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視頻查看老師解讀 ▼ 我們中醫講“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它們共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如果脾胃受損,那么很多病也就隨之產生了,所以今天老師就告訴大家,如何通過艾灸祛除體內的寒氣,呵護我們的脾胃。 艾灸3大穴位溫補脾胃,告別老胃病,越灸越健康! 1、中脘穴 取穴: 兩個肋弓交匯處到肚臍的連線的中點就是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調理與脾胃相關的疾病,有老胃病的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艾灸中脘穴來調理,堅持艾灸下去,胃疼、腹痛、惡心、肚子脹、大便溏泄等癥狀都會得到很到的改善。 2、天樞穴 取穴: 肚臍旁開兩拇指的位置是天樞穴,左右各一。 6點健康商城 【隨身灸套裝】 祛濕散寒 扶陽通脈 曖宮活血 五年陳艾精制金艾柱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的要穴。艾灸天樞穴可以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病癥。 3、關元穴 取穴: 關元穴在肚臍正中線下4指,也就是3寸的位置。 關元穴,是元氣匯聚之所,艾灸關元穴可以溫養全身的陽氣,艾灸關元穴可以治療一切陽虛癥、氣虛癥,如氣喘短氣、畏寒怕冷等,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可以健康長壽、增強體質。 點燃艾條,將艾條在距離穴位上方2-3厘米處,進行懸灸,可以小幅度畫圈,以皮膚感到微微發熱為宜,避免燙傷。 沒有艾灸經驗的人,可以選擇艾灸盒進行艾灸,把點燃的艾柱放入灸盒中,然后把灸盒綁在穴位上,艾灸即可。 按照中脘穴、天樞穴(左右都灸)、關元穴,自上而下進行艾灸,每個穴位艾灸的時間是15-20分鐘,每天艾灸1次,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9-10點,此時陽氣最盛。 如果您沒有胃疼發作,每周灸1次即可; 如果您脾胃和腸道病情比較嚴重,可以根據病情隔天灸1次。一直灸到出伏即可。 特別推薦 三伏天養生精品 去除寒濕,溫經通絡 版權聲明:本文根據公開資料綜合整理,版權歸6點談健康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