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魯班的木匠,創造發明了很多東西,包括刨子、鏟子、曲尺還有鋸子等木工工具,鉤強和云梯等打仗兵器,還有鏟、磨、碾子等農業機具,對社會的發展貢獻巨大,因而被尊為中國的建筑學鼻祖跟木匠鼻祖,一千多年后,明朝出現了一個皇帝中的“魯班”,便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是明朝的奇葩皇帝之一,那朱由校作為皇帝,他的木工水平究竟怎么樣呢?看看他的作品你就知道了。 ![]() 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天啟皇帝,是明朝的第15個皇帝,朱由校雖然生在皇家,但他的祖父萬歷皇帝跟父親明光宗對他并不關心,所以朱由校從小就沒有好好學習,反而是喜歡上了建筑跟木工,導致他16歲即位的時候根本不認識幾個字,連大臣遞上來的折子都看不懂,只能叫太監念給他聽,他發布的諭旨詔令,也經常是語句不通,鬧出了不少笑話。 ![]() 不過朱由校雖然書讀得少,字不認識幾個,政事也處理不好,但他卻有一雙巧手,因為從小便對建筑跟木工有著非凡的熱情跟天賦,加之做起木工來,廢寢忘食,所以凡是他看過的亭臺樓閣、木制物品,他都能夠按照原樣再造出來,而且由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各種木工作品,十分精致靈巧,連專業的木匠見了之后都自嘆不如。 根據史料的記載,朱由校的發明多種多樣,他原先睡的大床,制作起來耗時長,用料多,而且樣式普通,十分笨重,需要十幾個人才能搬動,于是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親自繪圖,鋸木釘板,很快就造出來一張十分精美而且實用輕便的大床,而且還設置了一個機關,可以操縱機關讓床進行任意折疊,大概是歷史上最早的折疊床了。 ![]() 朱由校還發明了在當時堪稱一絕的銅缸水戲,這個裝置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早的噴泉,朱由校在宮里面那些盛水的容器下方鑿出一個孔,然后在里面設置了一些機關,通過操控機關,能使缸里面的水飛灑出來,有時瀉如瀑布,有時又散若飛雪,水流打擊在缸外面的許多小木球上,木球隨著隨著水流的噴吐而不停跳動,眾人看到這種奇景后無不拍手稱贊。 此外,朱由校還很擅長做小木人,男女老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朱由校讓宮里的太監拿去宮外賣,老百姓都愿意花高價買,由此可見其技藝之精湛。 ![]() 朱由校還喜歡建造房屋,技藝高超,他做過一個小花園,里面的水可以流動,鳥會唱歌,還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還做過一座沉香假山,池臺林館,雕琢細致,十分絕妙。此外朱由校親自指揮了紫禁城中三大主殿的重建工程,經常跟工人一起干活,由此可見他對建筑事業的熱愛。 ![]() 朱由校在位期間,不理政事,宦官當政,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好皇帝,但從他制造的各種木工作品來看,精妙絕倫,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超一流的木匠,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