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住小幫,查看更多圖片 一句話總結山水盆景制作過程 在通過立意構思、完成布局工作后,咱們就要選擇合適的盆,進行拼接膠合成型、栽種植物與點綴,即可完成一盆山水盆景。 額,如果你有興趣繼續往下看看,那么臺長就將山水盆景的制作過程總結成為六步驟,花你6分鐘時間,輕輕松松完成山水盆景制作全過程。 山水盆景制作過程僅需六步驟第一步:配盆 山水盆景的用盆十分講究。額,咱們大多數盆景愛好者都是自我審美,并不知道其中這配盆“門道”,不妨聽臺長講講看。 旱式山水盆景用盆以淺口為佳,能充分體現景物風貌,可用水磨石盆、大理石盆、紫砂盆、釉陶盆、瓷盆、云盆。 而組合多變式和水旱式最好選用淺薄水底盆,常用的有漢白玉或雪花白大理石盆,盆就像白紙。 水底盆的形狀以長方形或橢圓形最為常見,而且比較適用,以盆形簡潔、線條明快為好。一般長方形整齊大方,需用于表現雄偉的景象;橢圓形柔和優美,可用于表現秀麗的風光。 此外,為了體現景的深度還可以用正圓形和橢圓加寬形盆。 第二步:膠合 水旱類樹石盆景在布局工作完成后,要對石頭進行膠合。 一般先將分隔水面和岸地的石頭膠合固定在盆中,再盛土種植樹木。也可以先把樹木種植在盆中,以確定其大概位置,然后再膠合石頭,最后將土壓實。 旱類樹石盆景只對主要山石膠合固定即可,一般先膠合固定主要山石,然后再填土栽樹。 樹石盆景山石膠合與山水盆景山石膠合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山水盆景中的山石膠合一般要在山石下面墊紙,以免山石同盆面膠合在一起,而水旱類樹石盆景中的山石則必須完全膠合在盆面上,使旱地與水面截然分開,使盆面中的水不至于進入旱地盛土部分而影響樹木生長,旱地部分的泥土也不能進入到水中而使水面污染,弄臟盆面。 第三步:栽種植物 待石頭膠合水泥干透后,就可以進行植物栽種了。 樹石盆景的配盆一般都是淺盆,用土不多,為了使樹木穩定,可選用金屬絲數根,用強力膠水將其膠合在盆面需要栽植樹木的地方。 當樹木栽完后,收緊金屬絲,固定樹木的根部,再用泥土覆蓋住金屬絲,不讓其露出。 1.栽種時,先在盆面上鋪一層薄薄的土。 如果盆上有排水孔,則還得在排水孔上墊一塊塑料紗網,以免漏掉盆土。 2.然后將事先準備和整理好的樹木按照原先布局好的位置擺好,再將事先篩好的中粒土和細粒土放入盆中,填進根部的間隙,用細竹簽把土與根部弄實(只要無過大的空隙即可),調整樹木的朝向和位置以求達到最佳觀賞效果。 3.最后用噴霧器在土表面噴水以固定表層土面,不必噴透。 臺長提示:如果是附石式樹石盆景,栽種樹木的工作是在石上進行的。 第四步:地形處理 樹木栽好之后,就要作地形處理。旱類樹石盆景的盆面全部為土和配石,故地形處理更為重要。 通常盆景中的大塊山石或主要山石在沒有盛土之前就已經安置好,并與盆面作膠合固定處理。然后再向盆中填土,結合小的點石作盆面地形處理。 而水旱類樹石盆景中土面部分一般占盆面的大部分面積,為了更符合自然地貌,土面一般應有起伏變化。 第五步:鋪種苔蘚 苔蘚是樹石盆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鋪種苔蘚還可以保持盆面綠色,增強色彩艷麗感。 通過苔蘚的鋪墊,還可以使盆中的樹與土聯成一體,增加自然的生活氣息和盆景的整體感覺。否則因樹石盆景盆土較少、較淺,盆土特別容易干燥,在澆水時盆土也容易流失。 同時苔蘚的種類很多,最好一盆中以一種為主,適當少配些其他種類,以達到統一中求變化的目的。 為了使苔蘚盡快成活,必須要保證鋪種時苔蘚與土面緊密結合。先將苔蘚撕成小塊,細心地將其鋪在土面上,用手輕輕按實,讓苔蘚與土面充分結合。 鋪種時苔蘚不可重疊,也不可鋪到盆沿上。為了使其更自然,苔蘚與樹木根部結合處、苔蘚與石頭結合處不宜全部鋪滿,也不宜鋪成直線,而應交錯狀布置。 苔蘚全部鋪種完畢后,要用噴霧器再噴一次水,噴水量以苔蘚吸上水即可,不可過多。 第六步:點綴配件 配件在樹石盆景中起著點明主題、豐富內容、增加生活氣息的重要作用。 點綴配件一般用膠水固定在石頭或盆面上,但有時為了避免損壞,也可不作固定膠合,只在展出或供欣賞時才放在盆面上。 配件通常固定在石坡或旱地部分的點石上,也可以在需要放置配件的旱地上埋進石塊。 如下棋、讀書、吹笛等多種人物形態,則可將其放在樹蔭下;如果是舟楫拱橋類的配件,可將其直接固定在盆面上;如是石板橋,可將其搭在兩邊的坡地上;如果是漁翁垂釣,則可將其放在臨水的平坡上。
輕輕松松便可完成的六個步驟,臺友你看明白了嗎?話說,實踐才是硬道理,不妨一試哦! 如果在盆景制作過程中遇到啥問題,老辦法,來找臺長吧,哇哈哈哈…… 臺友若能找來,就是一種信任。 臺長肩負信任前行,必不辜負! 種在陽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