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社 ·讀書實録 逸韻·高韻·神韻 己亥年 《讀杜心解》之 月夜篇 | 杜 孤 月 浪 中 飜 落 月 動 沙 虛 野月滿庭隅 1 倦夜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裏,空悲清夜徂。 亦似《村夜》作。黃生曰:前幅刻畫夜景,無字不工,結處點明,章法緊峭。愚按:此詩絕不明言所以,而羈孤老倦之態,溢於言表。 2 中宵① 西閣百尋餘,中宵步綺疏。 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 擇木知幽鳥,潛波想巨魚。 親朋滿天地,兵甲少來書。 ○舊以此編西閣起。然從前不言他寓,勿泥。 ①《梁冀傳》:總牖皆有綺疏。 三、四,宵景動目。五、六,連思入微,正為「親朋」「少書」領神。物自善全,人自多感,故同此寂寞,而志趣不侔。用意與「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翻轉出奇。此可悟文心之變,不徒以「知」字、「想」字能鉤畫夜景為佳。 3 不寐 瞿塘夜水黑,城內改更籌。 翳翳月沈霧,輝輝星近樓。 氣衰甘少寐,心弱恨容愁。 多壘滿山谷,桃源無處求。 五、六為本題正面,卽為一詩括囊,以「少寐」攝上四,以「容愁」逗末聯也。 4 中夜 中夜江山靜,危樓望北辰。 長爲萬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國風雲氣,高堂戰伐塵①。 胡雛負恩澤②,嗟爾太平人。 ①《哀王孫》詩:「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卽此所指。 ②《唐書》:張九齡見實祿山入奏,氣驕蹇,曰:「亂幽州者,此胡雛也。」 5 草閣 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 魚龍迴夜水,星月動秋山。 久露晴初濕,高雲薄未還。 泛舟慚小婦①,飄泊損紅顏。 ① 邵注:蜀中多是婦人刺船。 三、四句,相因而出。閣下皆水,水外皆山,惟「迴」故「動」,下句因上句也。「魚龍」虛擬,暗傷漂泊。彼小年漂泊,猶改紅顏,況我老而為客乎!評者說此一句云:亦見鐘情處。不似公本色語,且在閣而自言「泛舟」,亦不切題。 6 江月 江月光於水,高樓思殺人。 天邊長作客,老去一霑巾。 玉露溥清影,銀河沒半輪。 誰家挑錦字①,滅燭翠眉頻。 ① 《晉·烈女傳》:竇滔妻蘇蕙,字若蘭,織錦為迴文《璇璣圖詩》贈滔。宛轉循環讀之,詞甚淒婉,凡三百四十字。 上四,瑯然清圓。五、六,無塵氣。七、八,更不即不離。 ○ 月得江而彌光,光滿樓而動思。思由「作客」,客故「霑巾」。觸之者「江月」,為所觸者客「思」也。「玉露」、「銀河」,旁筆寫景。露映月,故漙者愈徹,河近月,故沒而奪明。「挑錦」、「頻眉」,黃生所謂即男女之情,以喻君臣之義。如此看,則前半「思人」、「霑巾」轉有著落,而此兩句,不為附贅。 7 月圓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起聯將月與樓與江,上下交光,發揮用意。次聯筆尤巧妙。古歌云「穆穆金波」,本不月言,此則借切江色:綺席則切樓上,承頂分明,而月光即從江光、樓光內顯出也。五、六,正拈題中「圓」字。結聯超脫無比,不涉客情愁思字樣,而情思都在箇中。 8 宿江邊閣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飜。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① 。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① 鶴注:鸛鶴,喻軍士。豺狼,喻盜賊。 上四,相承而下,亦於寫景中含旅泊意。五、六,引起結聯,亦於寫景中稔亂意。「追飛靜」,姑息了事也,隱諷鴻漸。「得食喧」,攻殺不休也,蓋指崔、楊。結語沉著,卻能以「不眠」二字顧題。 9 西閣夜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霧昏。 山虛風落石,樓靜月侵門。 擊柝可憐子,無衣何處村。 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 亦是獨夜感時之作。「虛」「靜」二字,理趣俱超。 10 月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鉤。 兔應疑鶴髮,蟾亦戀貂裘。 斟酌姮娥寡① ,天寒耐九秋。 ① 姮音恒,即常之義也。楊慎《丹鉛錄》:月中嫦娥,說始於《淮南》,其實因常儀而誤也。古者羲和占日,常儀占月,皆宮名。《周禮注》:儀娥二字,古皆音俄。漢碑蓼莪,皆作蓼儀。 一、二,心境雙瑩,得此十字,在老杜亦不多有,東坡歎為絕唱。次聯分項以申之。五、六,貼身用意。七、八,借月暗傷。 ○仇謂二十四五夜月,蓋泥於「四更山吐」之句耳。其實不然。看全首何等光燦。 《讀杜心解》簡介 ![]() 中華書局本六卷,清代浦起龍撰。本書是杜甫詩集中一種比較簡要的注本。作者參考了清初以前的各家杜詩注本,去繁就簡。長處是有獨立見解,無釋事忘義之弊。解釋杜詩,能聯繫當時歷史背景,立論多通達。本書在排列上有一個特點,目錄按創作年代先後排列,正文按體裁排列,即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絶句。這樣,不論按年代查或按體裁看,都很方便。 編 輯:得之 愚翁 陽光 版 面:弘之 |
|
來自: WENxinHANmo > 《詩詞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