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詞典 空間規劃類術語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0 1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落實推進 1 1、自然資源部對《若干意見》解讀中指出: 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 著手搭建并盡快建成基礎信息平臺,待規劃編制完以后,可以利用基礎信息平臺實施監管。 2、為落實《若干意見》精神,5月28日自然資源部下發《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同步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基于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整合各類空間關聯數據; 著手搭建從國家到市縣級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形成覆蓋全國、動態更新、權威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3、2019年7月18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和現狀評估工作的通知(試行)》,再次明確: 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 全面開展市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工作。 0 2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有哪四個子體系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 到2020年,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從規劃運行方面,逐步建立: “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 實施監督體系; 法規政策體系; 技術標準體系。 這四個子體系,共同構成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此次中央發布的意見,對于規劃體系改革: 1、一方面是著力改善了倍受各界關注的規劃編制審批環節,同時加強了規劃的實施監督,針對意見的具體實施與監管,還提出了“堅持先規劃、后實施,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 另一方面,對支撐規劃運行的兩個基礎體系(法規政策體系、技術標準體系)也按照新時代的新要求進行了重構。 2、意見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市縣以上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初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3、針對健全用途管制制度,意見提出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 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行“詳細規劃 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 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 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 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 由此可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每一個子體系,都和“一張圖”的繪制息息相關。 0 3 “一張圖” 如何繪制 3 (一)先形成“一張底圖” 基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在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前提下,整合規劃編制所需的空間關聯現狀類數據,共享發改、環保、住建、交通、水利、農業等部門國土空間相關信息,開展地類細化調查和補充調查,形成一張底圖,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二)建設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1、省、市、縣在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基礎上,要加強與國家級平臺對接,實現上下聯通,同時推進與其他相關部門信息平臺的橫向聯通和數據共享。 2、基于平臺,同步推動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開展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 (三)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1、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照統一標準和要求,與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同步開展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建設。 2、“一張底圖”數據成果,經逐級整合后于 2020 年底前完成,向國家級平臺匯交,并提供數據使用說明。 3、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 要及時將規劃成果,向本級平臺入庫,向國家級平臺匯交,以作為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 4、經核對和審批的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成果: 由本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整合疊加; 按照規定向國家級平臺匯交; 逐步形成以“一張底圖”為基礎,可層層疊加打開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5、規劃發生調整并經審批后,應及時完成數據庫更新和數據匯交,實現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動態更新。 6、所有入庫數據應按照相應的質檢細則進行質量檢查,規劃成果數據在涉密內網聯通前應按照離線方式完成匯交。 因此,依托平臺,以“一張底圖”為基礎,整合疊加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實現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形成覆蓋全國、動態更新、權威統一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提供法定依據。 0 4 “一張圖”的功能有哪些 4 1、集成基礎地理、現狀、規劃等各類數據,提供包括數據處理、資源瀏覽、專題圖制作、對比分析、查詢統計、成果共享等功能,多層次服務于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工作。 2、整合各類規劃、檢測沖突差異、推演沖突協調提供強大支撐。 0 5 “一張圖” 一圖框定'三條線' 5 (一)各層級政府的空間管理事權,整合各部門空間責權,從跨區域重大設施統籌、規劃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著手建立的空間規劃。 1、形成一套規劃成果。在統一不同坐標系的空間規劃數據前提下,有效解決各類規劃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 2、研究一套技術規程。落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開發強度測算、'三區三線'劃定等控制線,以及空間規劃用地、用海、用島分類標準、綜合管控措施等基本規范。 3、設計一個信息平臺。以規劃基礎數據轉換,以及有利于空間開發數字化管控和項目審批核準、來并聯運行規劃信息管理。 (二)根據'三區三線'空間劃分和開發強度等控制指標,將基礎設施、城鎮體系、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空間開發的差異化管控措施落實在空間規劃總圖中,最終形成動態更新的'一張圖'。 (三)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基礎上,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把各類空間性規劃的核心內容和空間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次序,有機整合落入空間中,真正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 0 6 “一張圖”建設路徑 6 1、從數據采集、匯聚建庫、數據管理、數據應用等方面,構建數據治理融合路徑,建立工作流程和實施標準,以三調數據、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數據等為基礎,做好現狀數據底板。 2、構建包含空間規劃全要素的規劃一張圖 0 7 “一張圖”服務于規劃編制 7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底板數據,用于提供輔助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數據成果和工具,以服務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效率與效果。 數據成果包括: 規劃底板數據處理; 自然資源分析評價;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 0 8 “一張圖”服務于用途管制 8 1、提供輔助項目選址、項目合規性檢查等,作為項目協同審批工具,通過服務的方式支撐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工作。 2、為項目落地提供行政審批服務,實現建設項目規劃審批從選址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全流程管理,實現對項目審批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和實時監控。 0 9 “一張圖”實施監督的系統內容 ![]() 9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并以此實現國土空間規劃全業務、全過程信息化覆蓋。 1、“一套標準”:是指系統配套標準規范體系。 2、“一個核心”:包括國土空間大數據體系及指標模型體系。 3、“一張圖”:基于大數據技術,形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以圖管地”模型,為“以圖管地、管規劃”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推動管理方式逐步向全流程在線化圖審方式轉變。 4、“六個應用”主要包括: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國土空間規劃審批(查); 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 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 國土空間規劃社會公眾服務應用建設。 1 0 “一張圖”如何實施監督 ![]() 10 1、基于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應用系統。 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加強規劃實施監管,逐步實現: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和自適應的智慧規劃提供重要基礎。 2、建立監測指標體系和指標管理功能,促進規劃監測指標易獲得、夠精準、可更新。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指標庫,以實現系統接入的數據源、計算參數、輸出指標結果、支撐指標,都可以可視化表達,以利于實施監督。 1 1 結語 ![]() 11 建立“全國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對實現“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以及推動“一張藍圖干到底”具有重要意義。 上下貫通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也將由現在的繪制路徑,變為未來大幅提升空間治理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