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練習小周天最好的方法是打坐,打通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是站樁。在我通過打坐修到大周天階段后我深有感觸。
大周天是人正經十二脈和奇經八脈,身體所有脈的同時運轉。而小周天只是任、督二脈的通暢,二者相差很大。在小周天階段只需要打通上半身的任督二脈,不涉及腿部經絡,打坐就很快可以打通小周天;而大周天需要打通全身奇經八脈,則需要全身心的放松,而打坐因為盤坐的原因雙腿很難打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周天階段排病反應也比小周天階段猛的多,氣沖病灶的疼痛也使人無法靜下心來,而站樁更容易靜心對于打通大周天就很有優勢。
所以,個人認為站樁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方法,不僅調整身心,而且對于身體的鍛煉效果比打坐好,打坐通了小周天之后,如果不會雙盤,或者雙盤堅持不了,那就站樁吧,對于打通四肢的經脈有非常好的作用。相比起來,打坐容易入靜,站樁容易健身。但是前提是體質還好,體質過于虛弱不適合站樁。
運行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是不是站樁,其實這是個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問題,因為大周天這一概念,并不屬于科學范疇。盡管如此,像中醫氣論一樣,大周天學說也自成一體。為了搞清楚何為大周天,我們先來看看更為基礎的小周天內涵。
小周天,本義指地球自轉一周,即晝夜循環一周;后經引申,被內丹術功法借喻內氣在體內沿任、督二脈循環一周,即內氣從下丹田出發,經會陰,過肛門,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到頭頂泥丸,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會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鵲橋)。與任脈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因其范圍相對較小,故稱小周天。又稱子午周天、取坎填離、水火既濟、玉液還丹等。
小周天是古代氣功主要流派之一內丹術功法中的第一階段,即練精化氣的過程,也稱百日筑基。內丹術認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損,精氣已不足,必須用先天元氣溫煦它,使后天精氣充實起來,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氣,這就是小周天練精化氣的目的。完成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在對周天有一個基礎概念后,我們再來看對大周天的代表性解釋:
大周天,古代道家術語,指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大周天是古代氣功主要流派之一的內丹術功法中的第二階段,即練氣化神的過程。它是小周天階段基礎上進行的。內丹術認為:通過大周天,使神和氣密切結合,相抱不離,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稱它為大,是由于它的內氣循行,除沿任督兩脈外,也在其他經脈上流走。相對來說,范圍大于小周天,故稱為大周天。根椐內丹術理論,通過小周天階段,后天精氣得到充實,并逐步返還成先天精氣,故大周天就采用先天八卦圖進行指導。在先天八卦圖上,南北方位已是乾坤兩卦,但實際上,在內丹術中總是著眼在坎離兩卦上,而坎離兩卦,已處在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或稱乾坤交媾,或稱卯酉周天。
看了這樣的解釋,有何感想?會不會覺得有點玄?不常見的讀者,可能會被一些術語,如煉精化氣、先天八卦圖、取坎填離、玉液還丹等給搞懵。這種充滿神奇色彩的理論,只有在明白了整套術語的內涵后,才能明白它究竟想說什么,但這說起來往往比較麻煩,我們站樁打拳也不是非得搞這方面的研究。在《太極拳術》一處介紹道,打通小周天約等于上半身氣息通暢無阻,打通大周天則相當于氣遍周身不稍滯。
