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物業費是我們在城里生活需要交的一項費用,而每個小區都有小區的規定,物業費的收取一般是根據小區來制定的,但是如今因為物業問題實在多,所以很多人覺得物業費收取的并不合理。我們都知道,物業費是每一年都要交的,交多少每戶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物業費是按照房屋面積征收的,而不是按照戶征收的。為什么物業費一般是按照面積征收的呢?這有什么標準嗎?物業費為何按照“面積”不是按“戶”來收?這些情況不用交物業費。 規定自然有規定的道理,物業費按照面積來征收,其實體現了一種公平性。仔細想想,一個小區里面,有的房子面積大有的房子面積小,物業費是包括電梯費、衛生費、安保費的,很多都是人工的部分,那么,家里面積不一樣,產生的垃圾啊以及住的人或是多一些,費用自然也是不一樣的了。最典型的還是冬季暖氣費的收取,如果是按照戶頭標準,不同面積的供暖是不一樣的成本,這就在整體的成本上分攤上不是很公平。所以按照面積大小收取,其實對業主來說是比較公平的,面積越大,收取的就越多。 再想想,如果家里進小偷了,物業總不能說那一塊不歸自己管吧,所以按照面積收取是合理的,起碼人家會管轄的更具體一些。面積大小不一樣,可能一戶住的人也不一樣,那么產生的垃圾啊別的費用也就不一樣,自然不能按照戶來收取了。 其實這就和公攤差不多,一個小區的業主,公攤可能有幾種不一樣的劃分,共不能全部公攤都是一樣的吧,這對于小戶型或是一些條件稍微差一點的房子的業主是不公平的。所以,物業費按照面積收取是合理的,按照“戶”來收取反而不合理了。 另外,以下幾種情況下是不用交物業費的,你都知道嗎? 第一種情況:買了房但是開發商還沒有交房 買了房子就要交物業費嗎?如果有人這樣告訴你,那么一定是坑人的。一般物業費都是從拿房了,拿到鑰匙了,開發商交房了,從當月或次月起開始交物業費的。如果還沒有拿房,就說明你和開發商簽訂的合同沒有完全認定,是不需要交物業費的,又沒有享受物業服務,怎么會需要交物業費呢。 第二種情況:物業自作主張增加物業費 如果是物業自主主張說要增加物業費,其實這也是不對的,這種業主不知情,和物業管理合同情況不符合的,是不需要交物業費的,你只需要交了該交的物業費就行了。 第三種情況:房子租出去了,明確表明由租客交物業費 有的房子被房東租出去了,一般這種情況都是租客交物業費,當然也不排除好房東自己交了物業費的情況。如果你把房子租出去了,明確表明租客承擔物業費,這個時候你是不需要自己交物業費的。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