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可防的關鍵在于飲食和運動,可治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碧旖蚴心[瘤醫院結直腸腫瘤科科主任孔大陸指出,大腸癌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發現晚,約20%-30%的患者初次就診時就已出現轉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臨床上30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逐漸升高。多坐少動、飲食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許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尤其是“三高一低”飲食,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飲食習慣,使得蔬菜水果攝入較少,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纖維,特別是對于需要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年輕白領,更容易減緩腸道蠕動,刺激腸壁引起排便紊亂,使毒素在腸道內延長滯留時間,對腸道造成更重的負擔,也增加了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機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別和痔瘡相混淆 門診上常遇到患者將大腸癌癥狀與痔瘡便血相混淆。痔瘡造成的便血是擴張的血管受糞便的摩擦導致的,成液滴狀附著在糞便上,顏色鮮紅,排便時會有疼痛感。大腸癌的血便是由于癌組織質地脆軟出血導致,成細條性附著在糞便上,顏色偏暗,便后會有排不凈的感覺。 特別建議50歲以上、有結直腸息肉史或結直腸癌病史、慢性腸炎、長期飲酒或高脂飲食、長期坐位工作且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可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進行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和肛門指檢。如果發現有腸息肉則必須高度重視,因為80%的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從息肉到癌變大約需要3到5年時間,如能在癌變之前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腫瘤。 治療走向微創與聯合 結直腸癌診治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目前我國結直腸癌早期發現率不高,70%的患者在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有些患者確診時腫瘤已侵犯周圍臟器,有些則已發生轉移,失去了外科手術的最佳時機。還有部分高齡患者同時伴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給單純的手術治療造成了較高的風險和困難。 對于病情相對復雜的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輾轉于多個科室或多家醫院,不得不經歷重復檢查和多次診斷。若能在第一時間選擇有MDT模式的醫院接受綜合診療,不僅便于不同專業的醫生之間進行優勢互補,開展全方位的集體探討,做出全面綜合的有效評估,更有利于患者節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及時獲得個體化治療方案。 “得益于現代診療手段的發展,多種治療手段的合理精準使用,近年來,規范化的多學科團隊聯合會診模式,已經使得結直腸癌的生存率有了明顯的提高?!笨状箨懼魅谓榻B,目前I期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到90%,II期可達到80%,III期還有60%左右的治愈幾率,即使到了IV期,仍有百分之十幾的患者可以治愈。以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為例,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50%以上會發生肝轉移。與單純內科治療相比,采取MDT模式進行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由5%提升至20%-30%。對于部分中晚期患者,MDT也可以降低腫瘤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天津腫瘤醫院特約記者朱蕓) 相關鏈接: 天津市腫瘤醫院于2016年正式成立結直腸腫瘤MDT會診中心,采取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由來自外科、內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診斷科等相關學科的具有經驗臨床豐富的專家,形成相對固定的專家組,在每隔一周的周二下午,針對結直腸腫瘤病例進行集中討論,為患者制定規范化、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的臨床治療方案,不斷提升腫瘤疑難危重患者的診療服務能力。今后還將進一步延伸服務范圍,把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基層及周邊地區,方便結直腸癌疑難病例的遠程會診和及時轉診。 2019年天津市結直腸腫瘤防治宣傳周 天津市腫瘤醫院將舉行義診咨詢 時間:8月20日上午9:00—11:00 地點:市腫瘤醫院門診大廳舉辦義診咨詢活動 時間:8月22日下午2:30 地點:市腫瘤醫于門診一樓健康資訊中心舉辦結直腸腫瘤護理科普講座 (責任編輯:孫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