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一書,被命學界稱之為命學經典,此書首先注解“天道”。開明宗旨就是三元、帝載與神功,用大自然來破題呢?這說明人的一切都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宇宙天地間的一切人、事、物鏡,都為大自然所主宰,所以人的命運與大自然的運行息息相關。天道、地道、人道的概念,來源于《周易》的謙卦。天道、地道、人道,就是天元、地元、人元,謂之三元;亦為三才。 《滴天髓》里的“天道”:有兩重含義:一指天體的運行,一年四季的輪回。二指三元中的天元,即四柱中的天干。處于天地之間的人,生老病死,興衰成敗,都源于三元的造化,所以稱之為萬物的本源。 單就八字命理而言,三元是指天干、地支、及地支中所藏天干。 何謂“帝載”?帝者,主也,或者稱上帝,造物之主。陰陽五行之氣,無時無刻不流行于天地之間,四時各有主宰,得時則旺,造化萬物,所以為“帝載”。天有陰陽,故有春夏秋冬,納于五行,故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季土,構成了大自然,產生一種既神秘又強大的自然力量,這種大自然的力量稱為神功。 八字命理,其推斷方法的基本依據,不外乎時間、陰陽、五行、四時等,這些無一不是宇宙天地的自然現象,所以《滴天髓》開篇首先闡明人的命運能夠成為可知的,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論基礎之上,所以三元為萬法之宗,便成為通篇的指導思想。 為什么“三元”為萬法之宗呢? 中國古典哲學認為:構筑宇宙的圖式是,陰陽二氣化生五行,五行構成世界萬物。唐代李鑒說:“天地則陰陽二氣;氣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陰陽之用也,萬物從而生焉,萬物則五行之子”。 陰陽學術認為:陰陽是兩種相反的氣,是天地萬物的泉源。萬物都有陰和陽,正是這種對立面的統一,造成了事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五行學術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組成,也正是由于這五種物質的相生相克,維持了世界的進步與平衡。處于天地之間的人,生老病死,興衰成敗,都源于天地的造化。 ![]() 早在任鐵樵先賢把天元、地元、人元,概括為八字易象的的三個要素。 根據上述觀點,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影響,或生或滅,或成或敗,都要納入大自然的循環之中。盡管目前科學發達,醫療技術已發展到極高的水平,但人類始終沒有逃出生老病死的規律。涉及草木,由于受天地稟氣的不同,有的則千年不老,有的則只有一年之枯榮。故任氏有云:“三才之統系,萬物之本原。”古人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所以人的八字,也稱為人類密碼。只要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時記載下來,就可列出一個八字,利用八字所顯示的信息,也就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禍福休咎,窮通壽天。 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命,生于1654年,清順治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已時;根據出生的年月日時這一時空截面,由它所代表的干支,就可以列出一個八字。 命例一: 甲午 戊辰 戊申 丁巳 戊土當令秉權,時支巳火,日歸時祿;丁火坐巳逢午,印綬得祿;比肩透干,能助氣勢,身旺已盛。喜見甲木透于年干,能疏戊土,為日元之七煞。然甲木坐下午火,為甲木死地,泄甲木元神。妙在月支辰為水庫,申為水之長生,又申辰暗拱子水,潤澤戊土,培養甲木,乃暗藏之玄機。 陳素庵在《命理約言》中說:“淺而易見者小,深而難測者大;清而有情者貴,濁而無氣者賤;純粹中和者貴而安,奇怪偏駁者貴而危”。此造天覆地載,渾然一體,戊土不燥不濕, 不寒不熱,甲木雖能制土,但不傷本氣;申金雖能泄身,但不傷元神;克泄適當其中,有滋養萬物之功。“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辟,萬物司命”。局中靜而無沖,壬癸玄機暗藏,既中且正,萬物司令,為一代明君。 命例二: 此明代開國元勛劉伯溫命,生于1311年,元至大四年六月十五日午時,可列出八字。 辛亥 乙未 乙卯 壬午 乙木生于末月,時當夏令,火勢未退,已土當權。年月日亥卯未三合木局,月干乙木透出,引出木之元神,木勢當旺,似可成曲直仁壽之格。但年干透辛金混局,應取時支午火為用神,泄其過旺氣,克制辛金七殺。壬水時干透出,坐午鄰乙,壬水無氣,貪生忘克。初看并無特別之處,但細看玄機暗藏。盡管午火干頭臨壬,壬水無氣,不能克火,午火借長夏六月火之余氣,可泄日主菁華,暗生午未中已土偏財。六月木枯,然又緊貼亥水會局,戊己不透,亥水不傷,亥水又逢辛生,辛金貪生忘克,天生地,福蔭綿長,乙木不傷,格局去濁留清,俊秀脫凡,身為軍師,運籌帷幄。袁樹珊《命譜》載,劉伯溫死于戊子運,乙卯年。因戊子大運和時柱壬午天克地沖,用神克絕,又值乙卯流年、干支犯比,所以命歸仙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