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廣域紅外勘測探索者(WISE)太空望遠鏡,發現了8個隱藏的雙活動星系核(AGN)候選黑洞,這是星系合并后期隱藏的超大質量黑洞最大樣本。2019年6月28日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市喬治梅森大學研究生Ryan Pfeifle將在法國里昂舉行的歐洲天文學會(EWASS2019)年會上宣布這一研究結果。 觀測活動和理論研究都表明,超大質量黑洞(SMBHs)位于大多數星系的中心。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宇宙中無處不在,星系通過碰撞分層次地成長和演化,而碰撞也為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提供物質,從而使其成長。后期的合并實際上應該包含雙吸積超大質量黑洞,或活動星系核(AGN)(這是正在進行合并的明確證據)成對分離小于10kpc,預計將促進黑洞最快速的增長。然而,數十年的觀測活動已經證明,雙吸積超大質量黑洞極其罕見。
這類雙活動星系核系統的存在、頻率和吸積率不僅對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成長以及它們與所在星系的聯系具有重要的天體物理學意義,而且它們是超大質量黑洞合并的前體,而合并將是宇宙中最巨大的引力波事件——這是一個當前感興趣的話題。在一項后續研究中,國際科學家團隊也報告了在合并SDSS J084905.51+111447.2中,三個相互分離小于10 kiloparsec(= 32615.63797光年)的吸積超大質量黑洞。
一個三重質量黑洞系統動力學可以大大縮短兩個黑洞的合并時間,這一發現表明,這可能是驅動雙黑洞吸積和產生引力波的重要機制。此外,三重相互作用可以導致引力彈弓彈射速度高到足以逃離宿主的黑洞之一,從而導致彈射或游蕩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結果證明了中紅外選擇的真正力量:可以選擇光學選擇技術所遺漏的雙活動星系核候選案例,現在它提供了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預先選擇三次合并,試圖找到更多的三重活動星系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