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豬有豬砂,牛有牛黃”。如果不是釋本學上師的《穢跡金剛廣論》中提及以豬砂書符,恐現今聽說過豬砂的人更少。很多人可能認為此乃朱砂之誤。 "濟老有一女尼弟子(她來過我處),她曾對我的弟子講,濟老曾傳她四種香,乃沉香、丁香、檀香、安息香。其中還加了豬肚里的“豬砂”,此豬砂極為少見,如牛黃一樣。我小時曾聞一屠夫言,他見一豬肚子里面有一小袋,里面裝有紅粉,他不知道是何物,乃棄之。至今思之,可能就是豬砂。我又聞一位從道改僧的弟子說:在道教畫符時,若加一點豬砂,此符就特別靈效。(此人曾當過某道觀的主持)" 朱砂 古時稱作“丹”,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在我國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有出產。用這種顏料染成的紅色非常純正、鮮艷。《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著一位名叫清的寡婦的祖先在四川涪陵地區挖掘丹礦,世代經營,成為當地有名巨賈的故事。由此可見,在秦漢之際,這種紅色顏料的應用廣泛。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批彩繪印花絲織品中,有不少花紋就是用朱砂繪制成的,這些朱砂顆粒研磨得又細又勻,埋葬時間雖長達兩千多年,但織物的色澤依然鮮艷無比。可見西漢時期煉制和使用朱砂的技術水平是相當高超的。 朱砂又稱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紅色,可以經久不褪。我國利用朱砂作顏料已有悠久的歷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紅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這種做法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我國還是世界上出產朱砂最多的國家之一,近幾年朱砂的市場價格一路攀升。 東漢之后,為尋求長生不老丹而興起的煉丹術,使中國人對無機化學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并逐漸開始運用化學方法生產朱砂。為與天然朱砂區別,古時的人們將人造的硫化汞(HgS)稱為銀朱或紫粉霜。其主要原料為硫磺和水銀(汞),是在特制的容器里,按一定的火候提煉而成的,這是我國最早采用化學方法煉制的顏料。人造朱砂還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外銷產品,曾遠銷至日本等國。 不良反應和注意: 1.服法不當:朱砂為汞化物,遇火易析出金屬汞,毒性猛烈,極易引起中毒。服用時可以溫開水沖服、或藥汁沖服,切忌煎服。 2.服用時間過長:長期服用常規量的朱砂及制成的丸、散劑,可使機體受低濃度汞的作用而發生慢性中毒,主要為大腦受損、腎臟受損、肌肉震顫,并可見牙齦腫痛、發炎的齒齦上有磁化汞的暗藍線(汞線)。 3.用量過大:過量使用會出現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者可見嘔吐、腹痛、血便、肌肉顫動、尿少、尿閉、抽搐、昏迷、血壓下降、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朱砂為汞的化合物,汞與蛋白質中的疏基有特別的親合力,高濃度時,可抑制多種酶和活動。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并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P> 其它名稱 丹粟,丹砂,赤丹,汞沙,辰砂 礦物 朱砂 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 辰砂 Cinnabar 形態:三方晶系。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呈顆粒狀或塊片狀。鮮紅色或暗紅色,條痕紅色至褐紅色,具光澤。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2~2.5。比重8.09~8.2。體重,質脆,片狀者易破碎,粉末狀者有閃爍的光澤。無臭,無味。 [生境分布] 產于石灰巖、板巖、砂巖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廣西、云南、貴州。 [采制] 采挖后,選取純凈者,用磁鐵吸凈含鐵的雜質,再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 [化學成分] 主含硫化汞(HgS)。 [性味功能] 甘,微寒;有毒。清心鎮驚,安神解毒。 [主治用法] 用于心悸易驚,失眠多夢,癲癇發狂,小兒驚風,視物昏花,口瘡,喉痹,瘡瘍腫毒。多入丸散服;外用合他藥研末干撤。 [用量] 0.3~1.5g;外用適量。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 豬砂
又名豬辰砂,是豬膽囊、膽管、肝管等臟器中的結石,外形如同豆粒,或呈粉末狀,外觀呈粉紅色或棕褐色。豬砂是一種名貴緊缺中藥材,對人體有鎮靜作用。可治療心跳、失眠等癥。 有豬砂的豬一般有禿毛,吃食少,體溫高,行走無力,軀體枯瘦,眼睛發紅,臥不安寧,嚎叫不止的特征。宰豬開膛時,應檢查膽囊、膽管、肝管有無硬塊。如有硬塊,立即刮剝取出,剝除粘附著的內膜等物,再用干凈棉花、絨線包扎好,防止破裂散落,然后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干燥,不可風吹日曬,以免影響質量。 豬砂 可見,豬砂乃是豬的肝膽結石,極為難得罕有,其用于畫符是佛道皆用的。而朱砂是天然的礦物,長期以來也被用于畫符。但二者并非一個東西,也并非是上師筆誤寫錯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畫符如果是貼的也就罷了,在吞符時如是使用含有朱砂的印泥,朱砂遇火會化合成汞,有劇毒,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等器官有較大付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