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優質的釀造工藝讓葡萄酒有了生命,那么在葡萄酒瓶里沉睡一段時間后,一款優質的葡萄酒杯則讓葡萄酒重獲新生。 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下:不同的葡萄酒,搭配怎樣的酒杯,才能獲得新生? 文章較長,提綱如下: 一、葡萄酒與杯型的搭配小技巧 二、經典紅葡萄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三、經典白葡萄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四、經典甜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五、起泡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六、其他類型酒杯如何與葡萄酒搭配? 一、葡萄酒與杯型的搭配小技巧 葡萄酒與不同的酒杯搭配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這里先總的介紹下葡萄酒杯如何影響葡萄酒。 (1)大容量:會增加酒液與空氣的接觸空間,加速葡萄酒的氧化,適合酒體飽滿,層次復雜的葡萄酒。反之,酒杯容量小,適合搭配酒體輕盈的葡萄酒。 (2)寬杯口:不利于聚攏香氣,更適合香氣非常直接濃郁的葡萄酒。反之,杯口窄更適合香氣內斂的葡萄酒。 (3)胖杯肚:會增加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同樣會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因此,更適合層次復雜的葡萄酒。 二、經典紅葡萄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一般來說,經典紅葡萄酒選擇的酒杯需要滿足以下特征:
1、波爾多干紅 波爾多干紅(Bordeaux Red)酒體較厚重飽滿,酒液較酸和澀味較重。 波爾多杯杯身較長,杯口較小,呈郁金香型。一方面,較長的杯身和郁金香杯形可以讓酒液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與空氣接觸;另一方面,較小的杯口錐度可以留住大部分的酒香。 此外,小西拉(Petite Sirah)、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馬爾貝克(Malbec)等干紅也可搭配波爾多杯。 2、赤霞珠干紅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干紅往往酒體豐滿、單寧厚重且層次復雜。 大容量的赤霞珠杯讓酒液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充分氧化,從而更好的展現更深層次的香氣;而較窄的杯口正好將赤霞珠內斂的香氣聚攏起來。 另外,其他如赤霞珠一樣濃郁的葡萄酒也可以搭配赤霞珠杯。 3、梅洛干紅 梅洛(Merlot)干紅大都香氣濃郁,酒體順滑。 杯肚較胖,杯口較開放的杯型會比較合適。杯肚較胖有利于葡萄酒良好的結構感和層次復雜性的釋放;杯口較開放有利于香氣被直接感知到。 容量的大小受層次復雜性決定,如波美侯(Pomerol)或圣埃美隆(St. Emilion)的梅洛干紅,可以選擇大杯型,而新世界未經橡木桶的梅洛干紅,盡量選擇小杯型。 4、勃墾第干紅 勃墾第干紅(Burgundy Red)一般單寧較弱,酒體較輕,果味較重且香氣精細。 勃艮第杯正好合適:大肚球形,杯柱較短,收攏的杯口可以更好的留住酒香。 另外,博若萊(Beaujolais)和多姿桃(Dolcetto)等紅葡萄酒也可搭配勃艮第杯。 5、新世界黑皮諾干紅 新世界黑皮諾(Pinot Noir)干紅細膩優雅,層次復雜,酸度較高。 