打通一詞用得比較形象,打通大周天就如同穿山越林的高速公路,要疏通全程,必定要開鑿許多隧道,這是在山區修高速公路的重難點,同樣,我們的身體也因為后天積習,生理變化,漸漸的這兒塞那兒堵起來。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為了健康,我們需要氣遍周身,一處無堵。應該說這個道理本身還是比較好懂的,至于做起來怎么樣,就得看自己領悟了。反正我還說不上什么具體的體會,又覺得言之在理,便當這是一種修煉理想和大方向指導。
運用于站樁,小周天就相當于先把上半身的氣息給沉入小腹部(傳統術語叫氣沉丹田),然后引導氣走脊背,途經頭頂(經絡中的百會穴位置),再依次沿胸腔使氣息再沉入丹田,這樣不停往復,直到把上半身給站松站靈活,就是在完成打通小周天的任務了。
懂了小周天,再看大周天就更好理解了。大周天是小周天的放大版。在小周天,氣息要沉到丹田;在大周天,則是氣首先要沉于腳底,然后再依次往上傳經過后背至頭頂,再從身體前面下傳至地面,也是往復不停。這與站樁有關系呢?大有關系。
周天運行帶來的結果是身體暢通無阻,這也正是站樁的追求。身體暢通的前提是放松,而打拳站樁中的身體放松,則是通過伸筋拔骨來完成的。這意味著,要使周天運行,恰到好處的伸筋拔骨是關鍵。可以認為打通大小周天的過程其實就是全身上下逐步放松、慢慢伸筋拔骨的過程,這與我們平時說的放松身心有所不同,因為周天運行為我們提供了一套明確的、系統的、循序漸進的放松方法,而不是日常那種隨隨便便的放松。
對于如何練習大小周天,可參考一個要訣:一吸便提,息息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這種功法至簡至妙,字字如金,故丹家謂之“十六錠金”。其養生理論是中醫學上的腎命水火說。腎命水火說認為,命門的相火和真水,相互依賴,保持平衡狀態,才有利于身體健康?!耙晃闾幔刺岣亻T),息息歸臍”,就是用提肛導引之法,來補腎命火;“一提便咽”(即吞咽津液),以滋腎水,這樣,腎命“水火相見”。如此導引補水配火,調補腎之陰陽,水火相濟,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在站樁中,可以通過調息來實踐這種養生理論。以前我們曾專門介紹過站樁呼吸問題,這里就不再贅述。
通小周天最好的方法是打坐,通大周天的最好方法是站樁
有人稱:練習小周天最好的方法是打坐,打通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是站樁。在我通過打坐修到大周天階段后我深有感觸。
大周天是人正經十二脈和奇經八脈,身體所有脈的同時運轉。而小周天只是任、督二脈的通暢,二者相差很大。在小周天階段只需要打通上半身的任督二脈,不涉及腿部經絡,打坐就很快可以打通小周天;而大周天需要打通全身奇經八脈,則需要全身心的放松,而打坐因為盤坐的原因雙腿很難打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周天階段排病反應也比小周天階段猛的多,氣沖病灶的疼痛也使人無法靜下心來,而站樁更容易靜心對于打通大周天就很有優勢。
所以,個人認為站樁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方法,不僅調整身心,而且對于身體的鍛煉效果比打坐好,打坐通了小周天之后,如果不會雙盤,或者雙盤堅持不了,那就站樁吧,對于打通四肢的經脈有非常好的作用。相比起來,打坐容易入靜,站樁容易健身。但是前提是體質還好,體質過于虛弱不適合站樁。
運行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是不是站樁,其實這是個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問題,因為大周天這一概念,并不屬于科學范疇。盡管如此,像中醫氣論一樣,大周天學說也自成一體。為了搞清楚何為大周天,我們先來看看更為基礎的小周天內涵。
小周天,本義指地球自轉一周,即晝夜循環一周;后經引申,被內丹術功法借喻內氣在體內沿任、督二脈循環一周,即內氣從下丹田出發,經會陰,過肛門,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到頭頂泥丸,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會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鵲橋)。與任脈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因其范圍相對較小,故稱小周天。又稱子午周天、取坎填離、水火既濟、玉液還丹等。
