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可以用手輕拉頭發來試驗是否脫發。
用手抓住一些頭發,輕輕一拉,如果只有一兩根頭發脫落,代表頭發大致正常;如每次都超過3根以上者,脫發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第二,看發際線位置和額角。
①看發際線
脫發發際線一般都比正常的發際線稀疏或出現斑片狀脫發,時間久了發際線就會后移!
②看額角
有脫發情況的額角頭發會更加的稀疏,M角會更明顯,嚴重的可能會蔓延到頭頂。
如果以上癥狀持續2~3個月,那么請出門搭車,掛號看醫生,你真的脫發了!
造成脫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洗護產品選擇與使用不當引起的脫發。
頻繁染發、燙發、拉直頭發以及做發型造型。長期的化學美發用品接觸頭皮及燙拉等機械外力作用等均會造成脫發。一般染燙拉直,建議一年不超過2次。
錯誤使用吹風機。高檔位、高溫度、對著頭皮直吹會加速頭發脫落。
在有輻射的地方、或在室外、粉塵、化工環境地方工作,也會導致掉頭發。
對于這些外力因素導致的脫發,矯正后,脫發可以緩解。如果躲開了這些雷區還脫發,那么極其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
下面就先來辨認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種脫發,以便“對癥生發”。
1、遺傳性脫發
家族遺傳性的“聰明絕頂”,脫發只是時間的問題,時間到了也就禿了,而且大概率傳男不傳女。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把這個基因帶入了英國皇室,于是有了“禿頂”也拉低不了魅力值的威廉王子。
2、壓力,熬夜,生活不規律導致的脫發
在精神壓力的作用下,人體立毛肌收縮、頭發直立,植物神經或中樞神經機能發生紊亂,毛囊毛乳頭發生改變和營養不良,從而導致毛發生長功能抑制,毛發進入休止期而出現脫發。
3、季節性脫發
這多發生在秋季,秋燥特別容易犯肺部,耗傷人體的陰血,導致肌膚毛發失去滋養,出現血虛風燥,此時頭發就容易干枯,脫落,造成脫發。
4、脂溢性脫發
脂溢性脫發是脫發種類中最為常見一種,最主要的特征是常伴有頭屑增多、頭皮油膩、痛癢明顯,在男性群體出現較多,一般稱為男性型禿發,這種脫發是自頭頂部開始,蔓延及額部。
5、疾病導致的脫發
內分泌紊亂(造成更年期脫發、產后脫發等)、正在接受化療以及發生在頭部的某些罕見疾病也會導致脫發。不過,隨著這些疾病的治愈,頭發也會正常長出。
中西醫在治療脫發上各有所長,現代醫學治療脫發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皮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接觸致敏劑如二硝基氯苯、光化學療法、雌性激素療法等。
中醫與西醫略有不同,中醫認為脫發與五臟六腑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治療方案重在內調外治。
五臟六腑失調,導致人體氣血不足、陰陽失衡,造成氣滯、血瘀、食停、痰凝、疳積等,導致肝腎虧虛、氣血不和或氣滯血瘀,從而導致發失濡養脫落。
因此,可以通過調理五臟六腑兼之中藥外治法,來達到防脫生發的效果。
●此類是典型的脂溢性脫發,多屬脾胃運化功能受阻,導致濕從內生,溢于肌表,出現脫發。
●表現:患者大多平時喜歡吃肥甘厚味的食物,頭發油膩,頭頂部發量稀疏。
●治療:健脾祛濕、化濁止癢為主,濕去則毛發生。
●此類脫發多由腎火大、腎虛血虧引起
●表現:頭皮劇烈瘙癢,頭屑多如雪花,抓之易脫,頭發干燥無光澤。
●治療:臨床上常用涼血消風散加減,后期治療以滋補肝腎、養血生發為主。
●此類脫發肝腎不足引起頭發花白、干枯、脫落。
●表現:患者面色蒼白,肢冷畏寒,腰膝酸軟,頭發干枯焦黃。
●治療:重滋肝補腎。
除了中藥內調,中藥外治也被廣為應用,是近年來治療脫發的重要方法。

在草本植物中,茯苓、澤瀉能滋養局部皮膚、血管及毛囊組織的功能,輔助毛發再生。
竹葉、茵陳有抑制頭皮真菌與細菌的作用,對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脫發有一定效果。
2、中醫理療法
脫發看起來簡單,治療起來確實是個復雜的問題,在此沒辦法一一詳盡,建議出現脫發癥狀的人要盡快就醫,辯證治療。
●飲食正常:避免攝入過多高糖高脂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不熬夜:熬夜一時爽,一直脫發一直慘,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對頭發是相當重要的,建議夜間11點前應入睡。
●保持心情舒暢:合理釋放壓力,不可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
●注意保養頭發:不可頻繁燙發、染發,需使用正規的洗發和護發產品。
●頭部按摩:每日睡前或晨起可用十指指腹按摩頭皮。穴位保健防脫發:穴位按摩可以保健頭發,可按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池、百會、印堂至酸脹感。每日1次,每次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