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有幾種? 研究人員根據標準的診斷方法《自戀人格量表(NPI)》,通過對56道測試題表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其中的陳述,根據得出的分數判斷自己是高度自戀者,還是中度自戀者或輕度自戀者。值得注意的是,NPI里得分高的人不一定符合《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對NPD的診斷標準。 NPI中的首要因素包括權力、優越感、表現欲、應享權利、虛榮、剝削欲和獨立性。 如前所述,《自戀人格量表》僅由臨床醫生所使用。此測試會經常更新,但其效果尚無壓倒性的共識。 心理學家們日益發現,這里面有許多癥狀可以在普通人群中找到。此外,并不是所有臨床上被診斷為自戀的人都表現出這些特點,或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事實上,像其他心理疾病一樣,NPD可能表現為幾種類型。 Drew Westen和他的同事提出三種不同的類型: 浮夸型自戀——特點:憤怒、操控狂、渴望權力、自視過高。 脆弱型自戀——特點:權利意識強、對生活不滿足、焦慮、孤獨。 愛表現型自戀——特點:過度自負、口齒伶俐、精力充沛、性格外向。 某種程度上和養育有關 大多數情況下,NPD的成因一直困擾著心理學家。在缺乏神經數據的前提下,心理學家用精神分析學(psychodynamic)來解釋,尤其是從“歸咎于你父母”的角度。而事實上,似乎真有一些實證依據支持這種說法。 根據R.S.Horton最近的研究表明,父母控制欲強與浮夸型自戀有關聯。和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Horton發現父母的冷漠、過度監督、過度評價都不是原因。 但很明顯,用腦科學來解釋比這些都來的靠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