小周天是古代氣功主要流派之一內丹術功法中的第一階段,即練精化氣的過程,也稱百日筑基。內丹術認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損,精氣已不足,必須用先天元氣溫煦它,使后天精氣充實起來,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氣,這就是小周天練精化氣的目的。完成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在對周天有一個基礎概念后,我們再來看對大周天的代表性解釋:
大周天,古代道家術語,指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大周天是古代氣功主要流派之一的內丹術功法中的第二階段,即練氣化神的過程。它是小周天階段基礎上進行的。內丹術認為:通過大周天,使神和氣密切結合,相抱不離,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稱它為大,是由于它的內氣循行,除沿任督兩脈外,也在其他經脈上流走。相對來說,范圍大于小周天,故稱為大周天。根椐內丹術理論,通過小周天階段,后天精氣得到充實,并逐步返還成先天精氣,故大周天就采用先天八卦圖進行指導。在先天八卦圖上,南北方位已是乾坤兩卦,但實際上,在內丹術中總是著眼在坎離兩卦上,而坎離兩卦,已處在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或稱乾坤交媾,或稱卯酉周天。
看了這樣的解釋,有何感想?會不會覺得有點玄?不常見的讀者,可能會被一些術語,如煉精化氣、先天八卦圖、取坎填離、玉液還丹等給搞懵。這種充滿神奇色彩的理論,只有在明白了整套術語的內涵后,才能明白它究竟想說什么,但這說起來往往比較麻煩,我們站樁打拳也不是非得搞這方面的研究。在《太極拳術》一處介紹道,打通小周天約等于上半身氣息通暢無阻,打通大周天則相當于氣遍周身不稍滯。
打通一詞用得比較形象,打通大周天就如同穿山越林的高速公路,要疏通全程,必定要開鑿許多隧道,這是在山區修高速公路的重難點,同樣,我們的身體也因為后天積習,生理變化,漸漸的這兒塞那兒堵起來。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為了健康,我們需要氣遍周身,一處無堵。應該說這個道理本身還是比較好懂的,至于做起來怎么樣,就得看自己領悟了。反正我還說不上什么具體的體會,又覺得言之在理,便當這是一種修煉理想和大方向指導。
運用于站樁,小周天就相當于先把上半身的氣息給沉入小腹部(傳統術語叫氣沉丹田),然后引導氣走脊背,途經頭頂(經絡中的百會穴位置),再依次沿胸腔使氣息再沉入丹田,這樣不停往復,直到把上半身給站松站靈活,就是在完成打通小周天的任務了。
懂了小周天,再看大周天就更好理解了。大周天是小周天的放大版。在小周天,氣息要沉到丹田;在大周天,則是氣首先要沉于腳底,然后再依次往上傳經過后背至頭頂,再從身體前面下傳至地面,也是往復不停。這與站樁有關系呢?大有關系。
周天運行帶來的結果是身體暢通無阻,這也正是站樁的追求。身體暢通的前提是放松,而打拳站樁中的身體放松,則是通過伸筋拔骨來完成的。這意味著,要使周天運行,恰到好處的伸筋拔骨是關鍵??梢哉J為打通大小周天的過程其實就是全身上下逐步放松、慢慢伸筋拔骨的過程,這與我們平時說的放松身心有所不同,因為周天運行為我們提供了一套明確的、系統的、循序漸進的放松方法,而不是日常那種隨隨便便的放松。
對于如何練習大小周天,可參考一個要訣:一吸便提,息息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這種功法至簡至妙,字字如金,故丹家謂之“十六錠金”。其養生理論是中醫學上的腎命水火說。腎命水火說認為,命門的相火和真水,相互依賴,保持平衡狀態,才有利于身體健康。“一吸便提(即提肛門),息息歸臍”,就是用提肛導引之法,來補腎命火;“一提便咽”(即吞咽津液),以滋腎水,這樣,腎命“水火相見”。如此導引補水配火,調補腎之陰陽,水火相濟,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在站樁中,可以通過調息來實踐這種養生理論。以前我們曾專門介紹過站樁呼吸問題,這里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