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智媽發現一個問題,發現自己的兒子慢慢不和自己同房睡覺了。以前都是非常纏著媽媽的,晚上必須要媽媽陪著,在自己身邊講完故事才睡覺,就算大了一點,但是他也是每天晚上要給媽媽說過悄悄話,也要在媽媽身邊睡覺的。 但是最近怎么怪怪的?兒子不在自己身邊睡覺了,反倒讓小智媽增加了一點失落感。這難道就是老家話說的“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嗎? ?那什么又是“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呢?其實說的就是孩子長大以后,即便是親生父母,作為異性該避嫌的還是要避嫌的。 為什么兒大要避母?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父親一般都扮演著養家的角色,較少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對于男孩子來說,幼兒時期一直都和母親保持著親密的關系,但是隨著男孩年齡的增長,母親必須要學著放手,和孩子學會分離,讓孩子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 如果這個時候母親再不放手,還以愛的名義去呵護孩子、去關心孩子,就會導致孩子軟弱無能,做事缺乏主見,沒有責任感和探索精神;而且和母親關系太親密,很容易就會變成“媽寶男”、“戀母情節”,缺乏男孩子應用的陽剛之氣,遇事就會征求媽媽的意見。 ?所以說母親適時的退出,對男孩子有利無害,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異性親子應該避嫌,為什么女大卻不避父?之所以說女大不避父,是因為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席的較少,而作為女孩子,父親又是自己接觸到的第一位異性,會對女孩子日后的親密關系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自家女兒和父親是無話不談的,那她就可以從父親那里獲得充足的自信,也就不會再從其他異性那邊獲得,女孩子也不容易上當受騙。 反之,如果父女關系很差,女孩這種安全感就要從外界去獲取,就很容易出現女孩和其他異性曖昧問題處理不好的事情,更容易被別人騙財騙色,受到傷害。 ?即便是不避父,這些事情也要注意心理學上研究也指出:孩子在3歲之后,慢慢就會有了性別意識,當性別意識萌發在孩子心間,他們就開始去辨別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他們就會學著去觀察自己的父母,從中發現不同。 所以說即便是女孩不避父,父親在孩子面前的行為還是要注意的。 01.不在女兒面前換衣服 因為剛開始小孩子是沒有這種意識的,如果爸爸經常當著女兒的面換衣服,很容易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自己的女兒當著其他異性換衣服,并且也絲毫不覺得羞恥。 這個也是我見到過的一個真實的現象,有一個小女孩就是很大膽的在異性面前脫自己的衣服,直到父母發現呵斥她,她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做錯了,感覺羞愧不已。 所以說作為爸爸,孩子接觸到的第一位異性,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做到言傳身教,給自己女兒樹立一個好榜樣,給她一個隱私的小空間。 02.女兒的私事自己不去過問 隨著女兒的長大,女兒會遇到自己的生理期。這個時候,女兒一般都會很害羞,這些事情也羞于向爸爸說,所以這個時候作為媽媽就起著關鍵的作用了,可以告訴孩子該怎么去做,教會女兒常識,這也是爸爸不好插手的地方。 隨著女兒的身體發育,女兒也是要選購適合自己穿的小內衣的,這點大部分爸爸也不好去插手,一般也是讓媽媽帶孩子去選購。 不管怎么說?畢竟男女有別,該避諱的還是要避諱的,這樣也會給孩子心里有一個好的底線,自己也不會去做越軌的事情。作為父母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