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要“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被提升到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是黨的教育目標的落實和具體化。 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語文能力與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維品質、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學習方法與習慣等的有機整合。語文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 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師必須站在“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努力使學生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國際視野,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在更高層面上加強自我修養,樹立自身形象。 語文教師必須是學識豐富的人。學高為師,在語文的外延越來越寬泛、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系越來越密切的今天,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宏博豐厚的學識。一是通曉學科教學必需的基礎性的學科專業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教學法基本知識、語言文字知識等;二是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尤其是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如浸透民族血脈,彰顯民族品格,涵養民族精神情操的詩詞歌賦、文學名著等;三是掌握反映人類自身與世界的認識和思考,體現思辯智慧的哲學基本知識,以及揭示與觀照人類社會發展過程和規律的歷史知識。此外語文教師還應該涉獵一定的政治、經濟、法律、藝術、體育與健康等學科門類知識,不斷拓寬知識涵蓋面。毋庸置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高屋建瓴,旁征博引,給學生以廣闊的知識視野,將極大增加其學識魅力,駕馭課堂將會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必須是善于學習的人。宏博豐富的學識必然來自于孜孜不倦的學習,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呈幾何倍率的知識激增,更要求語文教師成為善于學習的人。一是著眼于師生的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強化對學習緊迫感、重要性的認識;二是著眼于吸納新知識、獲得新發現,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培養實踐創新的意識與能力,既要積極關注本學科乃至更廣泛學科領域的前沿動態、學術信息,又要篩選過濾,辨偽存真,力爭通過自身的思考探究獲得創造性突破;三是在系統論、方法論指導下,借鑒、尋求、總結并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 語文教師必須是長于交流表達的人。語文能力的關鍵是以思維能力為內核的語言能力。語文教師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文化,引導學生感受人類優秀文化的魅力,學會準確流暢地表情達意,積極有效地與他人溝通交流,自身首先得擅長交流表達,具備良好的獲取信息和輸出信息的能力。一是閱讀傾聽的能力,閱讀文章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基本內容、主旨要義,理解結構脈絡,體味情感韻味,品析語言文字之美,真正領會“讀書滋味長”的悠遠意味;傾聽他人講述,要能夠準確捕捉其話語里的主要信息,理解其言內言外之意。二是說話寫作的能力,即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主旨明確,重點突出,思路清晰,是說話寫作的基本要求,更進一步則是內涵豐富,主題深刻,語言生動,文情并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同時,須善于根據主題、對象、場合選擇合適的表達交流方式。文思泉涌,妙語連珠,不僅增加了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和個性風采,更給學生以熏陶濡染,催生激發其學習的熱情。 語文教師必須是富于審美情趣的人。語文的學科特點與學習內容,決定了審美活動滲透、貫穿于語文學習的全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自己應培養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其一,要加強道德情操修養、提升人格境界,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生活中崇真向善尚美;其二,要培養鑒別、發現、欣賞、傳播美的能力,利用語文教學得天獨厚的優勢,挖掘教材作品中的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語言美,在審美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得美的熏陶。試想,一位情操高尚、情趣高雅、美感敏銳的語文教師,何嘗不能引領學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呢? 語文教師必須是有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的人。因為語文,我們懂得“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宏旨;因為語文,我們領略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因為語文,我們理解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因為語文,我們感受到“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情懷……語文豐厚的人文底蘊、情感因子,給了語文教師太多的責任激勵與情感滋養。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時代賦予了教師以責任使命,要求教師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感,愛崗敬業,樂于奉獻。作為直接擔負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精神品格,傳授弘揚中華文化責任的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更要立足教學實際,借助語文豐沛的精神營養,將先賢圣哲、仁人志士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溶進血液里,植根于靈魂深處。 語文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語文教學應當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引導學生學習祖國語言,傳承民族精神,提高文化修養,涵養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培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語文教師必須重塑自我形象,有理想信念、開放胸襟、宏闊視野,做一個學識豐厚的人,一個善于學習的人,一個長于交流表達的人,一個富于審美情趣的人,一個有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