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 是醫務人員與死神鏖戰的最前線 晝夜晨昏 這里的燈長明不滅 今天是8月19日中國醫師節 記者來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帶您探秘急診24小時 手術室通宵連軸轉 燈火通明 一位病人在工廠上班時3根手指被機器絞斷,轉診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急診部副主任王煜一瘸一拐地走進急診大廳。趕往手術室時,他不慎摔了一跤,扭傷腳踝,下臺后才處理腳傷。“沒啥,手術臺上精神高度集中,感覺不到痛。”他有些疲憊的神情中露出了笑意,“今晚3臺手外傷同時進行,加上備班人員,三組人員都上陣。”王煜說中山醫院擁有全市唯一較全面的手顯微外科專科,一半以上是外院無法救治,轉送來的。 120救護車又送來了一名新患者 醫護人員趕忙來查看情況 急診神經內科值班苗佳音醫生趕到搶救室查看一位昏迷患者。患者有高血壓史,酒后突然摔倒在路上,家人從泉州輾轉將他送到中山醫院。醫生結合病史認為需要檢查是否有腦出血,但男子突然情緒亢奮,拒絕檢查。醫生幫他醒酒,耐心勸說,男子終于同意配合。“每一位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都刻不容緩,病人和家屬的理解配合同時是為其他病人爭取時間。” 急診內科診室里 鐘華榮醫生正在查看 患者咽喉感染情況 當夜,急診內科病人較多。值班的鐘醫生說,他們4天值一個夜班,忙的時候衛生間也顧不得上,連水都不敢多喝。 急診抽血處 還有不少患者等待抽血 護士站源源不斷接到急救電話 搶救室里,剛安靜下來,突然又送來幾位急診患者。 一夜之后 值班醫生大多未下班 新一批值班人員已全部到崗 “阿伯早上咳嗽還厲害嗎? 可以讓家人幫您拍拍背, 促進排痰啊。” 許秋蓮醫生剛交完班 正在急診病房查房 許醫生值的是前一天的夜班(從下午5點半到次日早晨8點)。但她說,按照今天工作量,預計大概又要到中午12點下班。這樣的工作強度,他們已經司空見慣。長期值夜班,醫院對他們來說就像半個家。 急診ICU(重癥監護室)里 賴曉勤醫生 正在觀察一位患者血液透析情況 調整透析設備參數 患者年紀較大,脫水速度不宜過快,而醫護人員全程都要保持關注。“昨天那臺血液凈化就做了30個小時,”賴醫生說。 急診ICU里四臺血液透析機正在同時運轉。“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來去匆匆,打針、調整設備數據、更換點滴,醫療儀器的“滴滴”聲在病房此起彼伏。 賴醫生連續3年在醫院過除夕夜,還有老同事連續20年春節值班。“沒辦法嘛!急診是365天24小時開診,堅守崗位,是為生命負責。” 已迎來第4輛救護車的搶救室內 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病床上滿滿當當的都是患者 “讓開!讓開!” 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推著擔架 沖進搶救室 “是高空墜落的病人!” 擔架上的病人戴著頸托,滿頭是血,腿上多處外傷,昏迷不醒。搶救室人員第一時間救治病人。 中午 收費處和急診診室外 依舊是一字長龍 急診輸觀室的座椅也幾乎滿員 醫護人員的“午休”,就只是輪替吃個午飯。放下碗筷,繼續緊張的工作。 神經外科值班醫生董桂江 與患者家屬一同 將患者推往手術室 高空墜樓的工人小徐此時已經過多學科會診和相關檢查,收治在神經外科重癥病房,病情還算穩定,醫生決定先觀察再決定是否手術。 神經外科陳鍔主任、董桂江醫生等醫護人員 正在開展去骨瓣減壓術 20多歲的小川因突發腦梗死轉入中山醫院,溶栓后情況仍不容樂觀,神外醫生急會診后決定馬上手術。手術進行到近19點,小川終于轉危為安。 創傷清理室內 摔傷的小男孩趴在臺上 洪土生主任為哭鬧的孩子縫合 不忘安慰他 “很勇敢哦!縫完針又能出去玩了” 隔壁,護士正為一位被寵物抓傷的女孩注射狂犬疫苗,工作桌上放著一本厚重的注射記錄冊。據統計,中山醫院急診部月平均接待狂犬疫苗注射患者達750例。 救護車送來一位熱射病病患 老人已連續發燒三天伴意識不清 送醫時老人體溫已經高到普通體溫計無法準確測出。護士給予靜脈輸注冰鹽水,墊冰枕頭,并注射冬眠合劑。 30分鐘后,老人神志轉清,轉入急診ICU病房。護士說,這是今天第3起高溫病例。 CT室內 一名女性患者正在進行急診檢查 患者上班時發生磕碰,從殿前趕來檢查。“全家人生病都是來中山醫院,比較放心。” 指針悄悄跳過0點 搶救室依然人來人往 仿佛不知晝夜 醫生仍在耐心聆聽 護士匯報新患者情況 守醫者初心,擔健康使命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部是閩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為雄厚的綜合性急診科室,擁有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搶救室、急診輸液觀察室、急診病房(創傷外科及急診內科病房)以及急診ICU一體化救治體系。 這里承擔了廈門島內大量120轉送患者,還有許多漳州、泉州及龍巖轉運的重癥患者。 急診部與重癥醫學部等多學科共同組建了急危重癥亞專科,是廈門市醫學優勢亞專科,開展了各種急重癥患者搶救(如胸痛、腦卒中綠色通道),綜合救治重癥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等,以及各種疑難復雜病例診療,擁有血液凈化治療、機械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各種臟器支持手段。 今天 向所有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醫務人員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