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剛上大學時,曾看到家父用幾分錢的黃連素片給小鎮子上的人治療糖尿病。”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宏才教授說。 王宏才的父親王發祥,是陜西寶雞當地一位名醫,今年已80歲,擅長糖尿病及內科疑難雜證治療。“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只有一個愛好,那么到七八十歲時,這樣的積累會多么實在。”王宏才評價他的父親說,老人一輩子只會干一件事,就是看病。 黃連素用來治療糖尿病,近年已得到研究證實。王宏才當時問父親,為什么黃連素能治糖尿病。父親說,可以清熱。 其實,中醫講的清熱解毒、瀉火就相當于西醫說的消炎。王宏才說,如今2型糖尿病病因中有一種炎癥學說,簡單解釋,就是在炎癥因子的作用下,脂肪細胞增生、肥大,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從藥理上說,黃連素含小檗堿,可改善胰島素抵抗。 如今,黃連也成為了王宏才開方子的“常客”。他說,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如不愿吃西藥,可試試每天吃5~10片黃連素幫助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輕度腹瀉,無礙。但服用以不傷“胃氣”為原則。 過去的醫生總是想辦法給患者開最便宜的藥,王教授回憶,父親還曾給患者開過一種免費的“藥材”——瓦松,就是許多農村的屋頂瓦縫里長的一種植物,耐旱耐寒。 當時,為了給窮人看病,王老想盡辦法就地取材。一次在采集回來的藥中,發現一味叫瓦松的藥在經歷一個夏天的酷暑后仍郁郁青青。 在中醫取類比象法則的啟發下,王老將此藥用于糖尿病熱盛的患者,結果效果很好,后來,王老用“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總結瓦松在糖尿病中的治療作用。 (本文刊登于2011年8月8號《健康時報》疾病防治-糖尿病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