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作為中國古代的閃耀遺珠,它的偉大,不僅在于唯美的遣詞造句,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依然散發著光芒。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 宋·蘇軾 蘇軾與友人游春,山色清明,心情暢快。 在山光水色之中,吃著清茶野菜、粗茶淡飯,覺得就是人間最美味的菜了。 任時光匆匆,才知平平淡淡才是真。 清歡,是人類心靈的純凈一隅,是超越物質享受的精神境界。 清歡,是對人生、對生活的品味與享受,是對生活的熱愛。 在執著與放逐間,體味人生的詩意,茶涼又如何,曾經擁有,便不會遺憾。 懂得知足,方能常樂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 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四十八歲的辛棄疾,被罷官還鄉之后,反而自得其樂地沉浸在閑適的鄉村生活中。 生活可以忙碌、疲憊,心態要悠閑、詩意從容。喝喝茶,飲杯酒,朋友一起聊聊天,隨心隨緣,逍遙自在,灑脫從容。 懂得知足方能常樂,就好像紀曉嵐老師陳白崖所寫的一副對聯: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過分膨脹自己的欲望只會讓心靈疲憊痛苦,因為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淡泊名利,是真諦 《南鄉子》 宋·黃庭堅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 萬事盡隨風雨去, 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頭上笑, 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這首詞是黃庭堅的絕筆。 也許生命到了將盡的時候,會有一點點遺憾,但更多的是參透人生的豁達,人情冷暖我已歷經,滄海桑田我已看遍。 于是,他開篇便說,在諸將都談論封侯之事的時候,我獨倚高樓,和著竹笛,放聲長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知道想要擺脫名利的束縛是不可能的,但是卻能修煉出名利淡泊的心態。 用淡泊名利的心態,笑看風云豁達,擺脫一切糾纏于心的牽絆;勇敢突破封鎖精神的藩籬,讓健康的生命閃爍燦爛的光澤。 人生難得,一知己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一直反對妥協投降,他相信抗金事業能成功,但是這時宋高宗和秦檜卻力主召開和議,和金國談判議和。 深夜無眠時,想要找一人訴說心事,卻找不到一人,只能將心事通過琴聲傾訴出去。 納蘭性德說:“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有得有失,才是人生 《浣溪沙》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暮秋之時,花的凋零是無奈的,燕子的歸來是可喜的。 一切要消逝美好還是會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就像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年輕的人。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得失的過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得失是相依的,有失就有得。 世事喧囂紛擾,放下無奈,做一個陽光快樂的人,做自己快樂的主人! 人走,茶涼 《浣溪沙》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 為誰零落為誰開。 人走了,茶涼了,這又何妨呢? 茶涼了就倒掉,沖上新的茶葉,自會有裊裊茶香。 別太在意人走茶涼,心珍惜就好。 我曾如此一心一意走近你,奈何明月照溝渠,奈何你一心一意地走開。 感情世界里,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珍惜了,其它隨緣。 何必要留戀那杯涼掉的舊茶,遲遲不肯喝清香怡人的新茶呢? 人生只道是尋常 《木蘭花》 最折磨人的感覺,不是痛苦,而是惆悵的情緒; 最令人傷感的,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古典的詩意世界,已經遠離現實的生活。 沉湎在回憶中,感覺人生是孤獨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場寂寞的旅行,沒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 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終將隨著歲月慢慢遠去。云聚云散,潮起潮落。再回首,往事卻已隨風而去,了無痕跡,最后,還剩下些許淡淡的憂傷和回憶。 經歷了轟轟烈烈,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才是生活,一切都將歸于平淡。 人海茫茫,不論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過,還是無意中的一次對視,抑或是人來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難得的緣,皆應珍惜。 但當緣分逝去,我們也不必執著,亦不必在意人走茶涼,物是人非。 因為,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完美的人生!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