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借自然界陽氣最盛之時,大補人體陽氣,排出體內的寒邪,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秋冬疾病。 現在,還有5天就要出伏啦!我們要趕快抓緊時間啦! 之所以要養背,那是因為我們的身體上,背為陽,腹為陰。 只要保養好背部,就能讓人體的背部滋生出源源不斷的熱量。 這是因為,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陽經,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為“陽脈之海”,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 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上,這些經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路,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起到振奮陽氣、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由此可見,人體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成人也可以用來治療保健。 它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操作的時候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復5~10遍。 捏脊對于虛性體質常見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洗浴時,用濕毛巾搭于背后,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如果自己不方便,也可以讓他人代為搓背,用力不要過猛就行,以免搓傷皮膚。 搓背法有防治感冒,緩解腰背酸痛、胸悶、腹脹等不適癥狀之功效。 艾灸可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達到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理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的目的。 背部肉多肉厚而且發硬的人群,都適合用這種保健方法。 雙足與肩同寬,背靠墻壁站立,約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體后仰,用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進行撞擊。 需要注意的是,骨質疏松患者及老年朋友最好先咨詢醫生,確定自己的身體適合這項運動后,再參與此項運動。 雖立秋節氣已過,但是想要真正地安全入秋,此時一定要要遵循四“多”四“少”的養生原則,關鍵時刻能保命的! 夏秋養生要“順應天時”進行“熱養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授周儉指出,喝一杯熱茶其實是解暑的法寶。一杯熱茶,出點汗,悶熱之氣得以宣泄,頓時就會感覺清爽無比。 各類冷飲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解熱,但會對消化道黏膜產生不良刺激。 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脾胃消化功能日漸虛弱,進食冷飲,會出現胃脘疼痛、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一定要少吃冷飲。 美國《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多吃果蔬有利于增強免疫功能。 而吃太多肉則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一旦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就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夏秋出汗多,易損失津液,需適當吃酸味食品,而且,夏秋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酸酸的醋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對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甜食盡量少吃,糖分過多,會影響到中老年人脾胃的消化,更會生濕生痰,給體內添上“一把火”。 夏秋不妨采用古老的方式納涼,扇子輕輕搖動起來是清新的自然風,能起到平衡機體、健身活絡的作用。 搖扇是一種單側肢體運動,且對腦血管也是一種鍛煉,不僅可使肢體的關節、肌肉得到鍛煉,還可鍛煉大腦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 空調的冷空氣會引起關節受損、受冷、疼痛,導致脖子和后背僵硬、手腳冰涼麻木等。 老人長時間處在空調的環境下,會出現很多健康問題。因此老年人應盡可能遠離空調。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健康時報、健康圈等,特此感謝! 編輯:高繼明? 審核:朱蕗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