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對于小學生家長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每天輔導作業,有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小學生,需要家長三催四請才打開作業本,極其不情愿去寫作業。家長控制不好情緒的,對待“寫作業困難戶”上去就開揍了。甚至有些孩子,一到寫作業時間,就會找各種理由去逃避讓家長輔導,而自己寫又不能控制好時間和行為能力。我們的00后、10后們,終于把小學生寫作業到底有多難這個問題,推向了世界難解之謎的高度。 其實,孩子在寫作業上表現出的各種問題,統統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造成的。而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是完全貫穿于小學六年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對于每一次寫作業,都要靠家長吼、催的情況,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多半這樣的孩子已經對家長的命令無感了,就算家長拿著大喇叭去催寫作業,孩子們依然會我行我素。那么究竟該如何痛痛快快地讓孩子主動翻開作業本,乖乖地坐在書桌前去寫作業呢? 1、 支持孩子的時間選擇 有些家長,在針對孩子學習時間管理上,總有一種幻覺,就是只要孩子吃完飯,去老老實實坐到書桌前,認真學習2個小時以上,就是在好好寫作業。其實,我們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選擇和尊重,乖乖就范的小孩,表面上對父母言聽計從,其實內心的叛逆非常大。很多小學生不是不能去主動寫作業,而是在父母的強制下,就會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去寫。而家長應該如何支持孩子的時間選擇呢? 允許孩子在寫作業前,有自己的自由的安排。比如,有些小學生在寫作業前,想要看一會電視或者玩一會手機,那么家長就要和孩子設定好娛樂的時間,通常在15-20分鐘,給孩子一個自由放松的時間。然后再去寫作業,培養孩子的執行力非常關鍵,這也是糾正寫作業拖拖拉拉的方法。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他自主的權利。時間一到,不用家長去催,孩子如果還是拖拉不去寫,那么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去接受孩子的缺點和鼓勵孩子去改正缺點。 2、 接受孩子的不足與缺點 我們家長通常在面對孩子的不足和缺點的時候,會非常的暴躁,無法容忍。其實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這是一個長期磨練和培養的過程。在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聽不進父母的勸導,面對家長的寬容,挑戰家長的底線,如前文中所說,哪怕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的權利,仍然不能好好去寫作業的行為該怎么辦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先控制好情緒,讓自己接受這一現實,就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差的程度,不是一天兩天能糾正好的。 坦然面對孩子的不足,比如執行力差、自控力差、不聽話、學習習慣差,這些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著急,而是先給自己一個時間去接受孩子的缺點,然后慢慢的幫助孩子去糾正身上的問題。三催四請的小孩,那么家長就應該不再催促和監督,而是先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不主動和積極地學習,直接后果就是成績也會越來越差。給孩子一個意識到錯誤行為的時間后,再來改正錯誤就相對容易了。 3、 家長要當時間管理執行者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段的小學生,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良學習習慣。他們認為多看10分鐘電視,并不影響自己的寫作業結果。所以一拖再拖,導致養成了磨磨蹭蹭執行力差的學習習慣。家長應該當時間管理的執行者,告訴孩子執行力強能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積極完成作業后,有大量的時間去娛樂和休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先為孩子做一個時間管理執行者。每一個階段內家長要做的事,都用定時器來預訂好時間,時間一到,就去執行下一個事項。而在家長把當天的事都做完時,就可以告訴孩子,你看爸爸媽媽,現在要去享受生活了呢。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改變。記住這三招:支持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做表率,那么你一定能收獲一個積極主動去寫作業的天使小學生了。關于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去主動寫作業的問題,各位家長都有什么困惑?歡迎留言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