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級有什么用?“可以衡量教師的教學成果,并給孩子增添自信,促進琴童在音樂學習中不斷樹立目標”(紀晨《考級滿級證書作用有多大?》)。但這只是理想。 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放眼望去,考級往往落實為音樂培訓機構“釣魚”的誘餌:音樂考級在各級升學中可以大幅度降分。筆者更見過不少音樂培訓機構的宣傳語:“清華北大等著你,一本線下60分!” “哇!高考大戶河南2019年的文理一本線也不過是536和502,那么我家寶寶考476或442就能上清華、北大啦!”但這只是做夢。 做夢一時爽,夢醒六行淚。先別犯迷糊,千萬不能被某些機構抽了“智商稅”。因為這稅太沉重,不僅是交學費,還把孩子的學業和未來交了出去。 第一行,專項之淚。不是所有大學都能招藝術特長生,只有“高水平大學”才有資格。這53所大學招收藝術特長生是為了充實學校藝術團,而藝術團主要由交響樂團、合唱團、舞蹈團、民樂團組成。是的,沒有“鋼琴團”,所以這些學校當然也不招鋼琴特長生,器樂方面招的多是“小眾樂器”特長生。然而,眾所周知,鋼琴才是音樂考級的大頭。 第二行,分數之淚。清華大學對藝術特長生有“最高降60分錄取”的優惠政策,但這是在清華大學分數線的基礎上降分,不是在“一本線”的基礎上降分。清華大學2018年在河南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是670,也就是說,哪怕是最偏門的專業,藝術特長生也要考到610分。北京大學的優惠政策是降至“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理論上說也就是文科536理科502。但說“一本線下60分”也完全是在誤導大眾。 第三行,區分之淚。從藝術特長生降分來看,北大貌似比清華的力度大很多。果真如此嗎?非也。以2019年為例,北京大學降至一本線的藝術特長生名額只有6個,在北京大學分數線的基礎上降20分的藝術特長生名額則是20個,其分數線總體來說并不比清華大學更低。53所大學在本校“生源省份本科一批次同科類最終模擬投檔線”下降20分到40分才是常態,而所謂的“一本線下60分”分明是欺騙。 第四行,考試之淚。大學藝術特長生好考嗎?“好考吧,不就是藝術特長嗎?”事實上難度超乎想象,比一般音樂高考難得多,并且越來越難。這么說吧,學生的專業能考進十一大音樂學院也不見得能通過藝術特長生考試。筆者博士論文即以大學音樂社團為研究對象,有實地調查為據。筆者還曾和某高校音樂院系的領導一同觀摩過南開大學合唱團的演出,散場后其喟然而嘆:“沒辦法學,我們專業學生的水平和人家業余學生的水平還差得遠呢!”即便不了解這些情況也沒關系,我們可以簡單算個帳:全國每年降分招生的藝術特長生加起來大約是一兩千,不及一所四川音樂學院的招生人數多。同時,中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文化考分較高并同時具備較高音樂能力的學生越來越多、水平也越來越高。 第五行,證書之淚。很多家長認為只要拿到考級滿級證書(通常為十級)就能入選藝術特長生,這要么是受了誤導,要么是理解能力差。確實,有極少數大學的“高水平藝術團招生簡章”規定考生要拿到相應的考級滿級證書,但清華大學還規定有“1998年9月1日以后出生”——我們總不至于認為“1998年9月1日以后出生”就能成為清華大學的藝術特長生吧?同理,考級證書只是某些學校藝術特長生的必要條件,根本不是充足條件。另外,任何一個藝術特長生只要去考級,拿一個相應類別的滿級證書易如反掌。因為藝術特長生比考級滿級的要求要高很多,因為所有考級都不過是“社會水平”考級——也就是“業余考級”。 第六行,中小學升學之淚。上面說的是大學,中小學是什么情況?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即指出,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包括藝術特長生的招生。也就是說,明年起,小升初、初升高將不再有體育、奧數和藝術特長生的加分。再附一句,即便不取消藝術特長生,也根本不可能僅憑考級證書就加分。 總之,少一點升學功利,多為孩子的綜合素質著想才是正道。音樂是孩子的好朋友,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不過我們先要擦亮眼睛以免日后總有擦不干的眼淚:那些尚不能“以真待人”的培訓機構和老師,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們來“立德樹人”和“以美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