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別 名:猴姜、猢猻姜、石毛姜、石庵、過山龍、石良姜、爬巖姜、石巖姜、碎補、樹蜈蚣、地蜈蚣、黃爬山虎、麻雞翅膀、搜山虎、肉碎補、猴掌姜、石連、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巖姜 藥用部位: 根莖類 性味: 苦,溫。①《日華子本草》:'平。'②《開寶本草》:'味苦,溫,無毒。'③《廣西中藥志》:'甘微苦澀,溫。'入肝、腎經。①《綱目》:'足少陰。'②《本草求真》:'入腎,兼入心。'③《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宜忌: 阻虛及無瘀血者慎服。 成份: 槲蕨根莖含淀粉16.4%、葡萄糖5.37%,還含柚皮甙。 功能主治: 補腎,活血,止血。治腎虛久瀉及腰痛,風濕痹痛,齒痛,耳鳴,跌打閃挫、骨傷,闌尾炎,斑禿,雞眼。 相關配伍 1、骨碎補配補骨脂:骨碎補苦溫性降,能強筋健骨,化瘀消腫,療腎虛腰膝痿弱、牙痛、耳鳴;補骨脂辛苦大溫,入脾、腎經,能補命門之火而益脾土,為治脾腎陽虛及下元不固之要藥。兩藥配伍,共奏補腎活血之功,主治腎虛牙痛。方如雙骨散。 2、骨碎補配威靈仙:骨碎補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溫補腎陽,強筋健骨;威靈仙辛散善走,性溫通利,能通行十二經,可祛風濕,通經達絡,為除痹之要藥。兩藥配伍,祛風濕、止痹痛效增,主治風寒濕邪痹阻。 臨床應用 1、用于腎虛腰膝酸痛,下肢痿軟。多與干地黃、杜仲、桑寄生、牛膝等同用,以補肝腎、強筋骨。如兼風濕內著,血行不暢者,則須配獨活、威靈仙、雞骨草等同用,以補腎祛風,活絡止痛。現常以本品配威靈仙制成浸膏治療腰肌勞損,關節痛及肋間神經痛;配熟地黃、肉蓯蓉、鹿銜草、仙靈脾、雞血藤等,用于肥大性脊柱炎,頸椎病,骨刺等。 2、用于肝腎陰虛,虛陽上亢而致的耳聾耳鳴,牙齒浮動疼痛或牙齦滲血。治耳聾耳鳴,常配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等同用,以補肝益腎降火。現臨床常用以防治鏈霉素毒性及過敏反應出現的耳聾耳鳴,有一定的療效。骨碎補治牙齒松動疼痛或齦出血,可單味或配青鹽、槐角炒研為末,用以擦牙,有固齒止痛止血作用。 3、用于脾腎兩虛而致久泄,久痢,可將骨碎補為末,入豬腎中煨熟食之,或與肉豆蔻、山藥、茯苓、五味子同用,以補腎健脾澀腸。 4、用于跌打損傷,骨折。骨碎補內服外用均可,內服多浸酒服,或與自然銅、沒藥、龜板等配伍后研末服,方如《太平圣惠方》之骨碎補散;外用單味研末摻患處,或與自然銅、血竭、乳香、沒藥同研調敷傷處。 5、骨碎補浸酒涂患處可治斑禿,頑固性皮炎,雞眼,疣子等。 相關方劑: 1、骨碎補散(《圣惠方》):骨碎補、自然銅、虎脛骨、敗龜版各15g,沒藥30g。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作散,每服3g,日三次,以胡桃仁半個,一起爛嚼,溫酒送服。 2、骨碎補散(《普濟方》):炒黑骨碎補。治腎虛氣攻牙齒出血,牙齦癢痛。碾細,漱口后揩牙齦,良久吐出,臥時再用,咽津不妨。 注意事項 1、陰虛火旺及無瘀血或血虛有火者不宜使用。若癥見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或面白無華,乏力頭暈,口舌生瘡者當忌用。 2、骨碎補味苦能堅腎,溫燥又可活血破血,如再加風藥之溫燥,常可傷及血液,故主張血虛諸證忌用,尤其不宜與風藥配伍同用。血虛風燥,皮膚干癢,大便干結者,血虛不能養筋,拘急攣痛者,皆應忌用。 3、陽熱熾盛者不宜使用,如外感風熱,發熱微惡風寒,咽痛,口渴者,或熱入氣分,壯熱口渴脈洪大者,以及胃腸積熱,大便干結不解者,皆應忌用,以免助熱生變。 4、骨碎補溫燥傷陰,故血虛風燥者忌用。 5、骨碎補有活血散瘀的作用,故血虛無瘀者慎用。 6、本品的嚴重不良反應為變態反應,可表現為全身皮疹、瘙癢,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故過敏體質者忌用。 7、《本草經疏》云:“不宜與風燥藥同用。”《得配本草》謂:“忌羊肉、羊血、蕓薹菜。 8、有服用大劑量本品造成急性中毒的報道,表現為口干、多語、心慌胸悶、恐懼感等,繼而出現神志恍惚、胡言亂語等中毒癥狀。據此認為,本品臨床不可大劑量使用。 附注 鑒別用藥: 1、骨碎補與續斷:兩藥均能補益肝腎,用于肝腎不足之腰酸腿軟、腎虛腰痛;均能活血療傷,續筋接骨,用于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然骨碎補苦溫,治療骨折損傷常用,其能補腎,又治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續斷苦泄辛行,甘以補益,補而能宣,行而不動血,又為安胎良藥,通利血脈而續筋,尤為治療筋傷要藥。 2、骨碎補與狗脊:兩藥均能補腎強骨,均可用于腎虛腰痛、足膝軟弱。然骨碎補味苦性溫,尚能活血續傷,又為續筋療傷要藥,可用于跌打損傷、筋骨損傷、瘀血腫痛;外用可治雞眼、斑禿。狗脊味苦甘,性溫,能祛風濕,用于風濕痹痛,尤善治腰脊疼痛。 3、骨碎補與自然銅:兩藥均具有活血療傷,續筋接骨之功,均可用治跌仆閃挫或金創、損傷筋骨、瘀腫疼痛等。然骨碎補兼善補腎強骨,又可用治腎虛腰痛腳弱、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等。自然銅功偏散瘀止痛,接骨療傷,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斷,瘀腫疼痛。 4、骨碎補與蘇木:兩藥均具有活血療傷之功,均可用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然骨碎補兼能續筋接骨,補腎強骨,主治跌仆閃挫或金創、損傷筋骨,兼治腎虛腰痛腳弱、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等。蘇木兼能活血祛瘀通經,主治血瘀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心腹瘀痛,癰腫瘡毒等。 |
|