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家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往往根據不同的腰背痛分型(4型,見圖1)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確定腰背痛分型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恢復性姿勢,初始練習,常規練習,功能活動,隨訪周期和自我管理等。本文通過4個患者故事,了解這一常用診斷和治療小工具的運用價值。 圖1 腰背痛分型及管理 當小李幫助一個朋友搬完家具后,背部就開始有點不舒服。剛開始疼痛在腰背部,大部分時候在右側,很快就放射至右側臀部。當疼痛最嚴重時,甚至沿著右腿向腳踝放射,盡管如此,小李主訴疼痛仍主要集中在腰背部。每次醒來后,或者長時間坐著的時候,小李會覺得腰背部肌肉會有幾分鐘的僵硬和緊張。一旦他開始來回走動,通常就會感覺好多了。雖然疼痛程度變化很大,但背部疼痛從未完全消失過。 盡管小李在進行一些快速、劇烈運動后癥狀會增加,但疼痛加重通常發生在當他向前彎腰或久坐一段時間,特別是坐在軟椅子上時。因此,每次開車就非常痛苦。日常生活中,他寧愿站著,也不坐下。甚至已不能彎腰抱他三歲的兒子,否則真的是疼痛難忍。俯臥位是唯一能幫助小李緩解痛苦的方法。 圖2 “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恢復運動,一直在打網球和打乒乓球,但在過去的幾個星期里,我不敢進行任何運動。總認為應該注意休息,所料不及的是刻意休息卻使事情更糟。后來,甚至沒有安眠藥我就不能睡覺,而且我只能趴著睡,身下還要墊個枕頭(圖2)。說實話,這已經對我的婚姻造成了傷害。我甚至擔心這樣下去我將會對生活失去興趣。”--小李說 小李患上的是最常見的“結構性”的腰背痛。彎腰時腰疼明顯加重。 原因可能是脊椎前部結構的磨損或勞損,也可能是椎間盤。考慮到以腰部疼痛為主,只是偶爾加重時的臀部或小腿的放射痛,因此小李的放射痛應該是來自這些磨損的脊椎結構而非神經壓迫。 盡管運動時有些疼痛,但小李還是應該盡量保持運動。他應該采取俯臥位休息,因為該體位使得脊椎前部結構之間或者對椎間盤的擠壓減輕。 小李還應該考慮如何改變他的行為方式,特別是因為某些活動或體位使得疼痛加重。 例如,他不應該去抱他三歲的兒子,而是應該坐在地上跟兒子玩耍。他也應該盡量避免做那些需要彎腰的事情,因為這會加重他的疼痛。但小李也必須知道,疼痛并不意味著他的脊椎正遭受傷害。疼痛不等于傷害。小李的治療目標是保持運動,但進行該運動時盡量少或沒有疼痛。如果他的癥狀出現變化,特別是如果他的腿部疼痛比背部疼痛更嚴重時,那么他應該咨詢醫療專業人員。 (圖3) 小李發現趴著并且后仰能使疼痛減輕(圖3)。他可以利用這一體位來管理自己的癥狀,例如在兩個使他不舒服的活動之間,利用俯臥位來進行休息。建議將每天的活動做一個計劃,將日常活動和疼痛減輕體位互相穿插,最大程度的減輕疼痛。如果疼痛從持續性變為間歇性,或者出現后仰時癥狀迅速消退時,這表明腰背痛正在好轉。當然,即使出現很大改善,疼痛還是會時好時壞,小李要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最后,手術治療很少被推薦用于此類型腰背痛。 趙大媽已經記不起腰背痛癥狀開始的確切時間了,反正最近幾個月一直飽受腰背痛的困擾。腰痛時好時壞,好的時候若無其事,發作時疼痛難忍。雖然有時臀部和大腿根處也有疼痛,但疼痛主要集中在腰背部。 一旦站久了,趙大媽就感覺疼痛加重,例如站著等公共汽車,疼痛就會加重。做一些往后仰的動作時疼痛更是加重,比如整理上吊柜的物品時。相反,坐著時疼痛會相應減輕,特別是如果她向前彎腰,將其肘部放在膝蓋上時,疼痛減輕特別明顯。側臥位,弓著身體躺在床上,感覺疼痛明顯減輕。但趴著時,痛苦加劇甚至無法忍受。早晨起床時,趙大媽感到肌肉僵硬和緊張,但是一旦她開始走動,肌肉緊張感便隨之消失。 “我的后背痛真是煩死我了,特別是當我站著的時候疼痛特別明顯。但如果我向前彎腰,疼痛可以減輕。如果我站在同一個地方超過15分鐘,我的背痛就會變得嚴重。 我曾經喜歡趴著睡覺,但現在是不可能了。雖然我盡量堅持工作,但總是需要停下來向前彎腰,有時我覺得自己真是太傻了。“-趙大媽說。 (圖4) (圖5) 趙大媽的疼痛是‘結構性’腰背痛(圖4)中不太常見的一種。表現為向后仰時疼痛加劇,彎腰反而好轉。這種表現通常發生在脊柱后部結構磨損或勞損時。趙大媽腰背部的疼痛為主要癥狀,其他均為牽涉性疼痛,不是神經刺激的結果。她應該盡可能的保持活動。而休息時可選擇彎曲的躺姿或坐姿(圖5),這樣會使趙大媽更舒適。 對于這種類型的腰背痛,保持運動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大多數日常活動通常需要彎腰。