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素衣回中原 深夜,朋友找我哭訴: 「太難了……我為這個家操碎了心。 他父母手術,是我請長假看護; 孩子病了,是我熬夜照顧; 學校有活動,永遠是我忙前跑后。 這個家,但凡是有點事情,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永遠是我。 他的工作第一重要,他是全家的大功臣。我的工作就不重要? 我付出了這么多,不求他感激,可是,他能不能不要還一個勁兒地數落我沒出息……」 說到傷心處,朋友泣不成聲。 聽完她的哭訴,我幽幽說出那句萬能金句: 「和誰結婚,不都一樣么?」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了。 每次有朋友跟老公吵了架,受了委屈,過來吐槽,只要我搬出這句話,她們就能迅速平靜下來。 是啊,既然和誰結婚都一樣,你還計較什么呢? 既然大家都好不到哪里去,你將就一下算了吧? 可是在內心,和誰結婚,真的一樣嗎? 那些說一樣的,只是善意的勸解。 當你見過幸福的婚姻,就會懂得,和誰結婚,真的不一樣。 最近看了一個短視頻。 有多短呢? 13秒。 它卻戳破了中年婚姻的真相。 明明是兩個人的家務,有人就是不肯搭把手。是不是很熟悉?明明是一起出門,卻各看各的手機,全程零交流。是不是很沒意思?明明是夫妻,卻過得像室友。幾十年的情分,原來不過如此。而另一邊,兩個人一起做家務,一起有說有笑,一起擁抱,分明就是幸福的模樣。兩種婚姻,取決于你遇見了什么樣的人,也取決于你遇見了什么樣的自己。一個朋友的老公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平時工作特別忙,幾乎不著家。幾年前,朋友決定辭職在家做全職太太的時候,我們都跳出來反對,端出一大鍋雞湯來勸阻:在他們家,每到周末,就是老公雷打不動的親子時間。知道她累,他會早早地帶倆娃出門,不要吵到她睡覺。她一覺醒來,桌上是做好的早飯,和倆娃留給她的歪歪扭扭的字條。她說,雖然帶娃的5天好辛苦,但是周末2天的小幸福,足以抵消那些疲憊和心酸。是啊,身體的疲憊總能扛過去,扛不過去的,往往是心累。兩個孩子生病跟我也沒啥關系,我每天十點上班,十二點下班。抽空睡個懶覺,玩個榮耀,躺在倆孩子身邊睡覺時覺得自己父愛滿滿。老大燒了三天,好了,我啥也沒干。老二又接著燒,七八點時得知他們去了醫院,得,那我也來醫院吧!  看過不少當甩手掌柜的男人,也見過很多不著家的女人。婚姻不是找個人搭伙做家務,而是彼此承擔,彼此看見。不論男女,任何單方面的付出,不被看見,都會帶來婚姻的失衡。我和老公有段時間吵架吵得不可開交,專門挑最狠的話來說。事后,我很是不安,總擔心感情是不是吵沒了,婚姻是不是到頭了?他說,吵架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根本不吵架,是冷漠,是零溝通。婚姻數十年,同在一個屋檐下,你不知道我在外面經歷了什么,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手機成了最親密的愛人。兩個人看上去,依然在拼湊一個完整的家,但是卻失去了表達欲望。甚至,連眼神交集都不再有。以前看過一個片子,女主人和老公的婚姻平淡無奇。直到有一天,她在角落里發現了自己掉落好久的錄音筆,打開,能聽見開關門的聲音,走路的聲音,洗漱的聲音,電視的聲音,唯獨沒有兩個人說話的聲音。那時的我們,總有一大堆的話要說,有無數個24小時可以膩在一起。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放棄了表達,放棄了傾聽,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放棄修復,放棄了變好的可能,最終,變成了真正的搭伙和湊合。 我問她,「有沒有在哪一刻,夜深人靜,他已經睡了,你躺在旁邊,內心泛起溫柔,轉身抱抱他,只感覺偌大的城市,來來往往,你唯獨和這個人在相依為命?」無論經歷多少是是非非,我始終相信,那些能夠轉身擁抱的人,還能走下去。曾經,一句「白天是夫妻,晚上是兄弟」,戳破了多少中年婚姻的不堪。他們把所有的溫柔,留給了外人;卻把戳人的后背,留給了枕邊人。最可貴的,不是我們曾經在千萬人中選擇了彼此,而是無論過去多久,我們仍然選擇不離不棄。黃執中在《奇葩說》里說,美好的事物,不是沒有裂痕,而是滿是裂痕,卻沒有崩開。 -End- 作者:素衣回中原,一個不老村姑,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