新世界黑皮諾杯正好合適:較胖的杯肚有利于復雜層次的風味逐漸綻放;開放的杯口有利于濃郁香氣直接被感知;修長的杯身和外翻的杯口能使酒汁流過舌尖的甜味區,以凸顯果味平衡原本較高的酸度。 另外,其他酒體較輕的紅葡萄酒也可以搭配黑皮諾杯。 6、佳美和歌海娜干紅 佳美(Gamay)和歌海娜(Grenache)干紅通常果香濃郁,酒體輕盈。 容量相對較小,杯肚較瘦,杯口較開放的杯型會比較合適。容量過大,杯肚過胖會導致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加快葡萄酒的氧化,會使得輕盈酒體的快速解體,而杯口過窄,不利于濃郁果香的釋放。 7、仙粉黛干紅 仙粉黛(Zinfandel)干紅果香極為馥郁,往往充滿果醬味、藍莓味、李子味、蔓越莓味以及甘草味等,酸度適中,并帶有一定的辣味。 仙粉黛杯較長的杯身正好可以緩和酒精度帶來的辣口感,并且有充足的空間讓果味和香味凸顯出來。 8、巴羅洛等耐藏型干紅 這類葡萄酒品質較高,單寧較多,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熟化,如意大利巴羅洛(Barolo)和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等干紅。 在未達到最佳適飲期前,需要選用容量大,杯肚胖,杯口窄的杯型。這類葡萄酒風味物質含量高,層次復雜,胖杯肚可以讓酒液與空氣充分氧化,從而呈現出更深層次更美妙的風味物質。另外,由于這類葡萄酒香氣較為封閉,較窄的杯口正好凝聚香氣。一般推薦使用勃艮第干紅杯型。 三、經典白葡萄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一般來說,經典白葡萄酒選擇的酒杯需要滿足以下特征:
1、長相思干白 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干白通常酒體輕盈,酸度活潑。 長相思杯容量小,杯肚瘦,杯口較窄且外翻,比較合適。較輕酒體的長相思干白搭配大杯型反而會加快氧化速度,同時會使香氣散發過快,而杯沿外翻會減輕酸度的影響,增強舌尖的甜感。 另外,其他酒體較輕或者中等、花香果香濃郁的白葡萄酒也可搭配長相思杯,比如白芙美(Fume Blanc)、白詩南(Chenin Blanc)、麝香(Muscadet)、白麝香(Muscat Blanc)和灰皮諾(Pinot Grigio)等干白。 2、雷司令干白 雷司令(Riesling)干白通常產自較涼爽的地區,酒精含量低、果酸較高。 雷司令杯杯肚直徑小,酒液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小,酒液升溫慢,正好滿足了雷司令品鑒中對溫度的要求;小的杯口方便匯集香氣。 3、霞多麗干白 霞多麗(Chardonnay)干白酒精含量高、果酸低、酒質醇厚。典型的有納帕谷干白、勃艮第一級園(Premier Cru)和特級園(Grand Cru)等干白。 霞多麗杯體積較小,大肚杯身,較陡的杯壁讓酒液入口的擴散效果非常好;杯口的設計讓酒液入口時先流向舌頭中部,然后向四面散開,使得酒液各種成分更加和諧的展現出來。 四、經典甜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經典甜酒搭配的酒杯大都偏小,一方面考慮到其較高的酒精度,一方面可以讓品酒人更好的感知其甜度。 1、大多數甜葡萄酒 甜葡萄酒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較高的甜度。 為了突出其獨特性同時避免一次性喝得過多,甜酒杯一般設計得比較矮小,幫助將其香氣和甘甜發揮到極致的同時,又突出其酸度以達到酸甜平衡。 2、德國晚采收甜白 普通德國晚采收甜白(Spatlese)果香濃郁,酒體輕盈。 容量較小且杯身較低的杯型讓酒液不會經受長時間或大面積的氧化;而較寬的杯口能讓人更加容易感受到濃郁的香氣。 