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財富,首先會想到金錢產業,是的,確定珍貴。但在某種情形下,并未對孩子有什么極高的價值。如當孩子走進社會,由于從小沒學好,有種依賴欲,就算你家財萬貫,也會坐吃山空。真正的愛,是父母該為孩子留下對其人生有最大意義的東西。那父母該給孩子留下的最大財富是什么呢? 孩子命運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在于父母的給予。與其將全部財富給予孩子,還不如讓孩子變成“財富”。所以最大的財富,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高素質高品質的人。這,就是從小跟父母學的。因為,孩子真正的老師還是父母。 華人首富李嘉誠,他的家規是:不能弱愛孩子,應培養他們獨立的意志與品格,與家財無關。讓他們從小受些苦,知道窮人的生活。公司召開董事會,他都讓孩子旁聽。 兒子去美國求學,他只給基本生活費。兒子去麥當勞賣過漢堡,去過高爾夫球場當過球童。如今兒子已是一個富人。 這些例子數不勝數,所以教育,從孩子小時開始。那么怎樣才能給予孩子寶貴的財富呢? 我想,主要還是從以下幾點開始吧: 一,健康體魄。也許有人會問,健康是財富?我敢肯定地說,確實是財富。因為誰都必須承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誰還能去打拼?誰還能發揮其才智?誰還能去創造價值?既然不能,那又怎可去享受快樂與幸福呢?這確實是真理。 給予孩子此財富,就要從懷孕前、中、后開始。自己的心情需舒暢,營養需均衡,身體需健康。在孩子走路之后,帶孩子去外面吸收新鮮空氣,鍛煉身體,讓孩子身心健康。健康的體魄,是最大的財富。 二,良好心態。人,來到人世是哭聲,所以受苦,是必然的。你是一直哭下去,還是笑著生活?所以既然活著,即使不如意,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坦然面對,也要苦中作樂;自己才能舒暢,生活才有意義。而此心態,都是父母從小言傳身教而得。 三,熱愛生活。作為家長,誰都想孩子有個幸福童年,希望一生都幸福。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幸福? 首先,讓孩子養成一個熱愛生活的習慣,身敎大于言傳。自己就要將良好的心態,健康的意識,將自己熱愛生活的本能,以言行與掌聲傳遞給孩子,你自感快樂,孩子深感幸福。 四,誠實善良。為人處事,都離不開誠實,否則無立足之地。人一但離開了善良,就會受到人們的藐視,談何成功? 誠實善良的人,都有一顆美好的心靈,都能發掘出身邊的美而受人敬佩。 五,獨立自強。教育的目的,最終是讓孩子長大成人,獨自生活。而現實生活中,孩子都是捧在手里,含在口里的寶。如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當孩子有什么錯處時,父母反而搶先幫孩子掃除障礙。 如此這般,孩子怎樣養成獨立思考與應對的能力?要想好好生存,必須學會自食其力。只有獨立自強,才能創造財富。 六,最好人格。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格的偉大。”由其可見,人格教育,是多么的舉足輕重。 人格,是人思想與行為的風格。它包括性格、道德、行為與習慣等。 很多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與成績,卻往往忽略了其人格的教育,從而造成有的孩子傷害他人甚至父母。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給孩子上課。孩子人格的好壞,多在于父母本身。教育,從人格開始最為重要。人格,是不是財富?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曾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分是根,另一份是翅膀。 是的,“根”,就是一個人的心態與品質;“翅膀”,就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 “根”,其實就是健康的體魄,積極良好的人格,陽光般的心態;“翅膀”,就是勤勞勇敢,堅忍承重,奮進執著的本能。 只要孩子擁有這“根”與“翅膀”,就能在人生的天空自由飛翔,大展宏圖。這,就是父母應該留給孩子的最太財富。 [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