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形容戰漢古玉之美時,常說它神韻十足、栩栩如生。那么,這種神韻從何而來呢?其實,玉器神韻是線條、比例等多方面綜合呈現效果。 對動物形玉器來說,眼睛的雕刻也十分重要,所謂畫龍點睛即是這個道理。本文欣賞幾件館藏戰漢古玉,體會漢代玉器上動物眼睛的雕刻手法。 (一)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 這件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玉器,其上雕刻有一只朱雀、一只老虎、三個獸面。 點擊加載圖片 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 點擊加載圖片 朱雀眼睛細觀 點擊加載圖片 老虎眼睛細觀 點擊加載圖片 獸面眼睛細觀 從以上圖片可以看到,朱雀眼角較長,上挑,丹鳳眼;老虎眼睛略成三角形,眼角也是上挑的;獸面的眼睛為先用管鉆打,然后再加修飾,并拉長了眼角。朱雀的眼睛與虎的眼睛比較類似,都在眼眶內進行了斜削,突出了眼珠的立體感。 (二)兩件天長三角圩出土漢代龍形玉佩 安徽天長三角圩出土的這兩件漢代龍形玉佩十分精美,堪稱經典。 點擊加載圖片 漢代龍形玉環 點擊加載圖片 玉龍眼睛細觀 這件天長三角圩出土的漢代龍形玉環,龍的眼睛與玉卮杯朱雀眼睛相似,不同的是龍眼角比較長,有種向后飄逸的感覺。 點擊加載圖片 漢代龍形玉佩 這件天長三角圩出土的漢代龍形玉佩,龍的眼睛稍有不同,眼角兩端比較長且上揚,眼框外形有點像一條魚。 (三)兩件獅子山楚王墓出土漢代龍形玉佩 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之精美,在館藏戰漢古玉中十分著名。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白玉龍佩 點擊加載圖片 玉龍眼睛細觀 這件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白玉龍佩,與安徽天長三角圩出土的漢代白玉龍佩的眼睛相似,都是兩邊眼角都長而上揚,但不同的是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白玉龍的眼珠子上再用小管鉆刻出了瞳孔。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青玉龍佩 ![]() 點擊加載圖片 玉龍眼睛細觀 這件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青玉龍佩,與上圖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白玉龍佩眼睛相同。與此相同的還有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漢代玉帶鉤。 ![]() 點擊加載圖片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漢代龍首玉帶鉤 (四)咸陽博物館漢代玉貔貅的眼睛 立體圓雕玉貔貅,在漢代古玉中比較常見,數量多而雕刻精美。咸陽博物館收藏有兩件漢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玉貔貅,從玉質和雕工來看都屬頂級。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玉貔貅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玉貔貅 這兩件玉貔貅的眼睛立體感都比較強,眼窩深,眉骨高,眉毛為絞絲紋。與巢湖北山頭出土的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上的朱雀眼睛有幾分相似,這種眼睛在漢代動物形玉器中比較常見。 (五)幾件漢代玉熊的眼睛 ![]() 點擊加載圖片 咸陽博物館收藏的西漢圓雕玉熊 ![]() 點擊加載圖片 玉熊眼睛細觀 ![]() 點擊加載圖片 玉熊眼睛細觀 這件咸陽博物館收藏的西漢和田羊脂白玉圓雕玉熊,為重圈眼,眼眶為兩條雙陰線圓圈構成,眼圈外側用短陰線刻畫出眉毛,眼珠上用圓圈刻出瞳孔,雖然眼睛小但卻十分有神。這種重圈眼,在漢代動物形玉器中也比較常見。 ![]() 點擊加載圖片 東漢飛熊形玉硯滴 這件江蘇揚州老虎墩墓出土的東漢飛熊形玉硯滴,玉熊眼睛與西漢玉貔貅的眼睛更接近。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玉熊形飾 ![]() 點擊加載圖片 玉熊眼睛細觀 這件海昏侯墓出土的西漢玉熊形飾,其眼睛是擬人化的,在笑,眼睛是彎的。 (六)漢代玉人的眼睛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圓雕玉俑頭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圓雕玉俑頭 這件咸陽博物館西漢和田羊脂白玉圓雕玉俑頭,這件玉人的眼睛高度寫實,眉清目秀,眼眶細長形,單眼皮,眼眶、眉毛、鼻、臉的比例十分協調。 ![]() 點擊加載圖片 西漢白玉跽坐玉人 這件滿城漢墓出土的西漢白玉跽坐玉人,眼睛也很寫實,濃眉大眼。 ![]() 點擊加載圖片 漢代玉仕女 這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玉仕女,眼睛也是寫實的。可見,漢代玉人的眼睛還是寫實的比較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