3、蘇玳甜白和冰酒 蘇玳甜白(Sauternes Sweet White)、德國逐粒精選酒(Beerenauslese)和貴腐精選酒(Trockenbeerenauslese)以及加拿大冰酒(Icewine)等酒體飽滿,層次復雜。 容量稍大且杯肚較大的杯型正合適,讓酒液充分與空氣接觸,釋放更多的風味物質;而較窄的杯口更能聚攏深層次香氣。 4、甜型雪莉酒 甜型雪莉酒(Sherry)可分為佩德羅西曼尼斯(PX) 和麝香雪莉(Moscatel)。前者含糖量會高些,充滿葡萄干、棗干、無花果干、咖啡、甘草和焦糖的香氣;后者含糖量稍低,風格較優雅。 雪莉酒杯的容量有 3-4 盎司,從面看杯形略呈倒三角形,能讓雪莉酒的香氣更加明顯的被感知。 5、馬德拉甜白 馬德拉甜白(Madeira Sweet White)香甜醇厚,酒香濃郁。 矮小的杯體的外翻甜酒杯非常合適:矮小的杯體可以更好的匯集酒液的香氣;而像花瓣一樣的杯口可以有效揮發出酒香又不至于使其發散,還可以讓酒液直接流向位于舌尖的甜味區,將果味的甘甜發揮的淋漓盡致。 五、起泡酒應該搭配什么酒杯呢? 起泡酒主要有香檳(Champagne)、卡瓦起泡酒(Cava)、普羅塞克起泡酒(Prosecco)和阿斯蒂起泡酒(Asti)等,其共同之處在于其細密持久的氣泡,香氣清新,因而盡量選擇杯身垂直向上且狹長的酒杯。 根據不同場合或需求,一般有以下 4 種起泡酒杯型可以搭配: 1、淺碟香檳杯作為一種特別形狀的高腳杯,非常適合用于婚禮以及其他慶典中香檳泉的搭建,但其設計失誤在它的淺底。首先,酒很容易灑出來;其次,氣泡和香味散得太快。第三,這個型狀的杯子握在手里會使得香檳快速升溫,影響口感。 2、郁金香形杯細長的杯身便于觀察其美麗的氣泡珠環,同時逐漸收攏的杯口有利于保存起泡酒的香氣,聞香時香氣更集中。 3、長笛形杯杯身細長,給氣泡上升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因此起泡酒可以長時間地保持細密的氣泡;不僅看上去比較精致,而且有利于讓酒液保持低溫;但因其杯口較寬,不利于深入嗅聞普通起泡酒的芳香。 六、其他類型酒杯如何與葡萄酒搭配? 1、ISO 標準杯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曾針對葡萄酒杯制訂過一份標準(ISO 3591:1977),并在其中規定了一種用于葡萄酒品鑒的標準酒杯——ISO 標準杯:它由一個像“拉長的雞蛋”的杯身、一段杯柱和一個杯座組成,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葡萄酒。 2、平地無腳酒杯 由于高腳葡萄酒杯不易保養,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平地無腳酒杯出現了,但是這種杯型有利也有弊:
3、無情杯 無情杯(Les Impitoyables)字面意思為冷酷無情,就像包公審案,任何葡萄酒倒入此杯,皆能將酒質各方面大公無私的表現出來。 此酒杯沒有腳,只能用手指托住兩個凹下去的部分持住。杯口與 ISO 杯口同口徑,杯底則是無柄平底,底部及旁邊各有凹陷,在搖杯過程中很容易將酒的液體流打破,幫助釋放香氣;兩處凹陷還有另外一個作用,用拇指和食指持杯的時候,能夠避免手心溫度影響酒的口感。 4、白蘭地杯 由葡萄釀造蒸餾而成的白蘭地,如干邑(Cognac)和雅文邑(Armagnac)等,其香氣優雅而醇厚。 白蘭地有自己專門的酒杯,被稱為白蘭地杯(Snifter),是一種大肚窄口的矮腳杯。 圓胖的杯身有助于白蘭地多接觸空氣,發展香氣;矮腳的設計則是為了端酒杯的同時手掌的溫度能夠溫暖酒液,使白蘭地的風味發展得更加徹底;狹窄的杯口則有利于保留白蘭地的香氣,嗅聞香氣時香味也更集中。 嗯,寫完這篇文章,也算是對葡萄酒的杯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剩下的就是在各種場合自行對照選擇酒杯學以致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