生喜歡交際,經(jīng)常去飯店聚餐,自然花費就高。還有些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好,從小衣服穿名牌,那1500元的生活費可能都不夠一身衣服錢。女生用的化妝品也存在差異,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也得看自己家孩子的消費標準。在大學時,很多同學有能力外出兼職,每月花費家里生活費幾百元。因此,家長還得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制定孩子的生活費標準。 如今父母給大學生生活費的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每月固定日期打到孩子銀行卡中,再一種就是每學期一次性打到孩子銀行卡中。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種方式能夠短期控制孩子的支出,不至于對孩子太放縱,第二種方式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技能,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您更看好哪種方式呢?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