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生活得幸福和快樂的源泉。不管是誰,都應該好好守護。世上的藥不是賣給“后悔”的人,而是賣給那些需要的人。藥能治病,也能“要命”。所以不想吃藥,不想成為醫院的常客,預防疾病是保證健康的前提。有事不要拖,有病更不能拖,腦梗大多就是拖出來的。腦梗,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據統計,每年因腦梗離世患者人數已高達200萬,并且逐年上升還年輕化。據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因腦梗離世,又因腦梗具有''高復發、高死亡、高致殘''的特點,讓人聞梗色變。因此年輕人千萬不要認為腦梗是專屬老年人的。腦梗是“拖”出來的,提醒:身上3處“發麻”,盡早去醫院檢查! 頭皮發麻 生活中很多人有過頭暈和頭痛的癥狀,但頭皮發麻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這是一種不好的”兆頭“。這種發麻可能是由于大腦區域受到血栓堵塞,無法正常供血造成的。就像我們蹲久了站起來眼前一黑一樣,來的非常快,可是又在幾分鐘后又會恢復正常。這時就要多重視了。 嘴巴發麻 喜歡吃麻辣的人都知道,不小心吃了一顆花椒,那種麻澀的感覺真的是讓人舌頭一緊,一股酸爽直通全身。不過這里嘴巴發麻,不是說你吃了什么東西,而是一種生理上的自然反映。我們知道,大腦是控制我們語言和神經的,若是腦部的”指揮中樞“受損,那緊接著會出現語言障礙,口齒不清,伴隨嘴巴發麻。 左手麻木 正常人的左右手靈活有力,若是出現手發麻要重視,特別是左手發麻。腦梗癥狀非常明顯的表現就是軀體一側無力發麻,手也拿不穩東西,這就提醒你,你的腦部已經有血管堵塞了。若是伴隨頻繁的打哈欠,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找出原因,不要一拖再拖。 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腦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說的‘腦梗死’實際上指的是腦血栓形成。因此預防腦梗就是減少血管硬化,清除血液垃圾,讓血管年輕,讓血液不黏稠。 少吃鹽 生活要有鹽有味,但不要太重口味。因為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導致血液中鈉離子滯留,引發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液流經時內外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就會加速腦梗發作。 人到中年,生活不容易,經常吃飯沒有規律。因此中老年人日常要多注意飲食調理,多食蔬菜、水果、纖維素豐富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高鈉食物的攝入。 旋轉大拇指 首先手握空拳,拇指垂直向上,然后做360度畫圈的動作。先順時針活動一分鐘,然后再逆時針活動一分鐘做完之后換手。如果在轉動的過程中出現障礙,說明腦梗塞已經影響了肢體的活動,出現活動障礙。 控制情緒 壞情緒是疾病的”幫兇“。一個人在生氣時,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會大量增加,并釋放出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導致血管痙攣,導致腦供血不足甚至中斷,增加腦梗的發生率。所以好心情,是你遠離腦梗的最好方式。 最后要提醒中老年人,不要舍不得錢去體檢,面對健康,錢是買不來的。對突發頭痛頭昏、反應遲鈍、視物不清、軀體發麻、言語困難等癥狀,應提高警惕,盡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