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生意普遍比冬季好做,正在找店鋪的你,知不知道里面的潛規則? 首先,千萬不要急著掏錢,有些商鋪本身存在租賃期限馬上到期、經營糾紛、多層轉讓等問題,而新接手方由于不了解情況,可能會上當受騙,無故承受高額的轉讓費,或者惹上官司,被迫承擔自己不應承擔的債務,造成經濟損失。 那么,怎么在這么短的選址紅利期內找到靠譜的鋪面呢?以下這些“潛規則”你千萬要懂。 1 真正的旺鋪 是不會在門上貼“旺鋪轉讓”的 首先要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也掉不到你頭上。生意好的店不會大張旗鼓地轉讓,一般都會現在老板自己人的圈子里發布轉店的消息。 不管你是經熟人介紹還是自己碰到了心儀的門面,還是實地看一下經營狀況,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正的旺鋪。 實地考察四大要點: ① 看店內:看目前店里的是否干凈明亮。不管是空店轉讓還是整體轉讓,都最好是整體格局不需要大改的才好。 ② 看庫存:如果店鋪不是空的,一定要看一下老板的庫存情況。一般生意好的店鋪老板不會因為要轉店了就全面停工,庫里應該管得有條不紊,也會有新貨存放著。如果倉庫內一塌糊涂、東西陳舊,你就要警惕了。 ③ 算筆賬:除了房租,也要咨詢一下店里每個月的水、電、氣等支出項目,員工的數量和薪資情況。這里有一個預估成本的公式: 水電氣+人工(老板自雇傭也要計入人工費用)+房租=營收-利潤 商品銷售也有淡旺季,大部分生意都是夏季比冬季好,一定要做足了功課,掐準自己的定位。然后,算一下究竟平均利潤率、客單量大概是多少,可以回本,看一下自己的生意能不能撐起這個門面。 ④ 看周邊:如果周圍一片片店鋪都沒開業,則需要加倍小心,即便不是當地政策環境上有變動,或是集體租賃期滿交回房東重新招租,這里一時半會兒都會沒有人氣,重新開店會很難養起來。 當然,你也要多想周邊商家住戶打聽一下,你看中的店生意好不好,為啥轉讓,多泡幾天,也可以問出來很多東西。即便沒問到啥,也可以看看真實的人流量。 2 好的鋪面不會頻繁被轉讓 老板總是會告訴你,他轉讓店鋪是因為:要去他處發展、轉行、家里有事、生意多忙不過來……自然不會說是因為生意不好做。 你可以四處打聽一下,該鋪面是否在過去的幾年被頻繁轉讓。通常,人流量大的店總是換老板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房租漲太快、周邊競品過多、被電商沖擊。問清楚原因,就能對癥下藥了。 3 查清門店的“歷史遺留問題” 要親自到自來水公司、電業局、環保局、煤氣公司、供熱公司等單位了解水費、電費、環保費、煤氣費、供熱費的繳納情況。如果未交清,請轉手者將剩余部分繳納完畢,并將交費發票出示,看清確認后復印留存,妥善保管。 停水、停電、停氣,無論停哪一樣,都無法營業。 親自到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了解工商管理費、應繳納稅款是否繳納完畢,有否罰款。如果有的話,請轉讓方到相關部門繳納完畢,并將相關票據復印留存,妥善保管。工商管理費、應繳稅款屬國家強制征收的項目,如未交齊,有可能面臨營業執照作廢、停辦營業執照、罰款等相應處罰。 要將以往與餐飲有關的單位、人員聯系到。通報餐飲租售情況,盡可能查清餐飲的工資、貸款、擔保、抵押、應付賬款和經濟糾紛情況,分清責任,避免在以后的經營中發生糾紛。因為在轉讓酒店時,很多員工跟著一起“轉讓”,所以一定要分清賬。 一定要搞清楚:合同是和房東簽約還是和轉讓人簽約;合同類別是承包合同還是租賃合同。從分清責任的角度說,合同的法律主體應選擇房東,合同的類別是租賃合同。 4 別輕視四季天氣對生意的影響 另外我們國家有的地區四季氣候變化大,春節看起來亮堂、干爽的鋪面,未必在夏季也一樣。 一定要搞清楚店鋪的朝向和制暖、制冷情況。別到了炎夏發現門店不僅沒辦法密封開空調,連個遮陰納涼的地方都沒有,更別到了雨季才發覺門口積水讓行人都躲著走。 2019年是實體店泡沫散去的一年,會有很多好鋪子在等待有緣人,預祝各位老板都能找到自己的旺鋪。 |
|
來自: 鋒e7trp7cv1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