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脂肪肝就是「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一類病變,比較常見。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喝酒傷到了)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他原因)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在體檢的B超報告上描述的脂肪肝,更多可能指的是單純性脂肪肝。單純性脂肪肝是肝細胞里由于脂肪堆積而發生脂肪變性,我們可以粗略地理解為肝細胞“變胖了”。 北京積水潭醫院消化內科梁學亞主任醫師指出,B超提示的脂肪肝的『輕、中、重』更多指肝細胞“變胖”的程度,但這和肝細胞是否破裂損害從而造成肝功能異常,并不一定平行存在。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這些“變胖”的肝細胞是否『胖』到承受極限而破裂壞死,從而發生,脂肪性肝炎。 也就是說“輕度”脂肪肝完全可以發生肝損害變成脂肪性肝炎,“重度”脂肪肝也可能不發生肝損害,依舊是單純性脂肪肝。所以盡管重度脂肪肝變為脂肪性肝炎的風險更大,但不代表輕度脂肪肝就沒問題,無論輕重我們都需要重視。 重視的方法就是:除了B超檢查,還要關注自己的肝功化驗結果。肝功能的血液檢測結果,可以一定程度上簡單直接地反映出有沒有肝損害的發生。 1. 谷丙轉氨酶(ALT):是最優先關注的指標,它的升高說明已經發生了肝損害。 2. 谷草轉氨酶(AST):它的升高同樣提示發生了肝損害。 3. 谷酰胺轉肽酶(GGT):經常伴隨著前兩者一起增高,如果只有GGT增高,危險程度雖沒有前兩者升高大,但一樣值得重視。 當然這幾個指標并不是脂肪性肝炎的特異性指標,很多肝病都可能導致它們的升高,大家沒必要知道的那么詳細,只要記住一旦它們升高,就一定要提起警覺,前往專業的醫院就診。 目前認為脂肪肝的形成與以下因素有關: 1. 肥胖: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癥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 酒精: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克-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倍—25倍。 3. 快速減肥: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 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見于攝食不足、消化障礙或純素食主義者,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5.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為多。因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6. 藥物: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霉素、環已胺、吐根堿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 妊娠: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后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 其他: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癥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后,脂肪肝更容易發生。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一科謝雯主任指出,脂肪肝的臨床進展可劃分為4個階段,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肝相關肝硬化—脂肪肝相關性肝癌。 在單純性脂肪肝階段,主要表現為脂肪滴在肝臟細胞中沉積,尚未導致肝臟細胞內發生炎癥損傷等,在此階段,可以逆轉。 但如果隨著疾病的進展,進展到脂肪性肝炎階段,臨床上開始出現肝功能異常,ALT、AST、GGT、TBIL等肝功能指標異常時,僅依靠生活方式的改變就很難逆轉脂肪肝,而需借助于藥物治療,包括調節血脂、血糖、抗炎保肝等藥物治療。 所以脂肪肝特別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科蔡晧東主任指出,即使得了脂肪肝,也別怕,一些脂肪肝只要干預得好,是可以逆轉的。甚至一些輕度的脂肪肝,不用吃藥,通過以下四個處方調理,就可以逆轉。 1. 控制總熱量,每餐七分飽。 2. 調整飲食結構,多吃粗糧、蔬菜,少吃油膩、煎炸及動物性食品。 3. 三餐分配應“朝四暮三”,即按早4、午3、晚3的比例分配三餐,做到“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 4. 多飲茶水,少喝果汁和含糖飲料,不喝酒。 5. 睡前別喝奶,以免導致熱量過剩,可把牛奶或豆漿放到早餐時飲用,不要把乳品當飲料。 6. 水果最好在餐前或兩餐之間饑餓時食用,且每次只吃一種,盡量選體積中等、甜度不是太高的,比如梨、蘋果等。 脂肪肝與“節儉基因”有關,一個人體重增加了3%—5%,就很有可能從原先沒有脂肪肝變成患有脂肪肝。 一旦發現脂肪肝,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減肥治療,一般體重下降5%—10%后,脂肪肝都會逐漸消失。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營養過剩會引起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發病群體。要想遠離它,首先鍛煉不能少。 建議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運動,以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加速作為鍛煉效果的標準,可慢跑、打球等。 每天堅持非常重要,因為經常運動的人一旦停止運動,反而會促使脂肪的積聚,加重脂肪肝。 每次體檢要查肝功能、甲胎蛋白的檢測和腹部B超,以早發現脂肪肝及肝癌。 參考資料 1. 京醫通 京醫通 | 別把「輕度脂肪肝」不當病!這項結果異常就晚了 https://www.sohu.com/a/332398300_359980 2. 搜狐健康 北京地壇醫院謝雯:脂肪肝、乙肝如何治療? http://www.sohu.com/a/67579544_370018 3. 健康時報 30個和尚體檢,一半都有脂肪肝!這里面的秘密90%的人都不知道! http://www.sohu.com/a/165879352_744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