但工作負荷太重時會加重疼痛,因此趙大媽需要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進行調整,例如在廚房里從上吊柜拿東西時,可使用階梯凳以及盡量多走動而不是站在不動。盡管趙大媽的腰背痛還會時好時壞,但她應該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腰背痛。 如果癥狀發生變化,例如背部疼痛持續加重,那么應該及時咨詢專業人員。手術治療幾乎不推薦用于這種類型的腰背痛。 謝女士腰背痛的病史已經很久了。只不過,幾個月前,她感覺到雙腿也開始出現疼痛。主要發生在大腿。只要她走路超過幾分鐘就開始疼痛發作,走得越遠,疼痛越厲害,所以不得不坐下。坐下幾分鐘之內,她的腿部疼痛便消失,但一旦起來走路,疼痛又會出現。這種情況近期是周而反復。 在她第一次背痛發作后,謝女士為了瘦身,正好去俱樂部參加一個健身課程,會做一些旋轉的動作,這些動作有助于減輕疼痛。而且,每當在俱樂部彎腰騎靜態自行車時,背部疼痛加重,但雙腿并無疼痛感。 “我的背痛確實是一個麻煩,但是腿部疼痛更讓我無法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我不能和丈夫一起去購物,每隔幾分鐘就需要坐下來休息。搞笑的是,每當我倚靠著購物車的時候,我就能在超市多走幾步。當我不走路時,我的雙腿感覺很好,但一旦我走起路來,疼痛就隨之而來。“謝女士說。 (圖6) 謝女士的疼痛是因為脊椎的退行性變導致骨質增生,從而使得脊椎椎管狹窄(圖6),時常刺激到從椎管內部穿過的支配下肢的神經。 她的背部疼痛是機械性的,但腿部為主的疼痛主要是壓迫到了神經根。 當她坐下時向前彎曲,或者倚靠在購物車上或進行旋轉動作時都有助于打開骨骼之間的空隙,使神經獲得更多的空間,這樣受到擠壓的程度就減輕,疼痛自然也就減輕。 (圖7) 謝女士已經知道走一段距離后,坐下來彎腰休息(圖7)可以幫助自己減輕疼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她應該頻繁彎腰,并考慮制定一個針對自身姿勢的運動計劃。這種類型的腰背痛的運動鍛煉非常重要,所以她應盡可能的多多運動。 如果通過鍛煉,雙腿的疼痛不在那么劇烈,走路距離也越來越長,表明謝女士正在好轉。這種類型的腰背痛,患者通常都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癥狀;日常活動功能的改善表明病情得到了控制。 如果她的腿部癥狀加重,造成她的行走能力下降,那么她應該咨詢專業人員。 如果運動鍛煉和姿勢訓練沒有效果,并且一次都走不了幾分鐘,那么考慮手術治療是可行的。如果影像檢查可以明確變窄的部位,那么這種類型的腰背痛可以建議手術治療。 鄭先生的腰背痛發生在一次為期3天的長途汽車旅行之后。這次旅行,鄭先生坐在較為顛簸的后排位置,中途也很少休息。回到家后的第一個周末,他的腰背部疼痛癥狀開始發作并加重,甚至難以坐下和站立。在發作的第二個星期,他的左腿開始感覺到疼痛,不久之后,腿部疼痛變得相對為主。近幾天腿部疼痛一直持續,比背部疼痛更強烈,任何一點點的走動都使得疼痛加劇甚至連伸個左腿都疼痛難忍。 (圖8) 鄭先生的疼痛以腿部為主,且一直持續,屬于典型的神經根病(圖8)。這是真正的“坐骨神經痛”,是直接刺激脊柱神經根所產生的疼痛。鑒于上述疼痛癥狀,神經根的擠壓很可能是由于背部的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癥狀首發在腰背部,但后來卻發展為腿部疼痛為主,原因就是刺激到了神經根。任何對神經有牽拉的動作,例如彎腰或伸腿,都會加重本已持續發作的腿部疼痛。 雖然研究表明,鄭先生的腿部疼痛會有80%的機會得到緩解,但疼痛癥狀無法讓人忍受,因此可以先去看醫生以解決急性疼痛問題。 如果有手術的必要,醫生會建議行CT或MRI掃描。但最終是否手術治療主要取決于鄭先生疼痛的性質,檢查的結果,對疼痛的耐受力以及他自己的決定。許多類似癥狀的患者還是會選擇保守治療。 (圖9) 如果鄭先生決定不做手術,那么他需要有一個治療方案幫助他找到合適的休息體位,比如Z字形體位(圖9),以減少腿部疼痛的痛苦。他應該嘗試盡可能保持運動鍛煉,同時也可能需要服用大劑量的止痛藥。當腿部癥狀從持續發作變為間歇性發作,且疼痛已不再限制走動時,表明情況正在好轉。但也需要有個心理準備,發作的日子還是會存在的。 如果他的腿部癥狀在一兩個星期內一直持續,沒有減輕跡象,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劇烈,鄭先生應該立即咨詢專業人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