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曾援引《南唐雜詠》中的詩句如此評價南唐后主李煜。或許他生來既迷戀墨香,命運卻偏偏安排他做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一首《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寫盡了李煜的憂傷與哀愁。
李煜是在金陵城內繁華的皇宮里長大,雕龍繪鳳的宮殿樓宇高聳入云,奇花異草點綴其間,一眼望去煙霧繚繞,絲蘿纏繞,儼然人間仙境。 生活在這樣極致繁華的宮殿中,他不知打江山的兇險,也不懂守江山的不易,等到宋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的求生欲望卻瞬間占了上風,稀里糊涂地成了趙匡胤的俘虜。北上途中,與他同行的都是凱旋的宋軍。 南唐立國到亡于李煜之手,不過40年。這三千里大好河山,轉瞬就變了主人。昔日不識干戈的君王,在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后,只有一聲長嘆。 亡國就在一瞬間發生了,戰事如此匆忙,以至于李煜在淪為俘虜后,只有短暫的錯愕與迷茫。旦夕之間,他從人間高處跌落谷底,山河破碎,昔日繁華遠去,獨留一片蒼涼。 亡國給他的打擊如此巨大,以“沈腰潘鬢”夕來形容他的憔悴也不過分。北上之前,憔悴潦倒的李煜率領族人,最后一次祭拜宗廟。 他曾經多次在這里祭天祭祖,只不過,這一次卻沒有了帝王的排場,只剩下一個不肖子孫內疚的懺悔。 趙匡胤一直催促李煜迅速上路,并沒有給他留有太多的時間。勝者為王敗者寇,李煜可是趙匡胤最大的戰利品,當然不需要對他有太多的耐心。 因此,李煜連最后拜別祖廟時,也失了體面和敬重,顯得那樣倉皇狼狽。由李煜親自創建的教妨,已經奏響了離歌。 哀傷的曲調中,李煜看到平時服侍自己的宮人,想到自此之后再也見不到熟悉的如同自己的體膚的南唐舊地和舊人,終于忍不住哭泣起來。 很多人認為李煜當在宗廟內痛哭流涕,向祖宗懺悔,向南唐子民謝罪,而不該垂淚對宮娥。國破日尚眷戀美色,不知悔改,真是把帝王風范喪失殆盡。 而王國維先生卻對此持相左意見,他認為此舉恰恰表現出李煜的赤子真情。隨著李煜辭廟,南唐最終覆亡。 國破日,干戈方止,南唐所有的繁華都成為過去。縱然此后李煜垂淚的時刻越來越多,但他也因此浴火重生,成為詞史上的“帝王”。 傳播中國古典詩詞之美,需要你我的參與!看完的,朋友記得點贊哦!(注: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